《社會》全台1189校風雨操場 藏安全隱憂

【時報-台北電】國內有三分之一的學校設置風雨操場,解決室內運動空間不足問題。然而近年來,陸續發生漏水、積水、噪音等問題,讓學生曝露於風險中。國民黨智庫8日呼籲,教育部對於現有各級學校的風雨操場應進行總體檢,先完成詳評,再列出需要改善以及拆除的場地。

根據學校體育統計資料顯示,2004年全國有場地使用歸屬的各級學校有3926所,僅有20.9%,共554間學校有風雨操場,2022年全國有場地使用歸屬的各級學校有3975校,已有29.91%,共1189間學校有風雨操場,同時,迄今年2月止,全國高中以下學校有297所設置光電運動場。

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教文體育組召集人陳學聖表示,風雨操場陸續出現排水設計不良、一下大雨上面漏水、地面積水,以及不當的安裝號角喇叭,形成噪音等問題,甚至屋頂設計不良,薄膜反光成為光害,影響周遭住家生活,形成學校和住家對峙情形。

陳學聖呼籲,教育部對於現有各級學校的風雨操場應進行總體檢,可參考體育署編列預算補助地方政府辦理運動場館耐震能力補強、簡易修繕及規畫設計等相關作業,先完成詳評,再列出需要改善以及拆除的場地。

陳學聖並建議,未來學校設置風雨操場,除依照「運動設施規範及分級分類參考手冊」及「學校設置太陽能光電球場指引」設計施工之外,也應該邀利害關係人一併參與設計,例如:校方表明確切需求與場地用途,尤其應該讓場地完工後,最常使用該場地之運動團隊,和設計師及建商反覆確認運動場地施作設計細節,良好溝通、打造出符合學生需求的運動環境。

教育部體育署表示,光電運動場設置有學校自行標租、縣市政府統一標租等模式,擬有「學校設置太陽能光電運動場作業參考手冊」,供標租單位參考;亦成立專家學者輔導團隊,定期安排現場訪視及召開會議,排解設置困難。(新聞來源:中國時報─記者李侑珊、陳薏云、李弘斌/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