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港務公司、觀光局聯手參加郵輪展 帶動市場復甦

【時報-台北電】交通部轄下港務公司及觀光局聯手參加全球最大郵輪展Seatrade Cruise Global,並在3月27日至30日在美國羅德岱堡展開。高雄港務分公司總經理王錦榮指出,解封半年時間台灣郵輪的預報已恢復疫前一半,國際郵輪對我國市場深具信心。觀光局長張錫聰也表示,台灣地理位置佳是亞洲郵輪旅遊不容錯過的航點。

Seatrade Cruise為郵輪產業盛事,全世界港口、郵輪業者及相關供應鏈廠商都會將集結Seatrade Cruise Global。為促進台灣郵輪市場復甦,除了港務公司及觀光局外,航港局、高雄餐旅大學、金界旅行社亦派代表出席。港務公司由高雄分公司總經理王錦榮率隊,除拜會公主遊輪、挪威郵輪集團、荷美郵輪等重要航商外,也和亞洲郵輪聯盟(ACLN)及亞洲郵輪碼頭協會(ACTA)等單位進行洽談。

根據國際郵輪協會(CLIA)的分析報告,2023年國際郵輪乘客量有望超越2019年疫情前的水準。台灣作為亞洲第二大郵輪客源市場,觀光局去年重啟來台郵輪獎助要點獎助國外郵輪來台停靠,每航次最高獎助1.5萬美金,以增加郵輪來台掛靠機會。港務公司也推出史上最殺的國際客船優惠(免除碼頭碇泊費及至少7折旅客服務費);航港局也成立「亞洲跳島郵輪聯盟」與菲律賓及韓國港口群攜手發展郵輪產業。

荷美郵輪集團旗下有公主遊輪、荷美郵輪、璽寶郵輪及P&O澳洲等品牌,亞洲區域營運經理Ravi Pavade負責旗下荷美郵輪、璽寶郵輪在亞洲區域的作業實務,他表示,郵輪公司重視通關效率等會是郵輪公司選擇再次靠泊的重要因素,他也肯定港務公司在基隆港、高雄港旅運中心的整建,相信可以增加旅客在台旅遊時間及消費。

廣告

疫情前公主遊輪是在台營運的第二大郵輪公司,市佔率約3~4成,疫情後目前主要布局於歐美,亞洲地區僅剩共有2艘郵輪,分別為鑽石公主號以日本及新加坡為母港、皇家公主號以澳洲為母港。港務公司此次安排與公主郵輪高層會面,希望招攬公主遊輪早日返回台灣;公主遊輪也表示,台灣市場一直都是公主遊輪在亞洲地區極重要的布局,很感謝港務公司帶來的優惠措施,也期待能早日回到台灣。

挪威郵輪集團是全球第三大郵輪集團,台灣解封後首艘停靠的郵輪之一七海探索者即隸屬於該集團。營運資深副總經理Juan Kuryla認同港務公司的客船優惠對郵輪業者來說航程規劃的可行性大幅提升,未來該集團預計會增加在台灣航程。

王錦榮表示,自去年10月份宣佈郵輪解封起,不到半年台灣郵輪的預報已恢復至310艘次,幾乎達到2019年巔峰時期667艘次的一半,代表國際郵輪公司對於台灣郵輪市場仍具信心。(新聞來源:工商即時 李青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