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分析》衛星瘋發射 台系供應鏈奔太空搶商機

【時報記者王逸芯台北報導】衛星堪稱當代通訊的重要技術,其可以涵蓋4G/5G無法覆蓋的通訊位置,擺脫地形限制,隨著衛星應用越見廣泛,發射量快速增加,產業快速蓬勃發展,而快速發展下更帶動成本降低,如此一來,又更有助於產業繁榮,成為一良性循環。台系相關供應鏈在衛星居重要位置,多家指標性大廠Kuiper System、SpaceX以及OneWeb與台系供應鏈關係緊密,包括昇達科(3491)、明泰(3380)、啟碁(6285)、鐳洋(6980)、華通(2313)、同欣電(6271)等。

以衛星產業鏈來說,主要由四個主要部分所組成,分別為衛星製造、衛星發射、衛星地面接收設備,以及衛星服務就貢獻產值部分,最高的前兩名分別為衛星服務以及衛星地面設備,其中,衛星地面設備的產值更是逐年成長。衛星通訊運用廣泛,具有廣佈性、穩定性、多點通訊、建構迅速等特點,可在難以建立基地台的高山、沙漠、海洋進行通訊之外,還可與地面網路互補,並在天災、戰爭時強化通訊韌性。

隨著衛星產業持續發展,成本持續降低,將更有助於產業蓬勃。分析師表示,有鑑於液態燃料技術提升,加上向量噴嘴技術進步,有效降低發射成本,有利於產業後續快速成長,目前SpaceX已經成為第一個將第一節火箭回收復用技術商用化的業者,因部分火箭組件可重複使用,火箭酬載發射成本由1981年的每公斤85000美 元下降至2020年的每公斤951美元。

近年來商用通訊衛星大幅增加,衛星的用途多樣,以任務分類可分為科學、軍事、導航、研發、遙測、政府通訊,以及商用通訊等。由SIA年報指出,近年來商用通訊衛星發射數量大幅增長,再以發射衛星數量細分來看,SpaceX與OneWeb目前為LEO(低軌)網路主導業者。

廣告

就台系衛星相關供應鏈來說,Kuiper System為Amazon於2019年成立的低軌道衛星網路營運商,預計下半年需將第一期578顆衛星發射完畢,搭載於衛星上的相關零組件業者將可望直接受惠,據悉,目前Kuiper System上通訊模組耦合器由昇達科獨家供應。至於為人熟知的SpaceX,目前已發射約5200顆LEO衛星入軌,目前用戶約270萬戶,目前網路服務分為Starlink Residential、Starlink Business、Starlink for RVs與Starlink Maritime,SpaceX也在今年1月發射6顆第二代mini衛星,與T-Mobile測試衛星基地台直連手機成功,受惠供應鏈除昇達科外,還有啟碁、華通、同欣電等。

另外一家OneWeb,目前營運重回軌道,也已經在2022年7月2022獲Eutelsat公司併購。目前OneWeb的G.1 648顆衛星皆已發射到1200公里高的軌道上,G.2衛星則持續開發中,將具有衛星間雷射連線能力,並提升衛星通訊容量,OneWeb的地面設備合作夥伴包含鐳洋、明泰等。

整體來說,全球主要國家積極發展主權衛星、低軌衛星,帶動全球衛星產業規模持續成長,根據資策會估計,2023年全球衛星產業規模3040億美元,但到2030年則會成長至5022億美元,換言之,衍生的商機可期,台系供應鏈發揮空間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