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創研發支出減稅 創新高

財政部發布統計,2023年依產業創新條例核定的研發支出共2,526億元,創下紀錄。圖/本報資料照片
財政部發布統計,2023年依產業創新條例核定的研發支出共2,526億元,創下紀錄。圖/本報資料照片

政府租稅抵減助攻產業研發創新,財政部發布統計,2023年依產業創新條例核定的研發支出共2,526億元,創下紀錄;核定抵稅額214億元,是繼2020年後再度突破200億元;實際減免當年度營所稅額199億元,也是歷史新高。

財政部指出,產創研發投資抵減2000年實施以來,近年企業平均每年申請件數多落在700件至800件間,2023年核定777件,件數略低於2022年的798件,但核定研發支出金額首破2,500億元大關,企業投研金額持續提高。

經濟部曾估算,2012年2021年平均每年核定研究發展支出達1,255.54億元,平均每年核定抵減稅額為127.02億元,從研發支出逐年增長,證明投資抵減措施對公司投入研發有相當助力。

財政部官員也分析,去年核定的研發支出和實際減免當年度稅額同創新高,產創條例確實引導企業投入更多研發資源,反映近年半導體高階製程持續發展,促使企業更願意加碼投資研發。

就縣市別觀察,2023年核定適用減稅2,526億元研發支出中,新竹市1,282億元,占比近半,加上新竹縣294億元,新竹縣市合計占逾6成;新北、台北分為226億、198億元,低於前一年。

在產業別上,研發支出最多的是電子零組件製造業,去年核定研發支出1,604億元、223件,雙雙居冠,是受惠最多產業;電腦、電子產品及光學製品製造業居第二,研發支出498億元、88件。

不過相較2022年,電腦、電子產品及光學製品製造業研發件數減少、支出增加,平均每件研發支出從3.21億元拉高至5.66億元,或與去年興起的AI浪潮有關。

更多工商時報報導
世銀調降陸今明年GDP成長
三利多助攻 台積電再展雄風
惠譽看人民幣 明年貶至6.7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