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浪來襲!醫師揭熱傷害4「徵兆」 身體越來越疲累要注意
(記者陳琮文/綜合報導)今(7)日是24節氣的小暑,全台多縣市亮起「高溫警示」,甚至在社子觀測到38.1度的高溫。對於高溫產生的「熱傷害」,有醫師指出,面對高溫,若身體無法正常調節,就可能產生身體不適,若出現「4大症狀」,甚至感到「越來越疲倦」就要多加注意了!一不小心可能就會導致熱衰竭、熱中暑,甚至是造成死亡。醫師也提醒,面對夏季高溫,應該避免在炎熱時段外出,穿著透氣吸汗衣服,最重要的是補充水分,才能抵抗「熱浪來襲!」
圖/擷取自Pexels圖庫
什麼是熱傷害?
面對高溫,身體無法正常調節,而產生的不適反應。通常氣溫超過35度,就可能產生危險。而熱傷害的程度又可分成:熱痙攣、熱暈厥、熱衰竭、熱中暑。
熱痙攣:可能造成電解質流失,肌肉抽痛
熱暈厥:腦血流不足,暫時暈眩
熱衰竭:常出現大量出汗、身體全身無力、頭暈、頭痛、說話喘、血壓降低、臉色蒼白等症狀
熱中暑:體溫超過40°C(肛溫40°C、耳溫39.5°C、腋溫39°C),最後造成中樞神經異常,嚴重可能會引發休克、心臟衰竭、多重器官衰竭,甚至死亡。
出現4大症狀要留意
醫師黃軒在臉書發文指出,天氣炎熱也會影響許多人的健康,「身體早在高溫下,陸續受到熱傷害,產生了一些症狀變化,很多人自己都不知道,也沒察覺前兆症狀。」下列為4個熱傷害前兆:
熱水腫:一般暴露在熱環境時,身體為避免過熱,會有血管擴張的現象,試圖將熱量散發到系統外,從而使很多血液聚積在腳踝,形成腳踝的局部水腫。
熱紅疹:皮膚上出現細小的紅點並有刺感就是熱疹,當汗水孔被阻塞時則會引起皮疹。
熱痙攣:通常發生於身體大量流汗,卻又未及時補充水分、電解質,導致肌肉出現痙攣。因此,治療不外乎遠離熱源,口服或靜脈注射水分電解質補充。
熱暈厥:當出汗和血壓低,而失去大量體液時,血液會暫時沒有流向,引發頭暈。
黃軒提醒,若出現上列症狀,得留意且防止惡化,若有「愈來愈疲勞」的狀況,就有危險了,要非常注意!另外,高溫的天氣也應避免在炎熱時段外出,尤其是「上午10點至下午4點」;並且穿著淺色、透氣吸汗衣的衣物,最重要的是確保水分充足,才能對抗熱浪!
圖/面對炎熱天氣,應確保水分充足。(擷取自pexels圖庫)
延伸閱讀
看更多相關新聞
16縣市高溫警戒!氣象專家︰明起水氣漸增高溫逐日緩降
體感溫度飆41℃熱爆 紅色警戒區出爐
高溫接連破紀錄!CNN:可能是10萬年來最熱
台東近38度高溫 茶農頂烈日採收
熱浪之始為「小暑」最易心臟無力 中醫師:只需1方法就能護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