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合生技 TAH3311抗血栓口溶膜新藥 啟動美國臨床三期試驗
泰合生技藥品公司宣布其TAH3311抗血栓口溶膜新藥已在美國開始臨床三期試驗(Pivotal trial,關鍵臨床試驗),首批受試者已完成藥物投予。泰合於2023年7月底即與美國FDA召開抗血栓口溶膜臨床一期試驗結束會議(End of Phase I Meeting)討論臨床三期試驗規劃,美國FDA同意得以生物相等性(Bioequivalence,BE)方式進行,與原廠錠劑比較血液中濃度,完成後依據此試驗結果申請藥證,TAH3311此次臨床三期試驗共計招募60名健康受試者,預計2025年第一季完成後準備申請美國及歐洲藥證。
泰合生技所開發的 TAH3311 抗血栓口溶膜(Oral Dissolving Film,ODF)是將原廠的Apixaban抗血栓錠劑(商品名Eliquis, Bristol Myers Squibb及Pfizer共同開發)改成不須喝水即可迅速溶於口中的薄膜劑型,屬於505(b)(2)新劑型新藥。目前全球每年新增1,500萬名中風患者,其中 50%的患者在住院期間會產生吞嚥困難,部分病人在經過復健後症狀得以緩解,根據統計約有13%的中風病患產生長期吞嚥障礙 (Long-term Dysphagia)。
Apixaban為現今預防中風及抗血栓的第一線用藥與標準療法,但原廠只開發錠劑一種劑型,對於吞嚥相對困難的老年人、兒童及中風後產生吞嚥障礙的病人,必須每日二次將錠劑磨粉混入水中餵食,終生服用,除了耗時費力外,在磨粉過程中容易造成損失,服用劑量不精準。口溶膜劑型能夠改善錠劑缺點,置於舌上即可溶解,草莓風味口感佳,不須喝水吞服降低噎嗆風險,提高病患服藥遵囑性,減輕照顧者負擔,尤其老年人的肺炎發生率和死亡率都很高,其中因為「嗆咳」造成的吸入性肺炎是最常見的病因。根據台灣全民健保資料統計,吸入性患肺炎患者的死亡率高達47.3%,且高達38.7%的吸入性肺炎患者有吞嚥障礙,改用口溶膜劑型可降低喝水服藥引發吸入性肺炎風險。
根據IQVIA數據,2023年美國Apixaban市場即達美金約221億元,相較2022年的189億美金成長約16.4%,且市場還在持續擴大。而根據Pharmacompass的統計,Apixaban在2023年銷售額僅次於抗癌藥Keytruda、已躍升為全球第二大藥品,也是最大的小分子藥物。
Apixaban為Factor Xa的抑制劑,在同類藥物中具有使用劑量低、腸胃道出血風險較低之優勢,因此泰合生技選擇針對 Apixaban 改為口溶膜劑型,除了改善錠劑在臨床上使用不足之處,亦極具市場潛力。
更多工商時報報導
明年電視面板出貨估減3%
遠端商機+蘋果訂單 創惟11月自結獲利 年增226%
錢景俏 5檔電池材料供應鏈有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