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有錢人沒說 卻默默在做的投資事

作者介紹 : 財經主持人 葉芷娟

最近和一些高手、有錢人聊天的過程中,我學到了2招法人操作思維。第一招:50:50槓鈴投資法,當看好景氣轉好股市有甜頭,但又看不清短期市場波動有多大時,他們會把50%資金放進2倍槓桿ETF,另外50%則持有現金,當市場爛消息多到不行,但股市卻沒下跌,俗稱利空出盡時,再把那50%現金全數投進股票裡。

關於這一招,我跟強基金合作的節目《我在強基金看到的財富風景》5月初時就有提過。如果以50萬元本金來說,當時一張元大台灣50正2(00631L)約112元,以50萬的一半資金來佈局,約可買入2張,總價22.4萬,其餘27.6萬都放現金。到8月初00631L來到約141元,換句話說2張約可賺近6萬元,以整體50萬的本金來說,這樣3個月投報率是11.6%,的確也不差!

法人思維第二招:先用一部份資金買大盤市值型ETF或台積電,確保績效不至於落後大盤太多,再靠自己的選股功力,挑出有爆發力的飆股,進而衝出比大盤更高的報酬率。關於這樣的操作方式,我們隨機看幾檔台股老字號績效不錯的台股基金前10大持股就會發現類似影子:

資料來源:強基金
資料來源:強基金
資料來源:強基金
資料來源:強基金

不過,文章看到這裡,法人思維也不能只學半招。關於50:50的槓鈴投資策略,暫時放現金的50%資金,因為隨時可能動用,無法放定存,但他們也不會放在活儲裡領著幾乎0%的利息,他們選擇的工具是:「貨幣型基金」。

資料來源:葉芷娟
資料來源:葉芷娟

我們先來複習一下基金風險報酬的5大分類,這張表一定要記起來,大家買基金時,上面都會告訴我們這檔基金屬於RR1-RR5的哪一類,越低就代表風險越低,但換句話說報酬也最低,以此類推。而「貨幣型基金」就屬於RR1風險最低的基金。

貨幣市場基金都投資什麼呢?

經理人大都是買一年內到期、隨時可以變現、安全性極高、而且會產生利息的商品。例如:定期存款單、附買回協議、短期政府公債…等等。

廣告

大家一定會發現,當你錢多到一定程度時,放銀行定存利息條件會差很多。例如:臺灣銀行2023/08/04定期存款利率 (3個月~未滿6個月)一般:1.16%;500萬以上:0.59%。

各家銀行對於大資金並不友善。所以這也是為數不少的有錢人、法人都會使用貨幣市場基金作為資金停泊的選項原因。好處就是,利率有機會高於活存,又不用像定存一樣需要被綁定投資的期間,不用擔心進出場時間點的問題。

所以,我認為,停泊中的閒置資金和緊急預備金、其實都滿適合放在貨幣型基金裡的。

來說個情境吧!例如,最近賣掉賺錢的美國科技基金後有15萬美金,但短期內還沒想好要做哪方面投資,正等待下一個進場點,加上近期台幣走弱,美元強勢,這時把手中的美元換回台幣有匯差甜頭,再把這筆閒錢放進一檔貨幣型基金,如「富蘭克林坦伯頓美元短期票券基金-新台幣」以它7月底前6個月報酬率7.06%和近一年9.05%來說,等於這筆閒置的錢,於等待的半年到1年時間內,也能有約33-43萬台幣的收入。重點不是它能給多少報酬,重點是它隨時可以贖回,沒有綁不綁約的問題,非常靈活。

來看一下「富蘭克林坦伯頓美元短期票券基金」都買什麼?以短天期優質貨幣市場工具為主,超過8成資產在3個月內到期,包含:短期固定和浮動利率債券、商業本票、信貸機構存款憑證…等。

特色1:搶佔高利時機:美國6個月國庫券殖利率已升至5%(截至2023/6/1)

去年以來美國聯準會暴力升息,讓利率站在16年不見的高點,且目前看來會維持高利率一段時間。簡單來說就是什麼事情也沒做,就只因為聯準會升息了,就讓所有債券利率也跟著拉高了,讓風險極低的貨幣型基金,也有了和以往低利環境截然不同的風險報酬。

資料來源:葉芷娟
資料來源:葉芷娟

特色2:100%資金配置在信評A級以上標的,持有高信評資產,維持低風險

資料來源:富蘭克林坦伯頓基金集團
資料來源:富蘭克林坦伯頓基金集團

特色3:它是全台唯一月配息的美元貨幣型基金

不過老實說,月配息這不是我在乎的重點,畢竟這只是我資金臨時停泊的地方,所以我還是會選累計型級別。但對於手上還有美元計價定期定額基金或保單要扣款的人來說,就滿方便的。

最後還是要提醒大家:我認為貨幣型基金依舊不是為了資本成長的主要工具,停泊中的閒置資金和緊急預備金才比較適合放在這。只不過,如今在聯準會暴力升息的背景下,天時地利人和,近期短期票券表現,確實超越了大家原本對貨幣型基金的想像。

微股力 Line 官方帳號 【加入好友,45 萬股民都在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