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志賢:確保台灣優勢 首重能源問題
「半導體是台灣未來發展基石,要確保此一優勢,必須仰賴穩定的電力供應」,勤業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總裁柯志賢說,不論台積電在台擴廠或是海外大廠來台設立數據算力研發中心,面對持續上升的能源需求及淨零碳排壓力,台灣的能源轉型政策及再生能源發展應列為政府前瞻建設首要任務。
柯志賢表示,隨著ICT產業的快速發展,面對電力需求問題,發展能源產業成為重要解決方案,包括多元綠能、儲能和節能三大領域,除可強化能源系統的韌性,亦可為台灣相關領域產業帶來更多發展機會,政府可思考加強投資和加速發展此前瞻領域。
同時,從近兩年申請上市櫃的產業分析,半導體、生醫和能源是三大主要成長族群。在全球氣候變遷與能源轉型需求日益增強的背景下,將帶動相關領域企業更多發展機會,建議這些領域的新創企業可以利用資本市場籌集資金,以提升市場影響力並擴大營運規模。
他表示,台灣在綠能領域,尤其是離岸風電的推動已有所基礎,但也面臨一些瓶頸,例如用地不足、材料價格上漲等,以致建造成本不斷推升,這對離岸風電開發商而言是重大挑戰。在多元綠能發展的前提之下,有意投入能源領域的業者,也可以朝著開發其他新能源,例如將氫能、地熱、生質能源和海洋能等納入布局範疇。
柯志賢認為,台灣不必畫地自限,以色列與新加坡已成功利用科技創新發展再生能源和綠能,台灣也具備相當的潛力與實力。然而,更重要的是如何突破儲能技術,以解決再生能源間歇性問題。柯志賢表示,現在離岸風電發展已逐步達到一定發電量規模,儲能技術的發展將有助於提升電力的穩定性,並減少能源傳輸過程中的消耗,這也是全球都需面對的重要議題。
最後則是節能,也就是降低耗能,柯志賢說,未來隨著AI伺服器需求的成長,其用電量將顯著增加,因此,如何提升散熱系統的效能,以及確保AI相關設備更節能將漸趨關鍵。政府的政策引導對於促進節能相關產業的發展至關重要,透過提供產業投資租稅優惠與獎勵措施,將有利加速企業投資相關領域之布局。
柯志賢強調,數位與永續雙軸轉型已成為全球當前最關鍵的議題,新能源需求並非僅限於台灣,而是全球市場都有需求。他指出,若台灣能投入較大心力在發展這個領域,將有機會放眼全球的未來能源市場。
勤業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數位轉型服務負責人溫紹群資深執行副總經理補充,新興產業鏈的崛起,將帶動相關綠能需求,由於台灣過去區域發展不均,造成用電需求分布區域不均的情形,加上新建電廠緩不濟急,建議可積極在電網再造及供電軔性上努力。然而,若要徹底解決用電問題,推動電力交易更加自由化,將能促進市場機制運作,以有效提升能源供應的彈性與效率。
更多工商時報報導
大啖低軌衛星通訊元件訂單 昇達科11月每股賺0.34元
hold不住!最賣進口車也漲了
海外交易熱 前11月複委託衝4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