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爆彈!美媒警告:全球殭屍企業過去三年增約三分之一 1.3億人飯碗堪憂

最新分析指出,殭屍企業已成為當前全球經濟格局中的一個迫切問題,這些長年資不抵債企業背負沉重的債務,主要靠政府補貼和銀行貸款維持生存及經營,甚至連貸款利息都難以償還,且這些企業在全球 10 多個國家聘用至少 1.3 億位員工,若大規模倒閉恐出現破產潮,造成經濟動盪。

根據《美聯社》上周六 (8 日) 公佈的研究數據,全球有近 7 千家上市公司屬於殭屍企業,光美國就有兩千多家,許多企業年底前恐將難以償還數以千億美元計的貸款。殭屍企業涵蓋多個領域,包括公用事業、食品生產、醫療保健、科技企業和房地產公司等。

Valens Securities 董事總經理 Robert Spivey 警告,最弱的殭屍企業恐面臨可怕後果,邁阿密投資人更斷言指這些陷入財務困境的企業時間已不多了。

《美聯社》的研究將殭屍企業定義為過去 3 年未從公司營運中賺取足夠資金、支付貸款利息的企業,美國、英國、澳洲、加拿大、日本和南韓的殭屍企業數量均增加約三分之一。即便時間拉長至 10 年前成立的企業,全球殭屍企業也增加近三成,當中包括嘉年華郵輪公司、義大利電訊和 JetBlue 等知名企業。美加英法和西班牙等國企業破產數量均創多年新高。

研究指出,疫情期間全球各地央行降息,希望引起借貸熱潮刺激經濟,超寬鬆利率環境使得殭屍企業數量不斷增加,但殭屍企業缺乏充足的現金流,隨著央行不斷升息,債務也愈來愈難償還。最危險的是,殭屍企業通常不會用貸款完善經營、聘用人手或投入技術,反而用於買回庫藏股來飲鴆止渴,更有貸款直接流入股東和公司高層口袋,美國家居用品零售商 Bed Bath & Beyond 即為一例。

廣告

根據美國預估,今年光在償付債息便要支付高達 8700 億美元,年增達三分之一,金額已超出軍費支出,南韓家庭債務以及英國的房貸拖欠問題也屢屢響起警報,顯示許多國家恐更難救助殭屍企業。

報告最後還警告,全球殭屍企業到今年 9 月將償債 1.1 兆美元,佔今年底到期貸款總額大約三分之二。

今年前幾個月,貸款機構因預期聯準會 (Fed) 將開始降息,數以百計殭屍企業為自身貸款進行再融資,這些新資金幫助超過 1 千家殭屍企業的股價在過去半年上漲至少兩成,但許多企業目前已無法再融資,償還巨額貸款的時間也愈來愈少。

一些專家表示,若各國央行能在短期內降息,這些殭屍企業也許能避免裁員、縮減業務部門或倒閉,但目前降息仍存在不確定性。

《美聯社》還指出,華爾街投資人一直購買這些殭屍企業的股票及其「垃圾債券」,但評級機構認為這些債券違約風險極高。雖然這可能幫忙殭屍企業在短期內籌到現金,但將資金投入這些高風險債券,投資人最終恐面臨重大損失。

更多鉅亨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