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汛期到來,蘇貞昌:落實整備工作

【時報記者林資傑台北報導】行政院長蘇貞昌今(2)日在行政院會表示,極端氣候漸成常態,今年汛期已經開始,請中央機關及地方政府務必以更嚴謹的態度,落實各項防汛整備工作,運用科技工具做好災情預警與通報,並結合民間力量共同強化防災準備,將可能傷害降到最低。

蘇貞昌指出,政府近年來已編列884億元預算持續投入防洪建設,其中前瞻特別預算共273億元,部分地區的水利工程仍在進行,已完成一定防洪保護的區域,仍可能因瞬間強降雨超出保護容量而發生積淹水災情。

蘇貞昌表示,包括更精確的氣象預報、可能致災熱點的預警通報與人員疏散撤離、水庫提前洩洪等,政府相關的緊急應變計畫顯得更重要。經濟部新購置的270台移動式抽水機,要在第一時間靈活調度、發揮減災功能,請中央及地方務必強化各項防災演練。

蘇貞昌強調天有不測風雲,除了中央跟地方政府外,也能透過與廠商簽定開口契約等能與民間共同合作。同時,各地方政府所屬的機具、車輛應盤點清楚,以利需要時快速動員。

針對長期的治水對策與行動方案,蘇貞昌請經濟部儘速整合「全國治水會議」意見、引入新觀念,以建構「韌性台灣」為目標,提升國土耐災與快速復原能力,規畫綜合性的治水策略。

經濟部表示,防汛整備工作將朝風險管理方向進行,水利署已完成水利建造物安全檢查、加強在建工程及重點防汛工程的防災準備。防救災能量亦有顯著提升,如大型移動抽水機增至1143部,易淹水地區滯洪池設置46座,將可滯洪2159萬立方公尺水量。

經濟部強調,170座抽水站的總抽水能量增至每秒924立方公尺,水利署針對易淹水地區也協助成立466個水患自主防災社區,希望藉自助互助力量,提升社區自主防災能力及協助政府通報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