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造老飯店成新藍海

新聞提要■經常出差或熱愛自駕遊的大陸民眾,多有一個共同感受,就是到了陌生城市,預訂一家當地口碑不俗的星級飯店,但入住時才發現,飯店外立面豪華卻老舊、內部設施豐富但不智慧。存量飯店是擁有良好口碑、優質服務,以及外觀陳舊、設施落後的矛盾集合體。

大陸飯店業進入存量時代已有多年時間,此前多家飯店巨頭都把「存量改造」作為重點推動方向,如今的存量飯店已成為整個行業的增長藍海。例如東呈酒店的老店翻紅計畫已經到了「3.0」階段,華住集團的中高階飯店也以存量改造升級為主。

酒管財經報導,飯店其實是有年齡和周期的。數據顯示,飯店業常規的更新周期為五年至八年,而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內,大陸新開飯店數量一直處於持續遞增的態勢,這也意味著有很多飯店已經開始「變老」,到了需要更新改造的階段。

存量飯店與新開業的飯店相比,主要有三大特點,使其能夠再次拉抬連鎖飯店集團的業績。一、存量飯店一般都累積了一定的客戶資源和市場經驗,往往具有一定的知名度與品牌影響力。二、隨著時間流逝,存量飯店的設施可能會出現老化,需要翻新或改造以提升競爭力。三、存量飯店往往位於城市的核心區域,但隨著都市更新,存量飯店也面臨著轉型升級的需求。如果操作得當,這部份資產很有可能成為地標或打卡景點。

從上述角度來看,上海艾迪遜酒店是一個很好的案例。仲量聯行稍早發表「中國酒店存量資產改造白皮書」(簡稱白皮書)指出,上海艾迪遜酒店位於南京東路步行街,其在1988年時曾是上海第一高樓,如今已成為網紅飯店,除了業績增長以外,其歷史韻味與時尚的現代風格也得到市場充分認可。

廣告

改造後提升資產價值

報導指出,從上海艾迪遜酒店案例中可以得到三大結論。首先是存量飯店在改造過程中,尊重並保留歷史元素,並引入現代設計理念,可以創造出具有獨特吸引力的飯店。其次是存量飯店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在追求商業價值的同時,也要強化自身文化價值,艾迪遜飯店成為上海文化和歷史的展示窗,顯示存量飯店改造在此方向大有可為。最後,改造後的艾迪遜酒店,不僅提升盈利能力和資產價值,也再次展現飯店業的長期投資潛力,更反映出存量飯店改造,可為投資人帶來長期穩定的回報。

針對飯店改造的主因,白皮書指出,飯店在開業初始年份,由於設施完備、設計與裝飾風格新穎,對市場需求吸引力強,通常會呈現業績增長趨勢。但是多年過後,經營損耗、設施老化等問題逐步顯現,若維護保養不當,就會逐步失去競爭力,對經營產生直接影響,也是飯店改造的重要原因。

設施老舊占改造原因50%

綜合白皮書中的觀點,有50%的存量飯店的改造原因,是由於硬體設施老舊導致營運業績未達標。還有超過30%的飯店是由於部份空間使用率低、設計概念與風格過時,影響其競爭力。

存量飯店的改造升級是一個複雜且細緻的過程,涉及到市場定位、設計創新、品牌重塑等多個方面。白皮書指出,飯店業者在籌劃翻新之際,第一要務是全面評估區域市場的未來發展潛力,此評估過程往往涉及對市場規模、客源結構、競爭格局三大方面的深度剖析與研究,為飯店的重新定位及未來發展鞏固基礎。

更多工商時報報導
訊連人臉辨識 明年貢獻營收
工商社論》數位貨幣監管大突破 美國將立法規範「穩定幣」
大宇資業外補 11月每股賺13.47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