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抱大眾的戰鬥人生— Joeman 「開箱」Youtube平台演算法 搶占關注熱度
想當熱門網紅,除了要夠有梗、夠有料以外,像Joeman這樣準確配合曝光平台的演算法也很重要。包含上架頻率、影片品質控管等,懂得運用手上的所有好牌,才有機會抬升人氣、衝流量。
【文/曾欣儀 圖片提供/Joeman】
「哈囉!歡迎收看今天的Joeman開箱去。」這天,基隆河上照著豔陽,為了實測一款號稱排水快乾的運動鞋,Joeman不僅坐在快艇上為觀眾一一開箱介紹,還豁出去挑戰人生第一次的快艇衝浪。在影片上架的隔天,就讓廠商全台專櫃的男性尺碼賣到斷貨。另一支空氣清淨機的業配影片,則以號稱地球上最臭的鯡魚罐頭和機器對決做企劃主題,不僅充分挑起觀眾的好奇心,點閱數衝破百萬大關,也讓合作的商家笑呵呵。
說起知名的3C開箱Youtuber,Joeman常是被點名的對象。但擁有理工背景的他,過去曾在知名科技公司服務,怎麼會想要轉型做Youtuber?Joeman笑著說,一切都是因緣際會。「我從大學起就兼職做遊戲實況與活動主持人,大約2014∼2016年時,電競、直播主及各種直播APP的聲勢都水漲船高,因為看好這個業界的發展,辭職其實是想當專職的遊戲實況主、做遊戲相關影片。」
但是,即使過往曾是賽事、電玩展上常見的熟面孔,Joeman剛起步時並不順利。「當時我不紅,同時在線的觀眾平均只有500人左右,巔峰也才1、2千人,和第一線的直播主有很大的落差。」然而這種比上不足、比下還算有餘的僵局,最後是被1支「順便」拍的開箱影片打破。
意外「開箱」的Youtuber之路
「我原本就很喜歡亂買東西,那陣子正好不鏽鋼冰塊很夯,既然有買,就嘗試性地拍了開箱影片。」沒想到這支影片點閱數衝上了前所未有的3、40萬,讓Joeman發現了另一條發展之路,「看到數字,我就想原來大家對開箱影片這麼感興趣,或許可以試著做這個方向。」
口條清晰、介紹間還語帶幽默地自嘲是肥宅,再加上開箱的「測試」方式常讓人意想不到,這些實驗性質的3C開箱影片,順勢打開了Joeman在開箱領域的知名度。這也讓他再三感慨:「與眾多前輩相比,我覺得自己一路走來都滿順利的,算是很幸運。」
3C開箱有一定的收看市場,許多人在購買這類高價產品前,早已養成上網看評價、搜尋開箱文的習慣,而開箱影音更直覺、吸睛,自然也帶動了點閱數往上衝。但是,有購物需求才會觀看的路人,並不容易轉化成點閱數的基本盤,能長久訂閱、固定觀看的受眾畢竟有限,Joeman也觀察到自己的發展已進入瓶頸,開箱的範圍就不再局限於3C產品,例如:飛機餐、商務艙體驗、商品對決形式的「Joe是要對決」系列等,都是從開箱系列衍生出來的新嘗試。
除了積極開發新系列以外,Joeman認為配合平台的遊戲規則也是提昇人氣的重要關鍵。「我Youtube更新的頻率算高的,大概1周左右就會有2支影片上架。我常跟同行講,要讓平台知道你有一直在更新,觀眾看完你的1支影片後,平台才會以最高頻率繼續推薦你的其他影片。」
配合演算法當打工仔
另外,為了配合平台的演算法,對於影片品質也要有所取捨,「網路平台需要的不是藝術家,而是打工仔。以演算法來說,它們要的不是你花1、2個月精雕細磨出1支影片,而是定量的產出。」因此,Joeman都會向同行建議,影片不需要做到90分、100分才放出來,達到某個基準就可以釋出,讓上架數量保持在相對高點。但也不是每支影片都過及格線就好,以Joeman的做法而言,為了兼顧量和質的優勢,大約每5至10支影片中,會有1支是他特別費心處理的精品。
算一算,從選題、寫腳本、拍攝到後製,至少也要7天的時間。如此密集的上架頻率,也代表同時有好幾支影片的製作期重疊,要如何在7天前就預測觀眾感興趣的題目,抓住這些善變的心?而大量產出題目企劃,也是不小的負擔,Joeman又是如何克服這一點?「我每天都會上Facebook、Instagram等社群媒體,確認網友們最近熱門的話題,還會看許多新聞,一邊思考題材可不可以做、稍微轉型一下能不能做成完全不一樣的形式。另外,像歐美風行Youtube的時間比台灣早2、3年左右,有許多構想走在台灣前面,可以大量收看歐美Youtuber的頻道來激發靈感,或是轉化一些傳統媒體素材,像是美國的脫口秀《康納秀》(CONAN on TBS)、日本綜藝節目《校園瘋神榜》(学校へ行こう!)的梗,都能讓影片內容更豐富有變化。」
Joeman認為,影片不是每支都要搶時間趕上架,選題時就要先判斷題材的屬性。他將題材分成2類,第1類是經典題材,例如:美食相關的企劃因為夠生活化,觀眾群相對穩定,就不需要趕工;第2類則是須搶快的熱門產品,例如:iPhone新產品上市,就要趕在熱潮的第一波發表才能搭上熱門的順風車。
不鬆懈的戰鬥狀態
「頻繁上架還有一個好處,可以讓自己一直保持在戰鬥狀態。」或許是在蟄伏期嘗了不少辛酸,Joeman雖然已經擁有百萬訂閱,也聚集一定的人氣,從他滿檔的行程與高產出的影片來看,保持戰鬥的繃緊狀態並不是空穴來風。只是,有必要這麼拚嗎?「大約在我剛從科技公司離職那一周,當時有一場實況主們的大型聚會活動Lan Party,我也開了實況,但線上觀眾只有20個人,其中1個還是我老闆,他覺得我這樣下去好像不太行,就關心地留言問我要不要回去工作。」雖然是關心,但前景不被看好也讓Joeman留下深刻的印象。此外,在這個時期,為了填補全職Youtuber過渡期的生活費,他也繼續兼差做活動主持人,但在某次活動後的全員合影,卻因咖位太小被要求不要入鏡。那種失去關注與舞台的滋味,更讓Joeman燃起鬥志。
拚著一股不服輸的勁,從小頻道到坐擁百萬訂閱的現在,Joeman仍然抱著步步為營的心情,「像去年我為了衝刺百萬訂閱,就真的很拚,每個月的影片上架數量就落在16∼20支左右。」他對這種備戰心也有自己的一番解讀。如果1個月只發表1、2支影片,萬一觸及率不佳,很容易讓自己陷入沮喪中,對觀眾來說可能1個月都沒有看見這個創作者了,在現今這麼多影片同步競爭的情況下,好不容易吸引到的觀眾群很快就會將你遺忘,形成惡性循環。但要是2、3天就有1部影片上架,那麼每2、3天就可以有新的期待,也較不會陷在沮喪憂鬱的情境中。
擁抱大眾分散風險
打開Joeman的Youtube專頁,除了早期經營的電玩類影片、起家的開箱系列,也有訪談類的「Joeman九件事」和結合訪談與綜藝的「Joeman Show」等,看起來已經不像是單純的3C開箱Youtuber了,這是否代表頻道打算徹底轉型呢?Joeman認真地說,目前他把自己定位為比較大眾向的網路新媒體,因此做的東西會以娛樂類型為主。現階段基於排程與人手問題,開箱系列確實產出變少了,但在他自己的公司擴編以後,開箱影片還是會持續製作,不會因為想把定位轉向娛樂化而放棄。
談起嘗試開箱以外的影片類型,擁抱更多觀眾基本盤,Joeman認為走向大眾化與多元題材是分散風險的具體策略。此外他也觀察到許多傳統媒體人有進軍網路新媒體的意向,從藝人邰智源的「木曜4超玩」網路口碑發酵開始,像吳宗憲、沈玉琳等都已經準備分食這塊大餅。一旦傳統媒體善用原有的企劃、攝製資源,產出的成品將有非常強大的競爭力。
網紅們只是搶占了早一步經營的優勢,如今在新媒體上眾人一起摸索、群雄並起的時代已經過去,進入2019年,網紅們都必須思考如何更全面、更精緻化才有一拚之力。而Joeman也曾與晉身台北市議員的網紅呱吉討論過,追求精緻化之餘仍然不能捨棄網紅的「網感」,就跟Lo-Fi(Low Fidelity)樂曲和Lomo相片一樣,不夠精緻完美反而是最大魅力所在,畢竟要比拚精緻與專業,網紅對上傳統媒體的勝算不高,也容易失去觀眾追隨的風格。
而線下的藝人開始轉攻線上的新媒體市場之後,業配市場勢必會重新分配,Joeman對此則是樂觀看待,他不假思索地說,「我們比較便宜呀!網紅的CP值非常高。」他認為,網紅就等同於網路新媒體上的藝人,但與傳統藝人不同的是親和力更強、更有真實感,讓消費者覺得有說服力,特別是在生活化的商品上,網紅優勢將更加明顯。
堅守舞台不要怕被罵
既然網紅等同新媒體上的藝人,自然也會遭受藝人須面臨的負評。「被罵是難免的,我身邊有很多人被罵的沒我多,也沒這麼激烈,但是比我更難過,像理科太太、HowHow,我就跟他們說,拜託!罵你們的人很少耶,不喜歡的才1%、0.5%,我有5%、10%。被罵會怎麼樣嗎?其實並不會怎麼樣。」
Joeman從轉播電玩賽事、主持活動一路走來,早就歷經被激烈批評攻擊的那段路。他誠懇地說,有些有才華的人可能一被罵就想一走了之,覺得平台是離不開自己的。但觀眾是健忘的,很快就有新人取代你的地位,損失最大的還是輕言離開的人。面對負面言論與情緒,Joeman選擇正面思考,先反省是否有該改進的地方,另外,如果被罵可以讓別人紓解壓力,那就放寬心,重點是自己能不能越過越好。
最後,他總結了網紅經營應有的心理準備,「要進廚房就不要怕熱,不論如何優秀的人都可能被罵,不可能討好所有的人。身為網紅,最怕的不是被罵,而是不再被人記憶、討論,只要還熱愛這個行業,我就會堅守自己的舞台!」
【完整內容請見《能力雜誌》2019年4月號,非經同意不得轉載、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