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社論》從工總建言看政府兩岸政策的限制與挑戰

圖/本報資料照片
圖/本報資料照片

近來兩岸關係時弛時張。一方面看似有所突破,例如日前數十位陸籍企業赴台參加第十屆「海峽兩岸暨港澳經貿論壇」,為兩岸產業合作新方向開啟契機;又暌違五年,廈門首發踩線團抵金門,讓陸客來台觀光出現曙光。但另一方面,卻似乎更為緊張,例如大陸日前宣布取消台灣34項農產品輸陸關稅待遇,再次減少ECFA關稅減讓項目;與此同時,有助兩岸對話的15屆台北上海雙城論壇,在政治干擾下遲遲無法舉辦。

然而,無論面對陸方如何的舉措,我政府往往只能被動回應,更多時候陷入左支右絀的窘境。適逢工總再度發表政策白皮書,檢視其兩岸政策建言,似乎為兩岸關係的緩和,提供了一個務實可行的政策思考方向。

今年工總白皮書兩岸政策建言,強調要以「重建兩岸和平新格局」為主軸。綜觀白皮書對政府的兩岸政策建言,原則就是「累積善意、堆疊信任」,第一個就是建議政府應擴大社會參與,召開跨黨派的「兩岸國是會議」,以此建立對大陸政策的基本共識,進而建構與大陸對話的戰略、原則、政策與操作方式。此建言雖非第一次提出,但值此全球政經情勢鉅變、台灣內部衝突加劇之際,這樣的建言不但能增加台灣內部理性對話契機,更能探索出最符合台灣利益的對陸政策。

現階段台灣面臨的最大問題,是近年來一些政黨基於意識形態,透過「由上而下」的操弄和煽動,讓「仇中」、「厭中」成為無法理性對話的原教旨主義。在作用力與反作用力之下,兩岸之間也由原來政黨之間的立場歧異,升溫成為台灣2,300多萬民眾與大陸14億民眾的相互仇視。敵意螺旋持續上升,讓大陸鷹派的聲浪不斷高漲,形成對台灣無形但極為嚴重的安全威脅。

事實上,多數台灣民眾淳樸善良,即使政治立場迥異,但無論統獨立場、本省外省、先來後到,基本上都還能夠理性對話,至少能求同存異。但在極少數極端主義者的分化、激化下,不願「仇中」就會被扣上「不愛台灣」的帽子;對大陸有任何稱許,就會被視為「中共同路人」而遭到撻伐。這種文革式無限上綱的抹紅,讓公眾人物必須為自己的認同道歉、為生活奔波的庶民則只能選擇緘默;台灣自詡的民主自由,不知不覺中成為新威權的外衣。

因此,工總此時建議:政府應在兩岸政策方面應擴大社會參與,甚至應比照直屬總統的三大任務型編組委員會,成立多元參與的兩岸政策委員會,以化解台灣長久以來的政治仇恨。此舉不但有助於台灣的長治久安,更能為兩岸的共榮和平找到務實可行的路徑。

此外,工總亦提到應「掌握中國大陸產經變化,合理看待兩岸產業合作」。誠如本報日前社論提到,大陸正在透過產業的升級轉型,進行產業的結構性調整;未來大陸將透過「中國標準」、「中國品牌」等戰略,以提高產品的附加價值及技術創新升級,並建立以大陸為主的全球供應鏈。雖然大陸經濟目前遭遇逆風,但無論是製造業的轉型,亦或服務業的開放,對台灣企業來說,大陸都是難以忽視的市場。兩岸的產業合作,也由過去單純的利用大陸生產要素成本,轉向更深度的技術、股權的產業合作「3.0」階段。

因此,當全球都高度關注大陸的產經變化,特別是產業升級、產業結構轉型方向的同時,台灣更應如白皮書建言,投注資源研究掌握大陸產業經濟的發展,並務實盤點兩岸產業可能的競合方向,繼而擬定有效的台灣主體經濟戰略。

2016年以來,台灣對陸政策基本上採取「敵我矛盾」的對抗,以致台灣的對陸政策相對被動,同時受到極大限制。舉例來說,面對陸方的「惠台」,政府只能一方面批評其為統戰,另一方面卻不願中止例如ECFA等「惠台」政策。但當陸方中止台灣產品輸陸關稅優惠時,政府除了抨擊陸方,或是提出陸方不可能接受的在世貿組織(WTO)下協商;亦只能慷納稅人之慨提供產業補助,或提出緩不濟急的產業轉型計畫、或不切實際的分散市場策略因應。

賴政府執政迄今僅百餘日,台灣不但內部不同立場之間彼此仇視,兩岸關係更是每況愈下。地理相近、語言相通、文化相同的兩岸,不但不該存在彼此仇視的理由,更應該有許多合作的空間。誠如有作家所言,兩岸應是進行「文明」之爭,任何制度、產業、文化的競合或爭議,都應以文明來說服。工總的建言或許只是企業界的心聲,但某種程度亦反映台灣民眾的企盼。盼政府能諮諏善道、察納雅言,再造台灣的盛世繁華!

更多工商時報報導
台光電建新廠 擬發可轉債籌資35億
養地怎麼認定? 動工合理期間出爐
金管會明年金檢 聚焦三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