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錢給未來的自己 未來的你會謝謝現在的你

存錢給未來的自己 未來的你會謝謝現在的你
存錢給未來的自己 未來的你會謝謝現在的你

文:李美虹

這一波疫情讓很多人失業,有一些朋友因為中年失業而恐慌,因為銀行帳戶內的存款沒辦法支撐他們太久時間,但有一、兩位朋友卻顯得老神在在,完全沒事地照常生活,因為他們的存款早就足以讓自己退休,這一波疫情只是讓他們

「提早先體驗退休生活」而已。

其中一位朋友和我視訊聊天時,她說:「現在很感謝當年的自己,沒把錢亂花,而是把賺來的錢都拿去投資。我工作這麼多年存下來的股票和債券基金,讓我現在一年可以拿到6、70萬元的股息和債息,雖然和以前的收入不能相提並論,但我現在與往後的生活也不至於有太大的危機。更何況,我還有勞保、勞退新制還沒領呢!」

看到她這樣說,我真的很有感。

年輕時把錢拿去投資 中年的你安全感會比別人高

疫情與畢業季雙夾殺,重創國內的勞動市場,主計總處日前公布國內6月失業率為4.8%,較前一月上升了0.69個百分點,經季節調整後,失業率則為4.76%,月增0.61個百分點,雙雙創下2010年11月以來新高紀錄,失業人數達57萬人!

年輕人失業與中年人失業,在「再求職」的現實狀況上是天壤之別。年輕人失業,要再找一份工作的機率遠大於中年人失業。許多企業在招聘新員工時,不是有年齡限制,就是有技能上的要求,如果你是中年人,而且過去一直都是待在同一產業,如今失業了,要想再於同產業中找到跟過去一樣職位、薪水的工作,實在非常不易!

我有一個在失業就服站工作的朋友,她私下坦白的告訴我,依照她多年經驗,中年人失業後,8成以上的人幾乎找不到令自己滿意的工作,只能在求職多次失敗後,退而求其次的轉往其他行業從低階工作做起,薪水也與前一份工作相差約三分之一至一半、如果原本是前公司的高階主管,甚至再次就職後的薪資只有原薪資的三分之一而已。而僅有極少數的中年失業者,因為本身專業度很高,還可以透過獵人頭公司找到還不錯的工作,但這部分的比例是極低的。

所以,如果不想在中年時因為失業而讓生活陷入困頓,就一定要從年輕時開始「未雨綢繆」。我那位現在年領6、70萬元股息與債息的中年失業朋友,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當年她是媒體圈某家公司的廣告業務,因為那時電視、報紙、雜誌當道,大媒體的廣告業務每個月業績隨便都是百萬元起跳,月入10萬元是常態,那時我常看到很多業務開百萬名車、手拿名牌包在跑客戶,但我這位朋友卻是開一台日產的中古車,包包都是拿普通牌子、一只大約2千多元左右價格,那時我還曾經跟她開玩笑:「以你的收入,至少都可以買一只Coach包了,為什麼還拿這種2千多元的包?」沒想到她跟我說:「因為我把錢都拿去買股票存起來了!」她買的股票也很普通,都是叫得出名的台泥、台積電這類公司。我是不清楚她究竟存了多少張的股票,但光是台積電,如果她現在賣掉,不想領股息了,光是股票的價差,我猜應該有上千萬吧!

從她身上,真正印證一句話:「誰知道未來會怎樣呢!」而現在還年輕的你,將來也都會變成中年人,沒人敢保證未來當你是中年人時會不會失業,但為了迎接那一天的到來,現在還年輕的你,真的要擁有「未雨綢繆」的心態才行。

不要把自己變成「偽公主」、「偽王子」

我有一個同學是企業主,雖然家庭年收入很高,但他的身教是「不亂花錢」,吃東西也從不上高級餐廳(除了應酬之外),平日與家人都是吃路邊小店、叫披薩,或是老婆自己下廚做些簡單的料理,而他的兩個小孩從小也跟著父親這樣過生活,所以家裡雖是高資產族,但孩子的消費態度就跟老爸一樣。有一次兒子跟一位家庭一樣有錢的女兒出去約會,回家後他告訴父親:「這個女孩點名要吃高級餐廳、全身穿高級名牌,我應該養不起她!」所以一次約會過後,就沒有下文了。

有錢家庭的女兒是「真公主」,我們無話可說,但現在很多中產階級的孩子,卻也經常為了買個名牌包或名牌衣服就省吃儉用,這群年輕孩子會告訴自己:「我辛苦工作,犒賞自己是應該的!」導致消費行為從年輕起就產生了「定錨效應」,非買這個價位(或牌子)以上的不可、要吃就得吃某個等級以上的餐飲才行!而太犒賞自己的結果,就是「存不了錢」,唯一得到的就是把自己慣成了「偽公主」、「偽王子」。

如果你希望未來的自己感謝現在的自己,記得現在的花錢方式要「合理」(我不敢苛求你們極省),賺多少薪水,就花「合理比例」的錢在自己身上,盡量把錢存給未來的自己,將來等你步入中年時,你才有本錢像我那位朋友一樣,就算失業也不會恐慌,甚至還能暫時過著優雅的「偽退休」生活。

個人簡歷

作者:李美虹

喜歡觀察周遭的人事物。雖然在投資理財媒體33年,對數字敏感,但卻不喜歡硬梆梆的數學,所以一直希望能用簡單的方式與人溝通理財知識。曾擔任《Smart智富月刊》總編輯、《Money錢》社長兼總編輯長,目前為《Money錢》顧問。

更多新手文章,快來投資新手村瞧瞧!

★延伸閱讀★

小資族在想被動收入前 應先努力提高主動收入

我靠保險與投資 架構自己的退休老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