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守6萬大關!比特幣現貨ETF資金連兩周外流 過去一周跌近11%

比特幣 (BTC) 周一 (24 日) 跌破 6 萬美元大關,一度跌深至 5.85 萬美元左右,創 1 個多月新低,之後跌勢收斂重返 6 萬大關,但今 (25) 日在亞洲早盤仍跌逾 4%,主要因為 ETF 資金連兩周淨流出。比特幣過去一周已走跌近 11%。

CoinShares 研究主管 James Butterfill 將此次拋售歸咎於市場對聯準會 (Fed) 降息次數的擔憂。「過去兩周,我們看到加密貨幣 ETF 資金流出 12 億美元,這一切都是在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會議之後開始的。」

全球最大資產管理公司貝萊德 (BLK-US) 的比特幣現貨 ETF 近日也表示,旗下比特幣現貨 ETF 首次出現資金流出,有 3690 萬美元的股票被拋售,富達跟 Grayscale 的比特幣現貨 ETF 更分別虧損 1.911 億美元和 1.674 億美元。

對於基金一直流出的原因,最簡單的解釋是標的資產價值不斷下降。根據 CoinGecko 數據,比特幣較年初上漲了 65%,今年 3 月達到 7.3 萬美元的歷史高點,此後已跌近 20%,這段時間與資金外流開始的時間一致。

比特幣的價格調整是由多種因素造成。繼 4 月 19 日比特幣減半事件後,投資人紛紛做空比特幣,礦商也紛紛出售剩餘儲備來抵消不斷上漲的生產成本。此外,Fed 的溫和財政政策也造成進一步下行壓力。

《彭博資訊》ETF 分析師 Eric Balchunas 認為,除了比特幣等風險資產面臨的市場環境有些挑戰外,近期的資金外流在 ETF 的早期階段也相當典型。無論如何,他都不會把這稱為資本外流的大屠殺。

廣告

Balchunas 認為,雖然此波跌勢是一次相當艱難的調整,但資產和資金流將在今年呈之字形走升。雖然投資人和策略交易商會在資產下跌時迅速賣出,但在他看來,大部分投資人似乎都長期持有。

Balchunas 還指出,最近比特幣的下跌將提醒 ETF 投資者,基礎資產是不穩定的,而不是像黃金那樣的等價物,他懷疑發行方的一些批發商可能正向客戶出售黃金。

雖然最初的失敗可能無法避免,但這些 ETF 的首次長期停滯,則引發更多關於這些基金將如何持續成長的存在性問題,像是發行公司目前無法接觸到摩根士丹利、摩根大通、富國銀行等主要註冊投資顧問和經紀自營商平台的客戶。

此外,儘管那斯達克、芝加哥期權交易所 (CBOE) 和紐約證交所都在 1 月向美國證交會 (SEC) 提交 19b-4 申請,以允許相關 ETF 期權的交易,但一直沒有進展。

Balchunas 指出,光是提供獲取比特幣的捷徑恐難讓許多投資人繼續投入資金,恐怕需要有另一個誘因。

更多鉅亨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