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金融》中國經濟復甦溫吞 花旗這樣看陸港股後市

【時報編譯柯婉琇綜合外電報導】花旗出具報告指出,由於中國經濟復甦的時間比預期長,該銀行已經把對中國和香港股市反彈的預測延後3個月。

根據花旗分析師周四提出的報告,恆生指數可能一直要到9月底才會達到24,000點,而非先前預估的在6月就能到達這個目標。與目前價位相比,24,000點意味著花旗看好恆指擁有約18%的上漲空間。

周四恆生指數收在20,331.20點,今年以來上漲2.8%。

花旗在報告中表示,我們預期2023年第一季企業業績偏弱,因為疫後復甦似乎比預期慢。該報告並指出,在對316家中國企業2022年的業績進行分析後,發現「落後市場預期的多過於優於預期的」。

根據中國官方數據,其今年頭兩個月的經濟只呈現溫和復甦。

中國在去年12月解除對新冠疫情的嚴格防控措施。

中國電商巨頭阿里巴巴和京東的業績報告也顯示消費者在支出方面仍然很保守。但騰訊的季報顯示企業砸錢登廣告的意願回溫,在騰訊不斷成長的線上影片平台和電商入口網站尤其明顯。

花旗表示,除了金沙中國、周大福和中國國際航空之外,另將騰訊、零售商滔搏運動(Topsports)和國營的國藥國集團納入港股精選名單。

在中國股市方面,花旗分析師也將他們對兩個中國股票指數的反彈預期延後3個月,至9月底。花旗預估滬深300指數到9月底上看4,500點,與周五的約4,125點相比還有約9%的上漲空間。

美國和歐洲經濟增長放緩導致中國出口下滑,以及中國龐大的房地產業大幅衰退,都給中國經濟帶來壓力。高盛信貸策略分析師周四出具報告指出,今年中國房地產開發商的高收益債違約率恐將達到19%,雖然這和去年的倒債率46.4%相比改善很多,但仍處於高檔,反映出房市復甦的不確定性。

然而在很多方面都能看到中國經濟復甦的新芽。根據中國人行本周公布的季度調查報告,想要再度買房的中國人有所增加,而房價會上漲的預期也在升高。此外,中國的電影票房也開始出現一些回暖跡象。

中國將在4月18日發布今年第一季國內生產毛額(GDP)和其他經濟數據。

展望2023年,花旗預期在恆生指數主要類股當中,非必需消費品類股和公用事業股的每股盈餘成長最多;能源股和工業股的每股盈餘可能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