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產業》大宗物資期貨跌 陸復甦警訊

【時報-台北電】外媒報導,從近期玻璃、苯乙烯及玉米澱粉等多種大宗商品的期貨市場表現來看,在大陸2022年底對重創經濟的防疫限制措施鬆綁後,大陸經濟復甦速度不如市場預期。

綜合外媒報導,分析大陸需求好壞的投資者,通常看重原油或銅等大宗商品表現,但玻璃、苯乙烯及玉米澱粉等大宗商品,同樣被市場視為經濟的重要環節。

玻璃方面,由於近幾十年來高層建築物及汽車銷售快速增長,大陸生產全球超過一半的平板玻璃。但與其他行業類似,低利潤率與供應過剩問題,多年來一直困擾著生產商,迫使他們在最近幾個月減產。2023年的情勢看來更具挑戰性,受到大陸房市低迷與4月汽車產量低於預期波及,過去一個月,鄭州商品交易所的玻璃期貨價格暴跌近20%。

另外,買屋者減少意味著搬新家所需購買的家電減少。用於冰箱等電器的塑膠及橡膠材料:苯乙烯單體價格已下跌。在過去十年內,大陸一直是全球增長最快的市場,苯乙烯產能升至全球的40%以上。然而,大陸全國家用電器工業信息中心稍早指出,第一季家電銷量下降近5%。大連商品交易所的苯乙烯期貨價格於5月22日當周,跌至2021年2月以來新低。

玉米澱粉方面,該產品用途廣泛,可用於軟性飲料、用於醬汁的增稠劑,以及用於造紙及紡織業,大陸一年生產近5,000萬噸玉米澱粉。

儘管自大陸解封後的幾個月之內,零售銷售的表現優於其他經濟指標,但是4月年增率遜於預期。市場分析,玉米澱粉是嬰兒配方奶粉的關鍵成分,大陸人口下降是不利因素之一。

至於卡車運載的液化天然氣(LNG)、紙漿的期貨價格表現同樣疲軟,也反映出大陸需求不如預期的情況。(新聞來源 : 工商時報一蘇崇愷/綜合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