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泰人壽以ESG為準則,控管六兆資金

國泰人壽以ESG為準則,控管六兆資金
國泰人壽以ESG為準則,控管六兆資金

在求取企業利益與風險管理之間,國泰人壽以「企業永續」做為最重要的準則。因此,規畫投資標的時,會以ESG 為標準,加以篩選及審查。不僅如此,也會教育員工,讓責任投資成為全公司的共識。

文/張彥文、林讓均

面對投資與風險的兩難,企業如何平衡?

全台最大壽險公司國泰人壽,掌握近新台幣六兆元資金,投資效益直接影響公司的獲利。在求取企業利益和風險管理之間,國泰人壽如何衡量?

答案是將「企業永續」(Corporate Sustainability, CS)視為最重要的準則。

國泰金控於2011 年成立「企業社會責任委員會」,並在2015 年更名為「企業永續委員會」,其中一項主軸就是「責任投資原則」(Principles for Responsible Investment, PRI), 成為國泰人壽在投資時遵循的法則。並設立責任投資小組,由總經理擔任主任委員,綜理相關事務。

國泰人壽總經理劉上旗指出,責任投資小組在規畫投資標的時,會先從紐約指數編制公司MSCI(明晟)的資料庫中,歸類出敏感性或高汙染的產業,包括色情、賭博、爭議性武器、煤礦、燃煤發電等,投資對象的營收在這類的項目的占比,不得超過50%,這是第一道關卡。

通過第一關後,投資小組還會進一步評估被投資企業在ESG 的整體表現。以2019 年來說,超過二百項投資案中,就有三項因為不符合ESG 的要求而被否決。

每年9 月,國泰人壽會定期審核投資對象的ESG 風險,其他時間也會不定期檢視,只要發現疑慮,或突發性爭議事件,就會由責任投資小組列出可能建議,向上呈報,做出減碼或暫停投資的決議。

廣告

建立責任投資的共識

為什麼ESG 這麼重要? 目前世界的趨勢是, 一個重視環境(Environment)、社會(Social)和公司治理(Governance)的企業,永續經營的精神和能力都比較好。更重要的是,ESG 做得好的企業,市場會給它比較高的本益比。

劉上旗強調,這類企業的下跌風險(downside risk)通常也比較低,是較佳的投資目標。

除了訂定原則外,改變員工的心態,建立責任投資的共識,更是關鍵。

劉上旗舉例,曾創立一支永續能源發展基金的美國前副總統高爾(Al Gore),數年前來台演講時提到英國石油公司(BP)在2010 年墨西哥灣的油井爆炸事件,不但導致二十餘人死傷,讓公司損失了數百億美元,更造成當地的生態浩劫。這就是忽略ESG 的巨大風險,更是投資者的惡夢。

國泰人壽經常以這個例子教育員工,一定要避免這種下跌風險。

此外,愈來愈多外部評等機構或機構型投資人,將ESG 列為企業經營指標,這表示有愈來愈多資金,會流向遵循ESG 概念的企業。

在應用ESG 降低投資風險時,其實也可以找到新的獲利機會,例如目前企業都積極減少碳排放,顯示未來再生能源有很大的成長空間。

企業永續策略的意外好處

將企業永續納入投資策略,也為國泰人壽帶來意外的好處。

過去金融業並不重視溫室氣體排放,但推動ESG 後,國泰人壽驚人地發現,「一份紙本的保單,居然造成一年八公斤的碳排放!」劉上旗說,他們開始推動數據化管理,推出行動保險服務,包含投保、理賠、保費等流程數位化。2019 年已將每份保單的排碳量降至3.37 公斤。

現在,國泰人壽還將減少碳排放這個議題,放入利害關係人的議合中,希望協助被投資的企業一起節能減碳。

不過,這項任務並不輕鬆。舉例來說,有一家國泰人壽投資的石化企業,之前完全沒有提出「碳揭露專案」(Carbon Disclosure Project, CDP)。

國泰人壽整整花了三年與這家公司協議,終於說服他們開始揭露並減少排放。這家公司的CDP 評分, 從2017 年的C,進步到2018 年的B,2019 年來到A-。更重要的是,該公司發現改善碳排放後,得到國外投資人的注意,開始有外國資金投資。

當ESG 成為世界趨勢,國泰人壽一點也不落人後,藉此增加投資收益,並減少風險,達到多贏的投資策略。

更多內容請見2020年4月《哈佛商業評論》全球繁體中文版〈獲利如何險中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