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REITs潛力大 法人:規模上看7,000億

新加坡的REITs規模目前約為新台幣3兆元,可引入民間與國際資金發展國家。投信業者認為,台灣REITs占GDP僅0.4%、占台股市值0.2%,遠低於其他國際市場,若是能更開放,有望可拚台股市值1%,即約7,000億元規模。

業者研究,台灣REITs現行案源極少,但如再生能源、風力發電是可吸引外資投資的標的,如新加坡私募基金就表達想來台投資風力發電,若政策可再更開放,未來REITs至少有四大案源,即再生能源、綠能資料中心、智慧倉儲物流、日間照護中心。

據EPRA、IMG統計至2022年底,台灣REITs佔GDP僅0.4%,遠低於美國4.9%、日本2.8%與新加坡16.4%,REITs占股市市值僅0.2%,也遠低於美國3%、日本2.2%與新加坡16.7%;全球REITs收益率約5.8%,表現普遍優於股債,台灣REITs收益率僅3%,低於大盤股利率4.9%

業者建議,法規應可考慮開放更多元資產,如新型態新經濟的資產,才能提升收益多樣性,增加市場競爭力。

現行法規對「不動產」定義是土地、建築改良物、道路、橋梁、隧道、軌道、碼頭、停車場與其他具經濟價值的土地定著物及所依附的設施,與土地及其定著物分離即無法單獨創造價值。但風電建在海裡、太陽能光電蓋在屋頂,算不算土地定著物,恐有爭議,法規應更放入多元資產與類型。

業者指出,在REITs發展初期或開發階段,案源與資金的結合,政府應思考協同作戰,開發風險由政府與國營機構等一同承擔,並分享之後利潤。

廣告

案源可與國際REITs合作,國內大型開發商與投信合作、國發會協同財政部與國營單位合作BOT型REITs。國發會、金管會與財政部整合可行性促參案件,並劃分類型以作為示範樣板,如此才有源源不絕的案源,可建立投資人信心。

國外交流上,台灣初期可與新加坡REITs業者合作,借重其人才發展與治理透明模式,採用JV或Co-GP模式合作,邀請國際已退休專才開設課程,滿足實務需求。

更多工商時報報導
新冠疫情升溫 西安緊急封城 恐衝擊半導體、汽車產業…
16檔泛綠能概念股 潛力足
iPhone組裝將倍增 立訊大擴廠 叫陣鴻海、和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