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特化 打進台積電供應鏈

中美晶(5483)轉投資半導體特用氣體廠台特化(4772)預計9月21日登錄興櫃買賣,台特化專注於矽烷類產品,主要應用於晶圓生產中的氧化、擴散、沉積等製程,台特化矽乙烷生產工廠為全球單一產線最大產能,也是全球唯二具有合成製造矽丙烷氣體並量產的廠商,並已打進台積電供應鏈。

台特化2022年上半年合併營收2.96億元,較2021年同期減少1.6%,平均毛利率達53.95%,較2021年同期提升2.38個百分點,營業利益1.22億元,較2021年同期減少2.2%,認列業外收益後的稅後純益1.44億元,較2021年同期減少18.2%,每股淨利1.04元。

台特化產品包括矽甲烷、矽乙烷、矽丙烷等,自半導體發展以來,廠商主要採用矽甲烷,但隨著先進製程進入7奈米及5奈米世代,整體製程工序高達2,000~3,000道,當工序愈多及製程時間愈長,矽甲烷已無法達到所需的反應溫度,而矽乙烷反應溫度低約100℃,較能滿足先進製程工序增加的需求,所以半導體大廠已開始移轉採用矽乙烷。

隨著地緣政治對半導體生產鏈影響日益深化,各國半導體廠積極布建在地化供應鏈。台灣半導體廠過去的特用化學及特用氣體等材料,逾九成都仰賴進口,法人看好台積電等晶圓代工廠為確保在地供應穩定,避開地緣政治風險,可望擴大對台特化採購矽烷類產品。據了解,台特化已打進台積電供應鏈,並獲得英特爾及三星等國際大廠認證。

雖然近期全球消費性電子需求疲弱,半導體生產鏈進入庫存調整,但台特化認為影響有限,主因在於台特化是特用氣體供應商,主要應用在先進製程,在半導體廠積極擴產情況下,需求並無衰退壓力。再者,由於台灣半導體相關特用氣體進口比重太高,就算整體需求些微下滑,光是增加在地比重仍能維持市場穩定。

更多工商時報報導
立院送冬至大禮 降稅 延至2024年底
台灣本田首款國產油電車 逆勢降價
iPhone組裝將倍增 立訊大擴廠 叫陣鴻海、和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