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缺200種藥還是15種?解析台灣十年來最大缺藥風波
文:彭子珊 圖片來源:黃明堂攝
台灣缺藥嚴重嗎?是缺200種,還是缺15種?歷經一個多月來的爭議,衛福部終於定調,優先處理15項藥品,其中又以兒科用藥、抗生素安莫西林最為棘手。但台灣面臨的藥品斷鏈難題,恐怕不會就此告終。
台灣缺藥到底多嚴重?從農曆年後一路延燒,醫藥界各方代表爭議不休。中華民國藥師公會全聯會副發言人、台北予志藥局執業藥師王明媛表示,供貨量跟不上需求的藥品至少200個。「大家說是30年來最大缺藥潮,真的不誇張,」她說。基層藥局說缺200個藥品,官方說缺15個,是怎麼回事?
缺的是特定品牌,有同成分的藥可取代
部份原因是認知不同,衛福部部長薛瑞元告訴《天下》,農曆年前,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聯會就針對131個缺藥品項進行調查,「後來發現(缺藥)沒有那麼厲害,」部份是社區藥局缺、醫院沒缺,「有些是特定品牌缺,但同成分的藥並沒有缺。」
台大醫院藥劑部主任黃織芬表示,新冠疫情後的缺工、缺原料,烏俄戰爭及歐洲供電不穩等,都是讓藥品「斷鏈」主因。從統計數字來看,台大醫院院內這一波缺藥品項,確實是至少近十年新高。
但是目前對病人權益影響仍不大,去年台大醫院院內供應不及的藥物品項約90個,但真正無替代藥可用的品項不超過10個。院方一旦發現沒有替代藥品,就會請醫師改變開藥選項,「台大醫院的病人可能會覺得,最近幾年換藥頻率比較高,而不是沒有藥,」黃織芬說。
但對於基層藥局及周邊的患者而言,缺藥危機就在眼前。採訪王明媛過程中,就有患者來到藥局卻領不到藥。而王明媛的手邊還放著厚厚一疊空藥袋,都是缺貨多時的人工淚液,遲遲等不到藥可以交給患者。
但這款人工淚液愛特淚(Artelac)並沒有列入食藥署的缺藥名單,因為許多醫院還有藥可用。
台灣臨床藥學會理事長、台北榮總藥劑部主任張豫立比喻,基層診所或社區藥局就像是「神經末梢」。只要廠商開始控制出貨量,雖然部份醫院還沒有缺,「對供應末梢的人來說,就是缺藥了。」
抗生素最獨特、兒童糖漿更難替代
衛福部列出優先處理的15個缺藥品項,最關鍵的就是全球都短缺的安莫西林(Amoxicillin)單方和複方抗生素。去年底,因為流感和呼吸道融合病毒(RSV)提早流行,就讓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率先發出缺藥通知,西班牙、英國、德國等也陸續示警。
單方的安莫西林用途廣泛,無論是泌尿道感染、鼻竇炎、支氣管肺炎等,大人小孩都可以用。但同樣是安莫西林,也有分膠囊、懸浮液用粉、糖漿等不同服用方式,缺貨原因也各有不同,兒童用藥的問題就更為複雜。
例如,台灣的永豐化學工業上個月就向食藥署通報,兒童用的安莫西林單方「萬博黴懸液用粉」即將停產,供貨到今年底為止。永豐化工行銷部主任李奕志解釋,主要因為烏俄戰爭後,原料供應就出現問題,再加上設備老舊,更新不敷成本,才做此決定。
通常,單方安莫西林缺藥,醫師就會改開安莫西林跟酵素製成的第二線複方抗生素。其中又分為荷蘭葛蘭素史克(GSK)的原廠安滅菌(Augmentin)、諾華的學名藥諾快寧(Curam),以及國產學名藥等三大類。其中,安滅菌、諾快寧都已也登上食藥署的缺藥通報資訊平台,提醒醫師換成替代藥品因應。
台大兒童醫院小兒部專任主治醫師、台灣感染症醫學會名譽理事長黃立民表示,安滅菌是中耳炎、鼻竇炎、肺炎的呼吸道疾病患者的常用藥,而這款複方抗生素確實從兩個多月前就開始缺,還是有藥可以替代,但成分比例不同,開劑量的時候要重新計算。因此有時寧可換成其他抗生素。
然而,「每一種抗生素都是獨特的,你很難用另外一種來完全取代,殺菌範圍總是不完全重疊,」黃立民解釋,兩個月的短期替代還可以,時間一長就會有抗藥性的問題。
食藥署目前已專案處理安莫西林的缺藥問題,「請GSK、諾華儘量出貨,國產學名藥廠同時擴大產能,把供應不足的量補上,」一位食藥署官員解釋。
未來缺藥的通報機制如何改善,讓大型醫院到診所、藥局都來得及因應?
看更多天下雜誌文章
15萬如何買下2300萬人?《天下》深入白帽駭客圈,還原個資賤售荒唐錄
經典賽》戰力分析,中華隊有機會去日本嗎?
畢業可望月入12萬!世紀鋼接手成功工商 土狗董座:一起打風電國家隊
台積出生前,張忠謀就找到半導體贏的祕訣:一條「絕望曲線」
沒有One Boy的廣告預算,怎麼做到One Boy的效果?電商鬼才王志仁親自解惑
※更多精彩報導,詳見《天下雜誌》網站。
※本文由天下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