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股市》土洋對作,台股拚收復季線

【時報-台北電】美股上漲帶動,台股15日跌深反彈,加權指數上漲41點,但市場仍憂心貿易戰風險,外資大舉調節135.19億元,連六日賣超台股,本土法人、官股券商則逢低加碼,上演土洋對作戲碼,資金明顯轉向非電族群,由台塑四寶、金融族群挾帶低基期、高殖利率題材,扮演穩盤重心。

台股15日一度收復季線,不過,當市場稍稍鬆一口氣之際,國際資金卻趁機大舉調節135億元,也是過去八個交易日以來,第三度出現外資單日大賣超過百億元狀況,完全反映出中美貿易戰不確定性極高,外資決心打帶跑、作壁上觀的態度,與投信法人翻多小幅加碼、官股券商再度買超23.63億元,形成強烈對比。

群益投顧董事長蔡明彥表示,貿易戰利空消息加速台股資金流動,指數波動增加,尤其規劃中加徵關稅的3,000億元產品以台灣受影響最大,電子族群仍持續失血。就技術面而言,大盤跌深吸引低接資金進駐,在日圓等熱錢指標尚未出現明顯反轉前,暫以短線反彈視之。

兆豐投顧協理黃國偉則認為,台指期結算外資仍大舉賣超,僅投信、官股券商逢低買進,顯示市場信心依然疲弱,向上走揚的季線支撐反倒成為壓力,是較為美中不足之處。

統計外資15日調節主要對象,全部以權值股為主,中信金、新光金、鴻海、群創、聯電單日賣超都在1.4萬張以上,象徵台灣50大權值股的台灣50 ETF同樣大失血,也被大舉賣超1.3萬張。

外資出脫台股的資金除有部分匯出,其餘的仍尋求相對安穩去處,最明顯的證據就是自美國總統川普上周拋出提高大陸進口商品關稅決議以來,外資圈便忙著評估影響性,同步尋找避風港,為的就是提供熱錢出脫高基期、電子股、潛在受害股後的新去處。

像是匯豐證券台灣區研究部主管陳建名,日前才提出重防禦投資,挑選統一、台塑化、遠東新等以內需為主、或有多元成長引擎的避風港概念股,較不受貿易戰影響。

另一方面,從設廠地區作為判斷依據,券商研究機構認為,因川普現加稅對象鎖定大陸出口商品,將生產主要基地設在台灣、東南亞等地的企業,既免於高關稅衝擊,又有轉單的想像空間,是市場目光焦點。(新聞來源:工商時報─記者陳昱光、簡威瑟/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