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缺乏就業機會 恐錯過人口紅利

中國去年人口出現60年來首見負成長,外界預測印度,2023年將取代中國,成為全球人口最多的國家。但專家指出,印度必須創造充足的就業機會,才能享受人口紅利。

印度無法為每年進入勞動市場的數百萬名年輕人提供足夠的工作機會,專家擔心印度可能錯過「人口紅利」對經濟的助益。

根據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數據,2021年印度的工作年齡人口超過9億。印度政府估算,此一數據將在未來10年跨越10億大關。

然而專家示警,若是政府無法創造足夠的就業,龐大的勞動力將成為負擔。印度因為缺乏就業機會和低薪,越來越多勞動力放棄求職。

印度的勞動參與率為亞洲最低,根據世界銀行資料,印度2021年的勞動參與率僅46%,同期大陸與美國分別為68%與61%。印度女性的就業狀況格外令人擔憂,2021年勞動參與率僅19%,低於2005年的26%。

印度商學院(ISB)組織行為教授斯里帕達(Chandrasekhar Sripada)表示:「印度正坐在定時炸彈上,如果無法在短期間創造足夠的就業,將發生社會動盪。」

孟買智庫印度經濟監測中心(CMIE)數據顯示,印度去年12月失業率達8.3%,美國同期失業率為3.5%。

CMIE執行長維亞斯(Mahesh Vyas)指出,印度的年輕人口高居全球之冠,當前全球也不乏資本,印度應該抓住勞動力與資本皆充足的罕見機會,加速推動經濟成長。不過印度似乎已經錯過這班列車。

斯里帕達表示,缺乏優質教育是印度失業危機的主因,印度學校強調死記硬背,而不是創意思考。

根據麥肯錫全球研究所2020年報告,印度必須在2030年前創造至少9,000萬個非農業工作,才能吸收新的勞動力。專家認為許多新就業機會可來自製造業和營建業。官方數據顯示,目前印度逾45%勞動力從事農業。

更多工商時報報導
廣達擴產 加碼美國投資
環球晶明年產能翻倍跳
台灣本田首款國產油電車 逆勢降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