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昇陽半業績逐季增色 2025爆發

【時報-台北電】昇陽半導體(8028)第一季營運已落底,隨著再生晶圓產能提高,預期全年業績可望逐季成長,市場看好該公司晶背供電、3D封裝所需承載晶圓,及CoWoS-S晶圓的訂單潛力,將成為新的成長動能。

昇陽半導體日前舉行法說,說明近期公司狀況,該公司第一季合併營收7.35億元,季減2.42%,年減13.71%。就產品組合來看,85%營收來自再生晶圓,薄化晶圓占15%。昇陽半導體第一季毛利率19.1%,營業利益0.39億元,稅後純益0.63億元,單季每股稅後純益(EPS)0.36元。

就產能利用率來看,再生晶圓至第二季產能利用率約90%~92%;薄化部分,上半年產能利用率約60~65%,預期下半年將略有改善,主要動能來自伺服器應用。

該公司指出,展望後市,根據Garnter預測,到2030年,全球半導體行業有望成為一兆美元的產業,主要增長來自於人工智能與智能電動汽車的成長。

半導體產業銷售於2023年年增率呈現-11%,至2024年,已重新回到逐年成長的景氣循環方向。

現階段半導體產業的庫存普遍呈現改善,如美光、台積電、聯發科、高通等,但功率半導體廠商除外,英飛凌及德儀的庫存還在往上攀升。

昇陽半導體屬AI供應鏈一環,2024年為營運過渡年,該公司累積的技術能量,已為下一波奠定良好基石,2025年有望見證大幅增長。

長期而言,該公司的再生業務,受地緣政治影響,海外12吋廠持續增加,該公司也將跟隨客戶腳步,規劃海外擴產,如新加坡或美國等。在薄化業務部分,則因電動車需求持續增加,將持續布局8吋碳化矽薄化製程。

該公司再生晶圓業務,預期下半年恢復速度將加快,台中廠產能持續擴張,目前12萬片,2024~2026年底將分別達到20、30萬片。

另外,薄化業務部分,則因主要客戶高庫存尚未減少,但AI除外,因此,將聚焦AI客戶。(新聞來源 : 工商時報一李娟萍/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