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外資評股后 信驊還有「這」優勢

【時報記者王逸芯台北報導】日系外資針對信驊(5274)出具研究報告,估計數據中心CPU銷售訂單以及信驊的BMC出貨修正將在2023年第一季看到底部,但點名信驊為少數能將台積電(2330)不斷上漲的晶圓成本轉嫁予客戶的無晶圓廠商之一,將信驊目標價由3300元調降到3000元、評等維持買進。

日系外資表示,信驊自6月初以來股價已修正8.5%,比台股加權指數的5.9%,修正幅度更劇烈。信驊長期將得益於BMC(遠端控制晶片)到BIC(小型遠端伺服器管理晶片)和安全晶片的潛在市場規模成長,但短期存在庫存修正風險,信驊近期BMC庫存調整已啟動,主要是從6月下旬開始,來自大陸的減產更為明顯,英特爾新伺服器處理器Sapphire Rapid的延遲,預計第三季信驊營收將季減少10%,雖然無法預測本次BMC庫存調節的持續時間和嚴重程度,但預計信驊股價可能在第三季觸底,故將信驊目標價由3300元調降到3000元、評等維持買進。

日系外資表示,信驊自2018年以來BMC出貨量年增長強勁,主要是受惠數據中心CPU銷售,根據2018年下半年到2020年的經驗顯示,CPU的調整時間從高峰到低點約要3~4個季度從峰值到底部,故估計數據中心CPU銷售訂單以及信驊的BMC出貨修正將在2023年第一季看到底部。

日系外資表示,信驊新產品BIC(AST1030)晶片將從原先預計的明年上半年提前到今年第四季出貨,可能抵消BMC的潛在修正,此外,另一款新產品安防晶片AST1060已送樣給客戶,並按計劃從明年下半年開始出貨,預計信驊挾其業界領導地位,是少數能夠將台積電(2330)不斷上漲的晶圓成本轉嫁予與客戶的無晶圓廠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