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柬埔寨中媒當記者,台灣人的真實經驗
作者:呂亞君/故事販賣店
「對了,公司要解散了,你知道嗎?」
即便離開柬埔寨一年多,以前並肩作戰的同袍們還是時不時跳出聊天群組的對話框,或許能當作關心彼此的證明,好像也是一種確保:在這場瘟疫中不是只有自己失去人生方向。曾經週一到週六天天見面的關係,如今則是在不同座標繼續生活著。聽到這間讓大家命運交集的公司要走入歷史,竟然沒有人意外,似乎也不覺得遺憾。
屢試不爽,任誰聽見去柬埔寨工作而且還是媒體業,都會不禁揚起眉頭。雙眉下方的兩眼則是透露更多疑問,等不及聽更多的解釋或辯解。
「真的是去跑新聞,我還有記者證。」剛回來時,皮夾還放有大小如身分證的黃色卡片,上頭印有高棉語和英語,連服務的單位也寫得一清二楚,拿給對方看的同時也希望對方沒有讀出我雙眼的心虛:記者證是真,在柬埔寨沒用過這張記者證也是真,理由是從沒遇過需要出示證件的場合。回到台灣反而還派上用場,某間銀行要求我出示在柬埔寨當記者的證明才讓我存美元,真是荒誕。
到金邊工作前的我已在台灣媒體待一陣子,不必身為新聞人都能時不時聽見或看見新聞說,台灣人打造的機房出現在天涯海角,甚至是那些航空公司和旅行社都不會放在促銷活動的國度。面對這類新聞,黑色幽默式的想法是,罪犯也算發揮了教育功能,透過被逮捕登上新聞順帶教授了一堂 90 秒的「國際觀」。類似新聞則往往在記者刻意揚起的國族主義激情中結束,主播都在念下一則新聞稿頭了,電視機前的觀眾還憤恨不平喊:「為何把我們的人送去中國?」
總之許多華人、台灣人在柬埔寨從事詐騙早已不是新鮮事,再如何天真的新聞人收到金邊的工作機會,也會猶豫再三。雖然跑新聞得面臨很多意外,但又不是跑戰地,若僅是為了詐騙而犧牲更實在不值。
職務邀約中,據點在柬埔寨的這家中國「新媒體」,或者更精確的說法,這間中國「自媒體」希望招募有新聞經驗的台灣人到金邊成立一套採編模式,最終目標是讓任何準備移居柬埔寨的華人都能自動聯想到它。
經過多方查核,確定到當地不會被沒收護照、限制人身自由,確定是從事採訪工作而非線上博奕或詐騙等不法勾當後,我便帶著簡單行囊一路向南。
「原創新聞」的重新定義
公司規模約 20 人,來自台灣的有 5 位,其中處理「原創新聞」的 5 人小組中,有 3 人來自台灣。原以為原創自然代表得出門採訪、核實消息來源和撰稿,待了幾個月後才知道,「原創」的定義在這裏有多種詮釋的可能性。
原創組有一位網路小說作家寫了「爆款」連載小說,而且 IP 賣出上千萬人民幣,可靠消息稱他在海南買了棟度假房孝敬父母。即便人都到了金邊,他的小說依舊持續連載,連上班都在連載,為了趕小說幾乎無心工作,開會時來自台灣的原創組組長三令五申依舊莫可奈何。公司打的如意算盤是「讓小說家發揮網路影響力,進而將粉絲引流至公司的(新聞) App」,這想法我從沒明白過。
誰都知道媒體並非能賺進大把鈔票的事業,為理想而存在的媒體似乎也沒能在柬埔寨生根,那中國神秘財團對每位員工、每月投以數千美元做不賺錢的生意到底為哪樁?要賺錢,說到底還是得靠廣告。
在柬埔寨最知名且市佔最高的華人生活資訊平台就屬《柬單網》,它是款融合社群功能和柬埔寨資訊的應用程式,在國外寂寞想找人發牢騷、遇到生活疑難雜症或是推薦好吃好玩的,都能在上面「一鍵完成」,約莫是一種結合某某新聞網、交友軟體、背包客棧以及奇摩知識家等四重功能的存在,從中也可以看出中國人閱讀「新聞」的方式有別於台灣人的習慣。
若真要說它是「新聞媒體」,在台灣的媒體前輩後進們大概都會覺得:「記者也太好當。」確實,該 App 的新聞長度絕大部分只比推播標題多數十字,稍長約 200 字的報導則是翻譯本地新聞媒體居多。儘管不該以偏概全,但至少居住柬埔寨的 25 萬中國人習慣如此的閱讀方式,否則歷經 6、7 年,領導地位早就被其他新起之秀挑戰,更何況當地華文媒體不算少。
當時服務的公司,希望能對《柬單網》造成威脅,不過直至我離職,公司連對方的一根汗毛都吹不動——儘管當時有經驗的新聞人都認為贏面很大,畢竟當地還沒有一間華文媒體做過深入的採訪報導。
做內容的人希望提供優質的原創內容,營運的人想看見更高的數字,包括應用程式的下載量、社群互動程度——儘管這兩者並不必然牴觸,但對公司管理階層來說,「如果文章不好但有人看那就代表文章好」,白話文是只要閱讀人次多、點讚次數高一切都好說。主管盤算將喜歡架空科幻作品的粉絲們引流點進我們公司的網站,有數字便有金流,和記者以為原創深度報導內容才有機會做出市場區隔的想法有明顯落差。
在這樣的前提下,公司因此縱容網路小說家上班時間寫小說,連必須採訪才能生成的作品都像小說,甚至被柬籍翻譯爆料出門採訪根本和受訪者聊沒兩句,最後卻生成千字文章,其中某 A 某 B的對話還栩栩如生,諸如此類的荒謬事發生兩三次後也成尋常。這名同事有次文章短時間內破百閱讀量,相較一般原創文章只有一、二十次的點擊,真的讓人大嘆不愧是寫過爆款小說的實力,不過奇蹟只發生過一次,畢竟他的粉絲大概只想被騙一次。
即便如此,我真的是在一間媒體上班,和本地翻譯出門採訪,回來爬格子趕稿,然後再接到受訪者不滿照片而要求換照等正常的記者生活中度過。
讓我真正懷疑起自己可能真的在從事詐騙業,與當年的送水節有關:
反對派返國宣言鬧滿城風雨
柬埔寨最大的節慶就屬柬新年、亡人節和送水節。2019 年從 9 月下旬開始,公司的柬籍員工都瀰漫在濃厚的過節氣氛中,因為迎接他們的,是一連串的國定假日:亡人節結束後,陽曆 11 月 9 號是柬埔寨的獨立紀念日,隔天開始則是為期 3 天的送水節——時間點落在佛曆 12 月 15 日、所以陽曆時間並不固定。
送水節正值柬國雨季結束、準備進入涼爽的乾季,難得露面且長年旅居中國的柬國國王會返鄉主持龍舟賽事,夜間民眾則到河邊放水燈、賞燈船,也會有業者舉辦大型演唱會。根據往年媒體報導,金邊會湧入全國近三分之一的人口。也曾發生過樂極生悲的憾事,2010 年送水節慶晚間,金邊新興的開發區鑽石島舉辦演唱會,當天晚間 10 點卻不幸發生踩踏事件,造成 300 多人喪生。
「亡人節慶期間,在金邊工作的人都回家鄉,但送水節最盛大的活動在金邊,所以到時大家都會來金邊。」三名本地同事異口同聲這麼說,從興奮的神情能解讀出節慶的重要性,不過對於外地來的打工族如我,想的則是本已令人頭痛、塞到不行的交通還能更糟?租屋處距離公司只有 800 公尺左右,是步行可到的距離,不過金邊治安不佳,飛車搶劫案幾乎天天發生,有同事在短短 3 個月被搶了兩次,我出門著裝會特別想如何有效遮蔽包包;二來是金邊馬路對行人並不友善,加上交通號誌比例低,有幾次過馬路時也感覺到人生走馬燈,因此每天上班還是得搭嘟嘟車,通勤時間約 25 分鐘。想到即將到來的送水節要湧入數百萬人,心中還在計算究竟得提早多久出門,此時國際間卻傳來變數,一個可能動搖洪森政府的消息。
辦公室多數的柬籍同事從出生至今的總理都是同一人:洪森,2013 年國會大選曾短暫瞥見政黨輪替的契機,在野的柬埔寨救國黨黨魁沈良西一度被認為有機會挑戰洪森,不過 2015 年沈良西面對即將到來的誹謗罪等指控,選擇自我流亡法國至今。 2017 年 9 月救國黨領袖金速卡被指叛國遭捕,10 月副主席莫淑華也在風聲鶴唳下逃往美國,11 月最高法院正式下令解散柬埔寨救國黨,理由為試圖透過美國協助發動政變,法院也下令上百名高層黨員 5 年內不得參政,此舉也預見柬埔寨人民黨在 2018 年大選的壓倒性勝利。2019 年反對黨兩大人物沈良西和莫淑華透過社群媒體頻頻放話,誓言 11 月 9 號獨立紀念日要重返國門,沈良西還說要帶領在泰國打工的柬埔寨勞工們以步行跨越邊境,踏上睽違 4年 的返鄉路。
這些消息透過國際媒體傳送擴大力度,記者時時緊盯重點人物的社群帳號、處理反對黨鋪天蓋地的發言,當然還有洪森政府的不安情緒。
接著,莫淑華從美國出發,11 月 6 號在馬來西亞的機場遭扣留 24 小時後被釋放,時任總理馬哈蒂說「不干涉東協盟國的內政」,最後她沒能回柬埔寨。說要走陸路以壯闊方式返鄉的沈良西,則是先在法國被泰國航空拒絕登機,9號當天突然現身吉隆坡,結論也是沒能入境柬埔寨,接下來又是一連串的口水仗——反對派說洪森怕了,洪森則說膽敢入境就抓人。無論反對派是真想回家,還是意圖製造混亂,隨著時間越來越接近,金邊的肅穆氣氛連我這種只懂幾句高棉語的人都能感受。本地媒體報導,有兩萬名安全部隊進駐金邊。反對派到不了金邊是肯定的,但卻不保證騷動不會報到,原本打算趁送水節狂歡的柬埔寨同事,於是被長輩們告誡哪都別去。
除了柬籍員工外,其他人照常上班。台灣同事傳訊息:「如果送水節被派去採訪,我真的會怒請假,感覺很危險,公司沒保險⋯⋯」,大家都想到泰國的四面佛爆炸案,認為金邊的安檢應該擋不了有心人的背包炸彈。
送水節慶氣氛冷清。柬政府:金邊湧入470萬旅客
最後什麼也沒發生。
送水節期間的交通是抵達金邊後沒體驗過的順暢,同事到龍舟賽事現場採訪,也說沒什麼過節氣氛、攤販也少。打工仔是樂得開心,畢竟堵車是所有旅人的痛。金邊居民約 228 萬人,在這生活的人覺得車速變快了,採訪記者也認為人少了,柬埔寨同事還說很多人不敢出門,有的早在前幾天回鄉了,但怎麼偏偏本地媒體報導人變多了,而且是巨量地多?「金邊在送水期間多了 470 萬訪客。」
點開英語媒體《高棉時報》的報導,導言劈頭就寫:「根據觀光部昨日公布的報吿,為期 3 天的送水節慶典吸引超過 470 萬旅客造訪首都⋯⋯比去年高出 5%⋯⋯」網頁最頂端的圖片還不是當年所拍攝的。雖然數據是「官方資料」,但如果編輯台沒有意識到這則消息的謬誤,又怎麼會使用陳年舊照而不是請記者親臨現場拍攝?
多名網友留言「怎麼算的」、「說謊」、「交通十分順暢」,然而這則「新聞」已經很快地傳過國界,如泰國歷史悠久的英文報《曼谷郵報》也轉發並在臉書發文。身為一名編譯出身的記者,我想這則不實消息已經被多國的新聞產製鏈視為事實,而傳送給更多閱聽眾。
這時突然想起柬埔寨惡名昭彰的詐騙生意——我從事的行業,真不是詐騙嗎?
去年 COVID-19 在國際間大爆發,單看柬埔寨的官方數據,2020 年卻像沒事一樣:從中柬從官方到民間友好互動的情況下,洪森政府的防疫表現「優秀得令人難以置信」,台灣衛福部也一直依據這些官方數據,來調整柬埔寨的風險程度。但這段時間仍在柬埔寨工作的台灣人跟我說,雖然坊間有很多消息流竄,像是哪裡又有人猝死倒在路邊,最後也不知是否與新冠病毒有關。直到今年 2 月 20 日,多名入境者未確實接受隔離之後確診,柬埔寨才爆出大規模的社區感染。
柬埔寨總人口約 1600 萬人,4 月開始每日幾乎都是數百確診數,最高單日確診人數破千,截至 8月初柬埔寨完整接種兩劑疫苗的比例據稱達到 34%,不過至8 月下旬每天確診數仍超過 500。這會不會才是柬埔寨實際的防疫實力?
如果當地的媒體只報「政府想讓你知道的消息」,那我所處的行業是不是詐騙業?
※本文由換日線網站授權刊載,原標題為《 「所以,你到底是不是去金邊做詐騙?」到柬埔寨中媒當記者,我的真實經驗》,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更多換日線文章
金邊變成 China Town:中國買下柬埔寨,現在進行式
柬埔寨悲歌知多少?──文明的積累常要數百年,但愚昧荒謬的政府可以瞬間摧毀一切
作者簡介:
呂亞君,在台灣念新聞,到法國讀歐盟,工作後迷上東南亞。 擔任多年電視台編譯和記者,散盡攢下的積蓄到清邁和曼谷學泰語,懷著既想探險又想大撈一筆的心情到金邊當記者。曾見證金正恩和文在寅談家務事;採訪過聲淚俱下的脫北者;在維安人員保護下,專訪香港民運領袖;泰國文創官員告訴我,欣賞台北的美勝過首爾。 高中時相信說故事的記者可以改變世界,現在覺得可以改變父母就不錯了。
_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 >>> 投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