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憂萬華茶室風暴重演「堵傳播鏈未嚴加管制」 專家點出陳時中「騎虎難下」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圖/指揮中心)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圖/指揮中心)

本土疫情因為Omicron BA.2病毒株傳播速度驚人日漸升溫,今(29)日又新增33例確診,指揮中心指目前有17件感染源待釐清案件,針對基隆地區群聚甚至請地區警察管理「敏感行業」,同時同採高規格方式匡列採檢,似乎又希望疫情清零,陳時中也坦言,怕會像去年四月、五月萬華茶室時大規模爆發,但似乎太怕防疫管制一下子升級太多,影響經濟,只有針對八大行業、以及清明節祭祀、遶境等宗教活動等措施提升防疫措施,管制作為似乎有矛盾之處,有專家指出,實際上指揮中心卡在中間也騎虎難下,認為不應把重點放在確診人數。

社區風險升 陳時中憂演萬華茶室風暴

去年萬華區成疫情高風險區。(圖/TVBS資料畫面)
去年萬華區成疫情高風險區。(圖/TVBS資料畫面)

疫情指揮中心中指出,目前全台共有17條感染源不明的傳播鏈,陳時中於記者會也坦言,社區多點爆發,風險已經升高,有很多點需要密切觀察,大家應該要提高警覺,但現在仍不需要升級,因為和世界Omicron傳播狀況還是差很多。

他重申,現在全台有多個社區有不明感染源,已經超過原本疫情升級標準,是否雙鐵用餐、運動脫口罩等規範要緊縮?他回應,昨日已宣布仍維持上個月改得不得逐桌敬酒其他維持,原本升降的標準現在已經不適用了,因為Omicron傳播力非常強,用原來的標準不符合實際需要,但控制是需要的。

陳時中表示,在規模上多點確實要提高警覺,要一步一步圍堵做好,口罩、距離、洗手做好,疫苗趕快打、有症狀篩檢。被問到基隆傳播鏈規模大,是否擔心會像去年萬華茶室一樣,他也坦言,當然會擔憂,不過今年比去年有比較多的經驗,也請週遭縣市政府警察局對敏感區域管控。

圍堵病毒、防疫管制 兩相矛盾

4/1起至4/30維持現行防疫措施。(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
4/1起至4/30維持現行防疫措施。(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

然而面對 Omicron BA.2 傳染力更強的病毒株,觀察指揮中心處理這波本土疫情的態度,仍用高規格的方式在圍堵病毒進行疫調隔離,試圖釐清感染源控制感染範圍,陳時中更坦白說,也會擔心像去年5月萬華茶室全台染疫人數破表的狀況。但指揮中心針對社會的管制方式卻沒有更加嚴格,例如運動時、錄影時都可以繼續維持不用戴口罩,也可於雙鐵上用餐,未緊縮管制又想堵住病毒,兩者作為表面上看似乎有點矛盾。

指揮中心騎虎難下 專家指看確診數放錯重點

(圖/TVBS資料畫面)
(圖/TVBS資料畫面)

基層醫療協會理事長林應然直指,再度發生萬華茶室那樣大規模感染是可能的事情,但是現在不應看感染人數有多少,要看重症死亡人數有多少,去年Alpha病毒株重症、死亡率都很高,現在Omicron低了幾十倍,也贊成不應嚴格管控,重點不該放在清零、匡列隔離。

他也幫指揮中心說話,現在他們有點騎虎難下,台灣疫情沒有很嚴重,一下放鬆他無法承擔政治責任,更嚴格管控又會影響經濟民生,事情卡在政治還有人民有沒有辦法接受,以前台灣清零做得那麼好。林舉例,「你要直接跳下樓,還是走台階下來?」直接從樓上跳下來一定會直接摔死,所以要慢慢讓社會適應,一步一步慢慢解封、開放,今天放一點明天放一點,好像放的過度,再回來一點。

林應然說,99.6%的人感染Omicron都是輕症或無症狀,一定要升級嗎?歐美很多國家都放任不管,隔離檢疫都不用了,以前可能有20%重症現在重症只有0.3%,要為了這麼低的重症率升級嗎?且現在醫療量能足夠,也是為何指揮中心不想升級,根據規定「指揮中心得依狀況調整」所以不升級也沒錯。

他舉例,像以前遇到流感或甚麼流行疾病,也沒有因此停班停課、匡列隔離採檢,指揮中心並不是沒道理,但仍有隱憂是疫苗施打率可以再提高會更安全,特別是老年人口,管控雖然可以讓感染規模縮小,但沒辦法讓Omicron消失,每個人要做好隨時感染的準備。林強調,國家不應該保護每個人不受感染,這是不可能的事情,應該是讓大家染疫後不要重症。

更多 TVBS 報導
基隆警局群聚擴大「累計12人染疫」 陳時中下午說明
「本土+33」境外+63 陳時中:多縣市感染源不明
和平醫院護理師第7起BA.2.3 全台5傳播鏈待釐清
本土確診增多 專家憂心疫苗接種率恐影響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