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電子》兩系外資保守看 貿聯-KY乏力
【時報記者張漢綺台北報導】貿聯-KY(3665)第1季每股盈餘為3.74元,貿聯-KY公布財報後,美系外資及日系外資最新報告給予貿聯-KY「中立」評等,使其今天盤中股價逆勢走跌。
貿聯-KY第1季合併營收為116.67億元,年成長90.2%,創下單季歷史新高,由於銷售組合較為有利,單季合併毛利率為24.42%,年增2.22個百分點,營業淨利為9.05億元,年增1.25倍,稅後盈餘為5.58億元,年增80.51%,每股盈餘為3.74元。
貿聯-KY於第1季完成德商LEONI AG旗下工業應用事業群(LEONI IN)100%股權收購,以INBG為名成為貿聯-KY事業體成員,跨部門的合作工作已展開,長期動能穩定成長(半導體設備、能源及儲能、數據中心、電動車及充電)在2022年第1季已占約35%。
貿聯-KY前4月合併營收為159.55億元,年增88.79%,貿聯-KY總經理鄧劍華表示,今年營運可望依循往年逐季成長。
美系外資最新報告指出,由於INBG推動的營收增長超過預期,且潛在更好營收來自汽車、半導體和IT&CE業務,將貿聯-KY 2022年/2023年營收預測上調5%/3%,雖然維持「中立」評等,但目標價由340元上調至360元。
日系外資表示,貿聯第1季財報突顯收購Leoni的執行能力,在我們來看,收購是價值創造,讓貿聯-KY能夠維持其領先地位,不過我們也看到大陸大規模的封城、供應鏈限制及終端需求放緩等近期挑戰,給予貿聯-KY「中立」評等,目標價為357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