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具體展現 日台首度兵推交流 安全合作再升級

日本通過新版「安保三文書」後,日本智庫JFSS今年的兵棋推演,首次邀請台灣參與,美日台三方推演台海危機發生時的各種因應之道,對台灣的意義相當大。

「台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具體展現 日台首度兵推交流 安全合作再升級
「台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具體展現 日台首度兵推交流 安全合作再升級

文/郭瓊俐

根據《財訊》報導,日本戰略研究論壇(JFSS)今年7月舉辦台海危機兵棋推演,首次邀請台灣參與,這也是首度在日本舉行的美日台三方兵推。兵推結果是台灣成功圍殲中國特戰部隊並嚇阻共軍在海域推進,美日透過聯合水下作戰與拒止攻擊,瓦解中共對台海增援,台灣周邊情勢往有利台美方向發展等。

JFSS已連續3年舉辦台海危機兵推,值得注意的是,這是日本去年12月制定新版「安保三文書」之後,以「徹底檢視:新戰略三文件與台灣海峽危機—邁向2027年的課題」為主題舉行的兵推。

日本眾議員模擬危機因應

《財訊》報導指出,此次兵推由日本陸上自衛隊前幕僚長岩田清文大將、海上自衛隊前幕僚長武田智久大將等人規畫,多位日本眾議員擔任虛擬內閣大臣,也就是操演組成員,例如小野寺五典擔任首相,細野豪志擔任總務大臣,木原稔擔任防衛大臣,長島昭久擔任內閣官房長官,還有多位退休日將擔任陸海空軍幕僚長。

相關人士指出,日本是內閣制國家,這些眾議員未來都可能入閣,由他們擔任兵推操演組的重要職位,意義是訓練他們在未來可能爆發的危機中如何應對。

台灣方面則由國防安全研究院董事長霍守業率隊參與,霍守業、國防院副執行長李廷盛、國防院國防戰略研究所所長蘇紫雲加入觀察組,可以全程聽取日方兵推過程的討論內容。我方的操演組,由遠景基金會執行長賴怡忠扮演「台灣總統」,國防院助理研究員林彥宏扮演國安會祕書長,國防院助理研究員楊長蓉擔任助手。

廣告

根據《財訊》報導,楊長蓉說明,此次兵推是日本新戰略三文書之後首次進行,也加入新的局勢狀況,例如積極網路防禦(ACD)和反擊能力的行使,想定背景為2027年,俄烏戰爭已停火,台灣仍由民進黨執政。

兵推的想定第1階段,是混合戰(Hybrid War)開始,包括資訊戰與網路攻擊:中國滲透日本官方與軍事網路,並攻擊基礎設施。假訊息攻擊:日本遭受假訊息攻擊,先島諸島海底電纜被毀。中國漁民登陸釣魚台、中國海警船抵達先島諸島。此一階段尚未達「武裝攻擊情境」,未涉及軍事行動的應處作為,討論的重點在於台日之間是否有資訊交換機制?若無,台灣應如何建立相關機制以及與日方溝通協調管道。

《財訊》報導指出,兵推的想定第2階段,進入「台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中國大規模軍演,在海上劃定臨時警戒區;中國軍機飛越台海中線,非常靠近台灣臨海,台海情況升級,台灣發布緊急事態宣言;歐美等國要求日本政府提供協助,作為人道救援的平台。此一階段討論的議題包括:日本是否提高事態層級、自衛隊是否出兵、人員保護、人道救援以及能源提供等面向。

台灣區域和平地位受彰顯

到了第3階段,已升級到武力攻擊事態,日本必須決定是否與如何使用反擊能力,共軍開始對台灣本島與外島展開全面軍事攻擊,共軍對駐日美軍與自衛隊基地進行飛彈攻擊等。

《財訊》也發現,推演結果是台灣作戰部隊成功圍殲特戰部隊、有效嚇阻共軍海域推進,美日透過聯合水下作戰與拒止攻擊瓦解中共對台海上增援,台灣周邊情勢往有利台美方向發展,聯合國與國際紅十字會開始協調停戰。

兵推的分組包括統裁部、操演組與觀察團。統裁部是控制兵推節奏或給予題目、提出各種要求者,也可說是控制組,日本虛擬政府成員是操演組,也可說是受訓組,接受題目與要求之後就去小房間密會討論,產生結論後再交給統裁部。此次兵推在國際模擬場合上,日方都掛上美國與台灣的國旗;兵推結束後的大合照,小野寺五典還主動將台灣的小國旗拿給李廷盛,與美、日小國旗一起入鏡。

楊長蓉說明,兵推主要是日本的決策過程,中間有很多美日台之間的討論。例如台灣軍機可否降落在日本領土,日方一開始表示可以降落但不能起飛,隨著情勢推演,日本決策改成台灣的軍機可以降落也可以起飛,再來台灣提出日方可以協助維修嗎?答案是不行,因為日本沒有F16戰鬥機,也沒有F16維修人員,情勢推演下去後,日方決策是台灣可以派人過去維修,台灣方面再提出,沖繩的美軍基地有F16的維修人員,但日方表示不一定能從沖繩送人到日本維修。

根據《財訊》報導,李廷盛指出,此次兵推的觀察,除了日本高度重視台灣外,兵推開放日本30幾家媒體現場直播,也邀請駐東京的外國使節到現場觀察,顯示台灣在區域和平上的重要性。他說明,7月16日兵推結束,當晚9點小野寺五典就上NHK的現場直播接受訪問,表示日本高度重視和媒體、全國人民的溝通;我方學習到國內民意溝通的重要性,也將持續與日本智庫推動「美日台」兵推模式交流,因為這有利台日安全合作關係。

台日安保對話機制待建立

《財訊》報導指出,至於前立委郭正亮表示,這場兵推其實就是「撤僑」兵推。李廷盛指出,撤僑只是演練的一小部分,日方想定的人道撤離,第一優先是與那國、宮古等先島諸島上的10萬居民,尤其行動不便的人如何撤離;第2優先是在中國的13000家日本商社、共30幾萬日本人,萬一交戰之後如何撤離;第3部分才是在台灣的日本人。

賴怡忠稍早接受媒體訪問時,指出台美日3國之間沒有安保對話機制,是一大問題,例如模擬人道撤離等問題時,因為台日之間沒有對話機制,變成要進行臨時溝通,出現非常多的問題與困難。

蘇紫雲指出,日本智庫舉辦的美日台首次兵推,目的是危機預防,而非挑釁中國,這場兵推的性質是「研討式兵推」,不同於「電腦兵推」或「桌上兵推」,是就想定的情境進行決策推演,重視溝通過程,而非像電腦兵推或桌上兵推的重視結果。

事實上,《財訊》也發現,民進黨從2002年就開始建立兵推,也包含美、日、中等小組的角色扮演,想定與電腦系統由蘇紫雲擬定,包括駐美代表蕭美琴、退輔會副主委李文忠、國安會副祕書長陳文政及學者,過去都曾參與。

蘇紫雲表示,台灣的兵推在某種程度上是領先於日本的觀念,但本次JFSS兵推邀請台灣參與,最大意義是象徵互信的重要性。…(本文出自《財訊》雙週刊691期)

延伸閱讀:

「存股變飆股」引爆高股息ETF賣壓!AI瘋狗浪來襲 股價衝高壓低殖利率

來自台灣的區塊鏈專家 兩年募資百億!鄭聿成50歲矽谷創業 吸引創投大咖注資

豐興林家三代打造全台最大「廢轉能」處理中心 實現電爐產業零廢棄目標

台積電、超微加持!老牌乖乖從國民零食走向潮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