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上海商銀 2022年12月合併營收38.13億元 年增29.98%
日期: 2023 年 01 月 09日
上市公司:上海商銀 (5876)
單位:仟元
日期: 2023 年 01 月 09日
上市公司:上海商銀 (5876)
單位:仟元
【時報-台北電】第一金(2892)4月份單月稅後純益為19.49億元,前四月累計稅後純益達85.8億元,年增率31.5%,獲利亮眼,每股稅後純益(EPS)達0.65元。整體來看,第一金4月獲利中,銀行因金融交易利得下滑致盈餘衰退,證券、人壽則是獲利穩健。 三大法人近五個交易日進出,外資賣超399張、投信賣超5,152張,為連買多日後的賣出調節,自營商則買超1,222張,後續觀察法人的進出情形。技術線型觀察,第一金目前在周線下,在月線、季線上,由於獲利穩健,有上攻實力。(新聞來源 : 工商時報一孫彬訓)
台電指出,近期油、天然氣、煤等化石燃料等價格有回檔,煤從高點200多美元降至150美元,天然氣價格也自去年高點下跌近70%,不過氣價的牌價由台灣中油決定,中油今年三、四月針對電業用戶降價8%、6%不等,台電虧損能否減輕,就看中油氣價是否續降。台電今年前4月稅前虧損高達1...
[NOWnews今日新聞]台灣邊境解封至今已逾半年,跨境旅遊人潮持續湧現。萬事達卡針對台灣民眾消費習慣最新調查指出,65%台灣民眾在今年有海外旅遊規劃,更以新興富裕族群出國意願最為強烈,該族群不僅有高...
【時報-台北電】陽明(2609)22日以一根長紅站上月線後,股價即沿著月線載浮載沉,25日雖短暫跌破支撐,但26日隨即重新站上,小漲0.33%、收61.3元,惟在漲跌互見下,周漲幅最終歸零,並以即將變盤的十字線作收,以日線言之,下檔僅剩月線支撐,在上檔反壓重重下,技術線要出現反轉契機,仍須待量而沽。 今明年海運供需失衡擴大,法令監管強化、低碳轉型等挑戰迫切,陽明手上未分配盈餘達1,927.2億元,持盈保泰擬定四計畫長期抗戰,如穩健布建全球航線、調整貨載結構穩定營收等。(新聞來源 : 工商時報一邱莉玲)
根據彭博報導,法國興業銀行策略師柯爾伯(Olivier Korber)一份文件中指出,日本4月核心通膨率創40年來新高,年增4.1%。尤其,日本是少數採用殖利率曲線控制的國家,去年也突然調高曲線控制區間至0.5%。可見物價上漲給日本央行行長植田和男帶來升息壓力。柯爾伯預計,日本央...
(中央社台北28日電)中國山東淄博因燒烤成為網紅城市,雖然吸引大量旅客,但華爾街日報指出,這樣突顯了中國人越來越注重省錢式的消費及樂趣,而不是奢侈消費,這種現象恐怕會影響中國經濟復甦。
【時報-台北電】亞洲藏壽司(2754)股價4月中急漲拉回後緩步墊高,26日小幅開高於平盤微幅震盪,鄰近午盤在買盤敲進下放量勁揚7.35%,終場上漲3.85%、收176.5元,回升至一個月高點,成交量跳增至1,282張。合計亞洲藏壽司上周上漲6.01%、周線連二紅。三大法人26日買超177張,上周合計買超336張,其中外資買超326張、自營商買超10張。 亞洲藏壽司4月營收3.95億元,年成長40.80%,累積前四月營收15.81億年成長32.26%,單月與累計營收皆為同期新高。疫後餐飲市場復甦,持續拓點展店,營收逐月成長可期。(新聞來源 : 工商時報一姚舜)
北京禁止關鍵信息基礎設施使用美光產品,以此反制美國對中國芯片出口的進一步收緊。分析認為,這或許會成為未來地緣政治爭執中所使用的新手段。但中國也必須意識到這樣的反制措施對本國經濟的影響。
民視新聞/呂中漁、梁駿樂 台北報導日圓直直落,再創下去年(2022年)11月以來最低,根據台銀牌告價格,台幣兌日圓的價格來到「0.2233」,相較去年(2022年)高點0.2797,以新台幣10萬元兌換,等於現賺一趟廉航來回機票,還外加4張迪士尼門票,不過外媒彭博指出,日本央行將在6月調升國債殖利率,今年(2023年)底日圓恐怕將會升值15%。
(中央社記者李雅雯台北28日電)中國網路社群「天涯社區」在4月暫停營運,創辦人之一邢明首次對外回應指出,營運卡關在資金問題,不過沒有放棄重啟;不會丟失數據,將盡力保留使用者發過的文章、評論等。
【時報-台北電】智邦(2345)大啖AI商機,成為這波AI浪潮的受惠者,在買盤不計價敲進下,股價連二日大漲,26日更早早高掛漲停,以325元漲停板價直鎖到底,股價順利寫下波段新高,並迅速拉近與歷史新高354元的差距,連帶周線也以11.7%的漲幅、拉出連三紅的中多格局。 受惠於客戶拉貨力道增強,智邦今年開春就狂出貨,從而帶動首季營收奔高,以196.86億元寫下歷年同期新高及歷史第三高,單季EPS 3.65元大幅超前去年同期的EPS 2.31元。惟受限於下半年能見度變差,雖然全年營收創高仍可期,但恐只剩6%至9%的高個位數成長。(新聞來源 : 工商時報一鄭淑芳)
(中央社記者謝方娪台北28日電)為擴大國際商貿交流,商總預計最快今年8月底出團訪東歐,與立陶宛、捷克、波蘭3國商會簽署合作意向書,並規劃11月出團訪約旦、阿曼及杜拜,傾向先了解清真市場。
【時報-台北電】永日(4102)因首季獲利報喜,26日伴隨特定買盤進駐拉抬,終場以34.2元收盤,漲幅3.01%,成交張數3,132張。其中,外資買超187張、自營商賣超15張。股價突破32.85元壓力,站上所有均線之上,創波段高點。連11交易日攀揚,漲幅達17.32%。 永日今年第一季毛利率34.09%,比去年同期的23.77%明顯提振,淨利年成長240.5%,EPS為0.42元;前四月營收1.89億元,年成長20.74%。因接獲客戶原料藥代工訂單,業績逐步成長,將積極參與上海和日本原料藥展。(新聞來源 : 工商時報一彭暄貽)
【時報-台北電】致茂(2360)因應用於HPC(高效能運算)設備需求維持強勁,加之台積電大漲激勵相關半導體設備股,致茂26日獲買盤追捧,股價亮燈漲停創下波段新高紀錄,終場以217元作收,不僅亮麗漲停收市,漲停排隊買單仍逾6,000張,單日拉出長紅K之下,致茂單周勁揚14.21%。 致茂半導體設備受到景氣低迷影響,全年出貨較為保守,所幸應用於HPC相關的SLT(系統級測試)設備需求維持強勁,可望抵銷部分消費性電子應用下滑的衝擊;再加上受惠於綠能科技相關檢測需求的量測及自動化檢測設備需求續揚,預期全年營運可望自第二季起開始升溫。(新聞來源 : 工商時報一李淑惠)
【時報-台北電】繳稅鐵定不是件令人高興的事,這個周末是綜合所得稅繳納截止前的最後時點,有較空餘時間能仔細檢查各項繳稅資料。民眾上到財政部官網,會發現針對個人的數位驗證身份多元管道,層層驗證擴及身份證、手機、健保卡等的跨手機和網頁交叉驗證,大幅跨出昔日的自然人憑證插卡單一驗證作法。 對於民眾的繳稅方式,財政部報稅平台今年提供6種繳稅方式:行動支付/電支帳戶、ATM繳稅、信用卡繳稅、活期(儲蓄)存款帳戶繳稅、超商繳稅及臨櫃繳稅。有退稅需求的民眾,也有2種退稅方式,包含直撥轉帳退稅、憑單退稅。 今年綜合所得稅申報截止日到5月31日,6月1日起繳納稅款就算逾期申報,過了逾期繳款寬限期不僅要加繳滯納金和利息,所有財政部平台提供的便利多元繳款管道將中止,僅能向代收稅款金融機構繳納,連郵局都不代收,對民眾的不便程度難以想像。 根據往例,民眾在繳稅期限截止前,透過信用卡刷卡繳稅能自我爭取到優惠,最單純的優惠是可以現金支出自動延後到信用卡扣款期限;其次,各大銀行在綜所稅繳納期間提供的零利率分期優惠、加碼回饋刷卡金,如刷台新銀行任一張信用卡別繳納「綜所稅及房屋稅」單筆滿2萬元,享分12期0利率;單筆未滿2
華爾街日報報導,通膨高漲底下,低收入消費者早就已經縮衣節食,如今連比較有錢的美國人,也紛紛變得精打細算。平均消費族群趨於...
【時報-台北電】榮剛(5009)26日股價由紅翻黑,盤中最高價為54.80元,終場每股小跌0.10元,收在54.10元、單日跌幅0.18%,單日成交量8,201張,但受惠於接單暢旺與業績大好,後市營運持續看旺。 榮剛去年合併營收123.65億元、年增40.98%;稅後純益20.98億元、年增150.57%,每股稅後純益4.52元,較前一年大幅成長165.88%,創歷史新高。目前航太復甦力道強勁,接單暢旺,包括航太、能源及油氣等高毛利鋼品表現有顯著成長,且今年第一季ESR、VAR等認證材接單金額較上季及去年同期成長,已超過整體接單6成。(新聞來源 : 工商時報一林憲祥)
(中央社記者吳柏緯上海28日電)中國電動車市場已逐步從藍海步入淘汰賽,中國與國際汽車製造商正在為在中國活下去展開一場「達爾文式的競爭」,只有少數的企業將成為贏家並生存下去,其餘將在市場中折戟。
【時報-台北電】美國創投資本家已籌措大量資金,準備投入醫療保健領域,創投投資人相信,生命科學創新最終能帶來豐厚的投資報酬。 根據第一公民銀行(First Citizens Bank)旗下的矽谷銀行(SVB)數據,第一季美國創投投資人募集68億美元資金,超越去年同期水準,去年全年共籌措218億美元,創下史上第二高紀錄,僅次於2021年的283億美元。 儘管醫療創投基金不斷吸金,但投入新創公司的資金實則下降。部分投資人延後出手以求好價格,特別是處於中至後期階段的新創公司,這些公司在先前的募資輪推高估值。 LRVHealth管理合夥人費尤里( Keith Figlioli)表示,許多做好準備的投資人在場邊觀望,等待估值回復正常。 由於近期股市波動抑制公司進行股票首次公司開發行(IPO),使得近期醫療創投報酬下降。創投基金的有限合夥人現在較不關心近期的績效,而是將焦點放在生物和數位醫療前景,相關進展可望在未來10年帶來可觀的報酬。(新聞來源 : 工商時報一顏嘉南/綜合外電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