億光淡出 泰谷經營權易主

億光董事長葉寅夫於億光股東會後受訪時表示,新團隊所需的化學材料與泰谷一致,接手泰谷的廠房、設備可縮短污染設備執照申請的流程。圖/本報資料照片
億光董事長葉寅夫於億光股東會後受訪時表示,新團隊所需的化學材料與泰谷一致,接手泰谷的廠房、設備可縮短污染設備執照申請的流程。圖/本報資料照片

泰谷(3339)提前改選董事,新任董事名單出爐,億光(2393)淡出經營權,市場傳新團隊具半導體產業背景,因泰谷擁有現成污染設備執照,成為新團隊垂詢標的,在董事全面改選之下,泰谷經營權宣告易主,新任總經理由立鑽工業總經理黃國杰取代葉寅夫。

市場盛傳入主泰谷團隊擁半導體產業背景,泰谷股價因而一路上漲,19日走勢雖開高走低,但本波段股價最高一度達53.5元,相當於2024年以來股價大漲164.86%。

泰谷19日召開股東常會,原在2026年才要改選董事,提前於今年改選,根據泰谷公告新任董事名單,包括黃國師、善宜投資(法人代表:黃國杰)、李甯潔、彭進興、鼎耕投資法人代表人賴茂松、李偉民;三席獨立董事包括林瑞興、李佩昌、徐世敏,新任董事於6月19日履新。

相關董事背景除了來自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之外,還包括立鑽工業、翔名科技等產業背景,其中翔名科技為半導體耗材設備廠,立鑽工業為陶瓷、石英等脆性材料加工廠,脫離LED產業,使泰谷在新團隊入主之後的營運之路,充滿想像空間。

而億光(2393)董事長葉寅夫於億光股東會後受訪時表示,新團隊所需的化學材料與泰谷一致,接手泰谷的廠房、設備可縮短污染設備執照申請的流程,億光再繼續持股已無太大意義,因此會進一步清空剩餘的泰谷持股。

葉寅夫表示,半導體廠才會需要這種污染設備,至於新團隊是誰?葉寅夫回應雙方簽有NDA,不再進一步透露。

泰谷為氮化鎵發光二極體磊晶片與晶粒廠,2009年億光攜手晶電(現為富采子公司)認購泰谷私募,順利入主泰谷,全盛時期的泰谷以綠光LED聞名,然而LED產業不敵紅色供應鏈,連虧十年的泰谷在2021年短暫轉盈之後,再陷入赤字,2023年轉虧為盈,每股稅後純益0.34元,而今年第一季也繳EPS達0.16元之財報成績單,截至今年第一季底為止的每股淨值達13.58元。

更多工商時報報導
衍生性商品成交確認平台明年上線
通路共享 全聯全家電支結盟
台灣電路板產值 估破8千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