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栽培「黑金」蚓糞肥這樣做 國內首本蚯蚓堆肥操作專書出版
蚯蚓是有益土壤環境的動物,國內友善栽培喜好使用蚯蚓堆肥產生的蚓糞肥,但任何一種蚯蚓都適合做蚓糞肥嗎?什麼樣的廚餘可以餵蚯蚓?《台灣常見蚯蚓圖鑑》作者賴亦德利用蚯蚓製作堆肥的實務性操作專書近日將出版,是適合中小規模、家戶社區操作,運用植物性生廚餘餵養蚯蚓、進行堆肥的工具書。
相較傳統堆肥動輒1.5至2個月,蚯蚓堆肥腐熟速度較快,2周可完成;且蚓糞肥肥力保留更多、菌相更多元而均衡,賴亦德《超詳解蚯蚓堆肥製作與利用》詳述蚯蚓種類及習性差異,具體介紹蚯蚓物種選擇、堆肥箱設置、食料種類與份量管控及飼養蚯蚓密度、溫濕度等,方便使用者按圖索驥,預計5月6日出版。
賴亦德表示,市面現有蚯蚓堆肥書籍多聚焦養殖角度,並不是針對堆肥應用所寫,且對蚯蚓的認識很含糊,文中常逕名「蚯蚓」,但全球蚯蚓有近6千種,「並不是隨便一種就可以養」、就適合堆肥,有的蚯蚓不只吃有機質農業廢棄物、還吃土壤,製作堆肥需要能有效率將植物性生廚餘轉化為蚓糞肥的堆肥蚯蚓,因此他才想專為堆肥操作撰寫《超詳解蚯蚓堆肥》一書。
全球適合堆肥使用的蚯蚓近10種,臺灣則有3種可以植物生廚餘餵養的植食性堆肥蚯蚓,包括歐洲紅蚯蚓、印度藍蚯蚓及非洲夜蚯蚓。賴亦德說,國內蚯蚓養殖40年多年來始終以「太平2號紅蚯蚓」泛稱這3種堆肥蚯蚓,對蚯蚓缺乏認識;例如非洲夜蚯蚓夜晚會到土壤表面活動,因此才有「夜蚯蚓」之名,飼養就需特別注意防逃,因此他認為,「要做蚯蚓堆肥,請先了解蚯蚓」。
近年國內以蚯蚓堆肥生產蚓糞肥有日漸蓬勃之勢,他在書中也專章介紹臺灣堆肥蚯蚓養殖史。賴亦德指出,臺灣現有的3種堆肥蚯蚓中,印度藍蚯蚓可能是臺灣本土種或引進逾百年物種,歐洲紅蚯蚓引進有45年且是適合溫帶物種,因此大致可判斷未對本土生態產生衝擊,但非洲夜蚯蚓則是近十年引進的熱帶物種,因國內蚯蚓養殖多為混養,從非洲夜蚯蚓占比已破半,可見其對環境的適應力。
賴亦德說,實務上無法禁止人們使用堆肥蚯蚓,撰寫此書目的也在希望讓人認識蚯蚓,使用時能戒慎恐懼、認知到牠是外來種,不要隨便放生、造成生態環境潛在風險。
蚯蚓堆肥可將果皮、菜渣等生廚餘轉化為富養分及益菌的蚓糞肥,有助農業廢棄物循環利用,既友善土壤,也幫助農民栽培蔬果。賴亦德說,相較傳統堆肥需時6至8周,蚯蚓堆肥速度快,約2周即可生成蚓糞肥;且傳統堆肥經過升溫腐熟,溫度可達5、60℃,堆肥中因此剩耐高溫菌種,但蚓糞肥是經蚯蚓腸道生成,菌相多元且個別菌種比例均衡,有益土壤環境。
臺灣登錄蚯蚓物種約120種左右,但有很多仍未經人辨識命名,推估蚯蚓物種可能達250種,賴亦德指出,在臺灣公園、校園、郊外最容易挖到的四大常見蚯蚓實際上是纖細遠環蚓、皮質遠環蚓、加州腔環蚓及黃頸蜷蚓,因此不是隨便在野外挖到的蚯蚓都適合拿來堆肥。
他並指出,餵養蚯蚓適合使用哪些生廚餘,例如豆渣雖營養,但因含氮量高,若全用豆渣餵養蚯蚓,可能蚯蚓來不及吃完,廚餘就會發酸發臭敗壞,導致蚯蚓出逃或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