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協主席萬鋼:車市「卷」是轉型焦慮

大陸「造車新勢力」大舉出海,引起各國業者恐慌之餘,在大陸市場也因高度競爭「卷」的厲害。對此,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席萬鋼26日在夏季達沃斯論壇上指出,發展電動車是大勢所趨,大陸市場已國際化,美歐建立的貿易壁壘是得不到共識的,而汽車業向來競爭激烈,「卷」是一種轉型焦慮。他預測今年大陸電動車產量有望突破1,000萬輛。

澎派新聞26日報導,近期大陸與美國、歐盟在電動車市場的貿易摩擦,成為國際關注焦點。萬鋼表示,電動車是發展大勢,是不可阻擋的,大陸應堅定的走這條路,不能因為中間有波折就減緩發展步伐;美國和歐盟建立貿易壁壘是得不到共識的,許多歐盟國家就表示反對。

至於國外市場對大陸電動車感到驚訝或恐慌,萬鋼表示,這是因目前貿易和投資尚未結合在一起,大陸新能源企業可開始嘗試在歐洲投資,透過投資使陸企進入當地產業鏈,擴大全球化進程。

萬鋼表示,車市向來競爭激烈,電動車業者出現「卷」是一種轉型焦慮,「從我進入汽車市場,當時寶馬(BMW)和奧迪就在競爭,但是汽車要能滿足大家的要求,就會出現競爭,競爭應是良性的,目標是滿足各式各樣客戶的需求。」

他強調,如果大陸車企把競爭放在追求高品質發展,而非一昧地追求低價,電動車發展或許會進入一個更高的階段。另一方面,在發展電動車上,國家需要長期目標,科學研究和創新都需要長期支持,節能、環保、減碳是公眾期望。他預測,今年大陸電動車產量可望突破1,000萬輛大關。

萬鋼指出,電動車還很「年輕」,需要許多技術內涵,提升品質是重要的一環,電動車應該更智慧化和更安全,還要重視製造過程的輕量化及低碳化。

更多工商時報報導
央行下指導棋 鍘養地建商
世銀調降陸今明年GDP成長
廣達將秀5G專網與AI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