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櫃、興櫃 掀彈性面額潮

有利於新創企業籌資,上櫃及興櫃公司掀起彈性面額風潮,為了方便投資人辨識,其股票名稱再加上*號,目前統計已有六家上櫃及七家興櫃公司採取彈性面額,其中列為興櫃股戰略新板的細胞治療技術開發業者通用幹細胞*-新(7607)則是採取無面額發行。

我國公開發行公司股票每股面額為10元的規定從民國68年以來實施已久,但從103年起為了順應國際市場潮流,公開發行公司股票面額不再以10元為限,得採彈性面額,目前台股股票面額將趨於多元,有利於股價長期低於10元的上市櫃及興櫃公司及新創企業進行籌資及便利公司發行。

目前上櫃公司有六家採取彈性面額,長科*(6548)從108年9月9日採取每股面額新台幣1元,去年9月改為每股面額為新台幣0.4元,去年還有朋億*(6613)、聖暉*(5536)及港建*(3093)將每股面額更動,朋億*、聖暉*都將每股面額改為新台幣5元,港建*改為每股新台幣2.5元。

至於太景*-KY(4157)在掛牌103年上櫃時就採取彈性面額制度,每股面額為0.001美元,91APP*-KY在110年掛牌時以每股面額新台幣5元上櫃。相較於上櫃市場,上市公司採取彈性面額的公司有矽力*-KY、愛普*、長華*僅有三家。

此外,在興櫃公司的新創公司採取彈性面額的家數則以生技醫療股為主,例如有國邑*(6875)每股面額為新台幣5元,水星生醫*(6932)每股面額為新台幣0.25元。

至於通用幹細胞*-新(7607)則採無面額方式發行股票,今年5月25日掛牌興櫃,上演蜜月行情,最高衝至65.1元,16日收在32元。

更多工商時報報導
中研院:台灣明年通膨會破2%
衍生性商品成交確認平台明年上線
大成大手筆 大陸蚌埠建新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