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市觀點】基泰大直塌樓重建誰來做?歷史經驗看「自主都更」多敗在這幾點...

Yahoo房市觀察員 / 廖一德(資深房產記者)

基泰大直案是近期台北市最受矚目的受災案,不少人都在等著吃瓜最後究竟後續將如何發展;其實最後的重建案不外乎由北市府主導的公辦都更、建商主導的都更以及住戶發起的自主都更這三種,若要筆者來看,最可行卻也最難走的路還是「基泰來主導的都更」,今天我們就來聊聊理由何在。

我們先來看看北市府主導的公辦都更好了。說穿了,基泰大直案剛好發生在選舉前,單純的市政案馬上被上升成為藍綠對決,北市府為了杜悠悠之口決議開啟公辦都更;不過都更說穿了「就是比例分配」與「民眾信任」兩個問題,雖然民眾信任政府機關來主導,但談到比例分配問題,試問北市府有辦法給出最好的條件嗎?再者,當出現不同意戶時,政府有辦法強拆嗎?尤其選舉當前,筆者認為蔣市府不可能強行主導與進行該案,最後成為雷聲大雨點小的狀況。

第二就是民眾主導的自主都更。君不見,大樓社區自治最常聽到的就是管委會之間互相不信任的問題,總是懷疑主委與委員之間私相授受,更何況不同樓層的住戶之間比例分配,沒錯又是這件事情,A住戶找的建商與B住戶找的建商比例分配不同,大家都想取得對自己最有利的條件;另外自主都更最大的問題就是資金,多少住戶有辦法另外再拿出一大筆來重建?雖然最後獲利都會回到自己身上,但搬家、租屋等安置費也都需要自己先處理,以筆者的經驗來看,這次的案件有很多長者,而長者最怕的就是麻煩了,因此自主都更所要面臨的考驗也會最多。

最後就是由基泰來主導的都更了;為什麼容易成功?理由就是「基泰虧欠這些原住戶們」,在輿論壓力下,基泰會拿出來的條件自然會比其他建商更有誠意,無論在補償、搬遷甚至是比例分配下,基泰讓利的基調會讓事情單純許多。不過同樣回到信任的問題,不少受災戶已經不信任基泰,甚至認為基泰蓋出來的房子等同於結構不穩定,這種污名化造成的不信任感也將會導致協調期拉的很長,因此成為最有機會成功、卻是最難走的一條路,最後受災戶發現沒有其他更好的辦法時,才有可能選這條路。

◎本文章內容僅反映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