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子化怎理財】怕給「雙寶」不夠多? 「保險業林依晨」實戰經驗談

台灣生育率全球倒數第一!一年才13萬新生兒,退休人口未來每年卻增35萬人。少子化少的不只是孩子,家庭結構變化影響理財趨勢大不同,如何不怕啃老族、不當躺平族,成功滾出一桶金。《Yahoo奇摩財經》邀請銀行、房產、保險三大領域13位達人,每周一、三、五固定教你理財,新手速學。

「雙寶媽」用愛重新定義少子化,善用多元保單周全保障「建構幸福人生」。圖/取自Getty images
「雙寶媽」用愛重新定義少子化,善用多元保單周全保障「建構幸福人生」。圖/取自Getty images (Getty Images)

「少子化也算我一份!」凱基人壽金昱通訊處業務經理林詠純表示,雖然有兩個小孩,但誰說一定要頂客族、只有一個小孩才算「少子化一族」身為人母,在少子化警報下,總時時刻刻擔憂「給小孩的保障夠嗎?」、「會不會造成子女們的負擔?」即使將壽險保額拉高至2000萬,「還是覺得不太夠…」

凱基人壽金昱通訊處業務經理林詠純。圖/Yahoo奇摩財經新聞
凱基人壽金昱通訊處業務經理林詠純。圖/Yahoo奇摩財經新聞

林詠純,人稱「EMI愛咪」,其性格爽朗在業界擁有好人緣,外加擁有一張明星臉,受封「保險業林依晨」。

如果不說沒有人會相信,EMI已經是個「雙寶媽」,她分享,研究所畢業後就投入保險業,一待就是17年,遇過很多人的保險都是家人幫忙買,繳費不是自己繳,也不知道到底買了哪些險種,這讓她想起14歲時,父母就幫忙買好醫療險、終身壽險、意外險,隨著出社會、變成人妻,38歲生下老大、40歲接著生老二,家庭責任愈大,愈體認保險的重要性,更加確定:「照顧好自己就是照顧家人,所以我要做好保障規劃。」

第一步:先做保單檢視

於是,第一步,就先做了保單檢視,發現壽險缺口後,一口氣先將保障提高到2000萬,這時候鬆了一口氣,覺得平時備妥「一筆金」好重要,萬一有狀況,能代替自己照顧家人。另除了壽險外,也陸續再視經濟情況與人生階段,將其它險種額度提高。

廣告

她提到,一筆金有分重大疾病一筆金/特定傷病一筆金/初次罹癌一筆金,因現今國人癌症罹患率高,建議除了重大疾病/特定傷病一筆金外,同步用初次罹癌一筆金去增加額度。如果確診重大疾病或特定傷病的時候,會需要休養做縝密治療或自費的治療,也不一定能繼續工作,這時「一筆金」做經濟上的後援很重要,可以支付醫療費用也支應生活必要支出,尤其是人生打拚攜老扶幼的黃金40年,更不能被風險打亂!考量預算也可以善用定期險加強,有餘裕就要做好保險規劃,「醫療險、癌症險、意外險、實支實付都是基本盤」。

第二步:穩住「4大基本盤」再布局長照險

有了醫療險為什麼還要實支實付險?愛咪答,實支實付是要用來補足需要自費的、醫療治療缺口,但「額度夠不夠是重要問題」,因此通常會建議客戶透過商業保險的轉嫁,是最有效率的做法,因此建議在預算下將實支實付的總額度盡量拉高,是最好、最聰明的做法。

大部分的醫療險在住院治療時會給付理賠金,可如果造成一些後遺症是無法馬上恢復,嚴重者恐長期需要人照顧,所以,在基本盤都穩住之後,有多餘資金就可以規劃長照險,避免造成家人或子女負擔,這幾年她都在幫客戶加強保險意識,發現「有小孩的家長更有感」。

愛咪也鼓勵在少子化的時代,趁小孩還小時幫他們把醫療險、癌症險、意外險、實支實付這些買齊,接下來再布局長照險,「雖然還沒到家庭支柱的階段,但也是家庭的寶貝,而現在投保,最大的好處是沒有體況、保費便宜。」待小朋友長大後、出社會了,有經濟條件就可以自行加強。

「罐頭保單」也不見得就是最好

有人會好奇,網路上不是有很多「罐頭保單」可以選嗎?愛咪答,網路上確可以搜尋到,但所謂的「罐頭保單」也不見得就是最好、最適合的,因多數這類保單是組合不同家保險公司的商品,訴求「最便宜的費率、做到最高的保障」,看起來很像CP值很高,但過去有些案例是期限一到就不續保,不然就是說停賣就停賣,一旦發生這些狀況,客戶就得自己去補足缺口,就很容易因體況不同而延伸更多費用,甚至更麻煩。

「高壽險儲蓄險,像是現在市場很熱門的外幣利變型終身壽險商品也要趁早做規劃。」愛咪提醒,現在保險公司推出的商品很符合市場需求,同時兼顧壽險保障與退休金計劃,能在為家人打拚的黃金時期有壽險保障,待退休時家庭責任變小,可解約變現來運用,不管是當退休金或是醫療/長照預備金,都能活用保單,將既有的保險資源重新分配。

民眾甚至可用類全委保單、年金型保單創造現金流,讓自己在少子化的時代下填補退休生活,以免造成家人的負擔。

愛咪也進一步指出,這幾年市場陸續推陳出新多元保險商品,包含美元利變型終身壽險、複利兼具等類型險種,讓有資產者可作預留稅源,或是透過保單以分年贈與的方式做資產傳承,別小看這些,「無感的贈與是最有效的贈與」。

婚後陸續有了兩個可愛的女兒後,更堅信「愛己就是愛人」

回到愛咪身上,她說,另外的一筆金指得是壽險,壽險保障有一規則叫做「雙十法則」,意即讓壽險保額至少是年收入的10倍以上,才能確保經濟支柱離開的時候,家庭運作不被影響,仍然有周全保障。因此,她也順便扣掉房貸、車貸後,計畫要準備留給孩子多少錢?

「本來怕留2000萬很少,但怎麼才叫多?」結婚前,愛咪就和先生講好拉高壽險保額,才能真的照顧到彼此,本來想想兩人這樣做已很足夠,其他就是趁活著的時候將保障規劃好、生活過好,用心享受當下。婚後陸續有了兩個可愛的女兒後,更堅信「愛己就是愛人」,感謝自己和先生當初的超前部署,因為若有一天真的不在了,還有這2000萬能照顧先生跟小孩。

「多數人都抱持著『錢又不是給我花的』。」愛咪表示,實務上很多人的壽險額度都偏少,原因可能是因為自己用不到或預算有限,所以相對不那麼被重視。但愛咪以自身例子佐證,倘若有一天我和我先生真的先走了,若沒有妥善規劃壽險金額,誰可以幫你照顧孩子?朋友嗎?家人嗎?難度都很高!透過商業保險提前周全自己和孩子的保障才是最有效率的做法。愛咪表示,「期待能有更多人認同這個想法。」

凱基人壽金昱通訊處業務經理林詠純。圖/yahoo奇摩財經新聞
凱基人壽金昱通訊處業務經理林詠純。圖/yahoo奇摩財經新聞
少子化理財。圖/取自Yahoo奇摩財經新聞
少子化理財。圖/取自Yahoo奇摩財經新聞

台灣生育率全球排名倒數!少子化時代來臨,「養兒防老」恐怕只淪口號,房價會跌嗎?單身孤老怎麼辦?Yahoo邀請三大領域13位達人,每周一(銀行理財)、周三(房地產)、周五(壽險)提供你理財、投資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