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成交金額不含盤後定價、零股、鉅額、拍賣及標購
德微 個股留言板
【時報-台北電】德微(3675)112年3月29日受邀參加中國信託證券舉辦之法人座談會,屆時說明公司營運概況,地點位於南港中信金融園區(台北市南港區經貿二路188號14樓)。(編輯:廖小蕎)
【時報-台北電】二極體廠德微(3675)自去年下半年以來開始規劃營運轉型,目前預計在今年第二季新機台將全數到位,下半年開始逐步放大新設備產能。法人推估,德微第三季起業績將有望開始明顯成長,且業績動能將可望旺到年底,下半年業績將繳出明顯優於上半年的成績單。 德微去年下半年以來開始進入營運轉型,並且汰除舊設備,雖然使業績逐步下滑,不過預期今年業績表現將有機會出現明顯攀升。供應鏈指出,德微在去年下半年開始全面汰換舊設備後,產能效率更高的新設備在今年初開始逐步到位,目前預估將在第二季完成進駐,第三季將會進入試產階段,屆時產能將可望逐步放大,產出量能有機會逐季成長。 據了解,德微本次主要營運轉型主要是轉型成為IDM廠營運模式,打造研發、生產及封測的一條龍模式,且隨著達爾開始擴大布局碳化矽(SiC)、氮化鎵(GaN)等第三類半導體市場,德微亦有望在今年成立相關部門承接達爾的後段訂單,使營運表現更上一層樓。 事實上,功率半導體市場隨著電動車及充電樁需求不斷看增,加上儲能商機同步興起,使更高能源轉換效率的第三類半導體市場市場訂單動能開始明顯攀升,目前英飛凌、意法半導體等IDM大廠都已經加大力道展開布局
二極體廠德微(3675)自去年下半年以來開始規劃營運轉型,目前預計在今年第二季新機台將全數到位,下半年開始逐步放大新設備產能。法人推估,德微第三季起業績將有望開始明顯成長,且業績動能將可望旺到年底,下半年業績將繳出明顯優於上半年的成績單。
MoneyDJ新聞 2023-03-08 09:03:06 記者 張以忠 報導儘管消費性市場持續去化庫存、需求較為低迷,不過二極體廠因布局車用、工控產品,在景氣低迷之際,調整產品結構,加上國際功率元件大廠逐步轉高階產品,台廠在車用市場有更多著力空間,今(2023)年包括德微(3675)、台半(5425)、強茂(2481)相關產品比重持續提升,一定程度抵禦消費性電子的不確定性。 受到通膨、升息環境影響,消費性電子需求持續走疲,二極體廠包括台半、德微、強茂仍有一定營收比重來自消費性電子相關產品,預期上半年在產業庫存調整以及需求能見度不高之下,營運表現會較為平淡,不過隨著去化庫存告一段落,下半年有機會迎來回溫。 相對於消費性電子的疲弱,車用以及工控產品需求仍具支撐,特別是國際IDM廠逐漸往高階產品轉進,布局高功率碳化矽、IGBT等產品,使得像是保護元件、mosfet等產品,開始轉往亞洲供應鏈,台廠在這樣的轉換趨勢下,取得更多在車用、工控應用的機會。 例如安森美(onsemi)已逐漸退出代理商市場,毛利率40%以下訂單不接,使得車用元件市場騰出一些空間;而40%毛利率對台廠而言仍是美滋滋,因此
【時報-台北電】上市櫃2月營收、去年財報陸續公布,市場買盤回歸基本面看待,尤其在指數呈現高檔震盪情況下,預料將以業績具成長力道的中小型股扮演盤面焦點,神基(3005)、德微(3675)等營運動能回升,吸引多方勢力布局力道轉強。 神基去年每股賺4.27元,董事會通過擬配發3.8元現金股利,目標今年營收較去年成長8%~12%;其中毛利率較高的電子件產品可望比去年成長8%~15%,汽車件估將年增15%~20%。 展望今年首季,神基進入傳統淡季,估營收表現將較去年第四季個位數衰退,不過將優於去年同期,且由於低毛利率3C機構件持續下降中,產品組合佳,預估每股獲利增幅將高過營收成長。 本土大型投顧法人分析,神基去年3C 機構件受居家辦公(WFH)降溫而下滑,但汽車機構件則受惠疫情和緩強勁復甦,年增達兩成,使得整體機構件小幅衰退 2%,展望2023年,3C機構件營收預估仍呈現下滑,但汽車延續解封動能,整體機構件今年營收重返成長。 德微今年營收目標朝向月月攀升;隨著新設備逐步到位,下半年進入驗證、試產、量產階段,產線將走向高產值化,法人看好,由於今年公司正式跨入IDM供應商,營運有望迎接新一波成長趨勢
上市櫃2月營收、去年財報陸續公布,市場買盤回歸基本面看待,尤其在指數呈現高檔震盪情況下,預料將以業績具成長力道的中小型股扮演盤面焦點,神基(3005)、德微(3675)等營運動能回升,吸引多方勢力布局力道轉強。
德微(3675):引進全新自動化設備,專攻車用及IPC工控,且隨著電動車成長,車用TVS保護元件出貨Tier1穩健、也成功透過母公司取得VDA 6.3車規認證,2023年新能源車營收占比可望挑戰倍增,股價跳空開高,創近9個月新高。 長榮航太(2645):取得陸用型監偵無人機原型機標案,且屬於高單價機型,業績成長出現想像空間。早盤帶量勁揚約5%。 飛宏(2457):充電樁業務續邁步,轉投資子公司馳諾瓦受惠全球電動車出貨成長、美國基建補貼等帶動充電樁起飛,且毛利率上看30~40%,有望挹注飛宏有更佳的獲利表現。早盤開平高走高,股價漲幅約4%。 群創(3481):第二季起面板市況將轉為樂觀,報價從32吋調漲後,2月份又看到40吋、50吋反彈,客戶也出現提前拉貨跡象,早盤沿5日均線走高,漲幅維持在4%上下。 立端(6245):以網路資安為核心的SD-WAN及NFV等網路虛擬化應用獲得全球多家電信營運商認可,除了網路安全、5G邊緣運算需求也強勁,來自歐洲市場充電樁、中國解封利多都有望再提升今年營運表現。股價連三日沿5日線續強,挑戰再創歷史新高。(周佳蓉)
【財訊快報/記者張家瑋報導】德微(3675)公布2月合併營收1.44億元,月增1.95%、年減8.39%;累計前2月合併營收2.84億元,年減16.65%。德微表示,隨著新設備逐步到位,下半年進入驗證、試產、量產階段,整體產線走向高值化,2023年之德微、將正式邁入高階IDM分離式元器件整合供應商之領域,邁入新階段之成長期。 科技產業上半年持續庫存調整、等待需求回籠,德微順勢進行產品結構調整、汰換不具效益舊產能,約莫淘汰85%舊產線,新產線布建將大幅提高自動化程度,使之產值大幅增加,預計今年第二季約90%新設備到位上線,等待下半年庫存去化後新成長動能。 德微表示,引進全新自動化設備、專攻車用及IPC工控領域,正式從二極體廠走向以生產車用及IPC工控等高階產品應用為主之IDM廠,可望自今年起逐步展現成效。由於新設備均以高度自動化為主,預期將可節省人力,精簡廠房空間,節約六成電力需求,有利於執行減碳計畫,隨新設備到位加入量產,整體產線走向高值化。
【時報-台北電】二極體廠德微(3675)公告2月合併營收1.44億元,相較1月小幅成長1.9%,德微表示,今年營收將有機會力拚逐月成長。法人指出,德微下半年將可望全面邁入IDM廠的營運模式,屆時業績將有機會明顯回溫。 德微2日公告2月合併營收達1.44億元、月成長1.9%,不過相較去年同期則減少8.4%。累計德微今年前兩月合併營收為2.84億元、年減16.7%,寫下2021年以來同期低點。 德微指出,今年營收會朝月月攀升的方向努力衝刺,尤其隨著新設備逐步到位,下半年進入驗證、試產、量產階段,整體產線將可望走向高產值化,2023年德微將正式邁入IDM供應商,推動公司邁入新階段成長期。 法人表示,德微當前正在積極進行舊設備汰換,加上消費性庫存調整影響,使德微產出明顯下滑,不過由於新設備目前進駐當中,正陸續完成驗證、試產後,今年下半年營運將有機會明顯回溫,全年業績可望力拚與去年高檔水準持平。 據了解,德微母公司達爾正在積極建置新產能,以迎接未來電動車市場所需的二極體及碳化矽(SiC)商機,德微為同步搶攻這塊新市場大餅,因此決議在去年下半年開始進行舊設備汰換計畫,且未來產出效率大幅提升後,不僅
【時報記者張漢綺台北報導】工作天數恢復正常,德微科技(3675)2月合併營收為1億4360萬4000元,月增2%,隨著新設備逐步到位,德微表示,公司營收將朝月月攀升努力,全年業績將逐季走高,獲利將以不低於2022年賺一個股本為目標。 德微啟動第二次轉型,將80%到90%現有舊設備汰換,由於處於新舊設備交替期,德微2月合併營收為1億4360萬4000元,月增2%,年減8.39%,累計前2月合併營收為2億8446萬8000元,年減16.65%。 德微預估,今年第1季將季減年減約15%到20%,但也是全年營運谷底。 德微2022年合併營收為21.78億元,年成長6%;營業毛利8.04億元,年增4%,合併毛利率從33%上升至37%、營業利益4.32億元,年增加3%,營業利益率從17%上升至20%、稅後盈餘4.55億元,年增39.36%,稅後淨利率從16%增加至21%,換算每股盈餘為10.26元;公司董事會決議2022年擬分派股東每股股利6.7元,包括股票股利1.3元及每股現金股息5.4元。 德微表示,隨著新設備逐步到位,下半年進入驗證、試產、量產階段,整體產線走向高值化,今年營收將朝月月攀升之
二極體廠德微(3675)公告2月合併營收1.44億元,相較1月小幅成長1.9%,德微表示,今年營收將有機會力拚逐月成長。法人指出,德微下半年將可望全面邁入IDM廠的營運模式,屆時業績將有機會明顯回溫。
日 期:2023年03月01日公司名稱:德微(3675)主 旨:德微受邀參加2023年第一季國泰證券產業論壇,說明德微營運概況。發言人:邱桂堂說 明:符合條款第四條第XX款:12事實發生日:112/03/071.召開法人說明會之日期:112/03/072.召開法人說明會之時間:09 時 50 分3.召開法人說明會之地點:台北市松山區敦化北路100號2樓4.法人說明會擇要訊息:本公司將於03/07受邀參加2023年第一季國泰證券產業論壇,說明本公司營運概況。5.其他應敘明事項:無完整財務業務資訊請至公開資訊觀測站之法人說明會一覽表或法說會項目下查閱。
【時報-台北電】德微(3675)1月合併營收1.41億元、月減17.7%、年減23.7%,寫下23個月以來單月低點。法人指出,德微目前主要在汰換生產效率較低的舊設備,因此使產能明顯降低,營收也同步下滑,不過隨著新機台設備有望在今年中以前逐步到位,產能有望在下半年開始回復成長動能,加上德微將全力衝刺轉型為IDM廠,後續業績可望逐年看增。 德微股利政策同步出爐,將配發1.3元股票股利及5.4元現金股利,共6.7元股利回饋給股東。德微24日股價上漲1.38%至256.5元,寫下三個交易日以來高點,三大法人一共買超274張。(新聞來源 : 工商時報一蘇嘉維)
德微(3675)1月合併營收1.41億元、月減17.7%、年減23.7%,寫下23個月以來單月低點。法人指出,德微目前主要在汰換生產效率較低的舊設備,因此使產能明顯降低,營收也同步下滑,不過隨著新機台設備有望在今年中以前逐步到位,產能有望在下半年開始回復成長動能,加上德微將全力衝刺轉型為IDM廠,後續業績可望逐年看增。
【財訊快報/記者張家瑋報導】隨著汽車生產流程逐步改善中,疫情影響也已逐漸退散,消費者對出遊、工作等外出需求上升,有利於汽車銷售,研調機構TrendForce預測,2023年新能源車數量仍將持續上升,預估今年銷量可達1,451萬輛,年增36.2%。功率元件廠朋程(8255)、德微(3675)、台半(5425)、富鼎(8261)等受益新能源車市場規模逐漸放大、高成長態勢不變,2023年新能源車營收占比可望挑戰倍數成長。 根據TrendForce統計,2022年全球新能源車(NEV;包含純電動車、插電混合式電動車、氫燃料電池車)銷售量約1,065萬輛,年增63.6%,其中純電動車(BEV)為789萬輛,年成長68.7%;插電混合式電動車(PHEV)為274萬輛,成長50.8%,其中國和西歐仍為兩大主要市場。 台廠功率元件製造商早早嗅到新能源車龐大商機,早些年均已布局新能源車相關零組件開發,其中朋程除了車用高效二極體(LLD)、超高效二極體(ULLD)產品之滲透率不斷增加,輕油電功率模組48V MOSFET也已順利量產,IGBT模組今年亦可進入量產。 二極體廠德微透過集團母公司達爾協助取得車規
【財訊快報/記者張家瑋報導】二極體廠德微(3675)董事會通過2022年財報,合併營收21.77億元、年增5.88%;歸屬母公司業主淨利4.56億元、年增39.36%,每股盈餘10.26元。另董事會通過2022年擬分派股東每股股票股利1.3元,及每股現金股利5.4元共計6.7元。 德微2022年毛利率從前一年33%上升至37%,營益率從17%上升至2022年的20%,年獲利超過一個股本,順利達成2021年底法說會中揭露之挑戰目標。其主要的營收貢獻與獲利成長主要來自車用電子與工控等產品,帶動週邊零組件二極體與分離式元器件應用面之需求。 德微表示,董事會通過將扣除資本公積10%後約七成之獲利、分享予股東;剩餘之三成,因應公司未來營運擴張需要較多之營運週轉資金,故保留三成盈餘做為未來新產品營運時之營運資金所需。 展望2023年營運,該公司表示,引進全新自動化設備、專攻車用及IPC工控領域,正式從二極體廠走向以生產車用及IPC工控等高階產品應用為主之IDM廠,可望自今年起逐步展現成效。由於新設備均以高度自動化為主,預期將可節省人力,精簡廠房空間,節約六成電力需求,有利於執行減碳計畫。隨新設備到
【時報記者張漢綺台北報導】德微科技(3675)公布2022年財報,每股盈餘為10.26元,董事會決議每股配發股利6.7元,公司亦自結1月稅後盈餘為2000萬元,單月每股盈餘為0.46元,德微表示,第1季是全年營運谷底,第2季起將緩步回升,今年營運將逐季成長。 德微2022年合併營收為21.78億元,年成長6%;營業毛利8.04億元,年增4%,合併毛利率從33%上升至37%、營業利益4.32億元,年增加3%,營業利益率從17%上升至20%、稅後盈餘4.55億元,年增39.36%,稅後淨利率從16%增加至21%,換算每股盈餘為10.26元。 德微表示,2022年獲利超過一個股本,順利達成2021年底法說會中揭露之挑戰目標。其主要的營收貢獻與獲利成長主要來自車用電子與工控等產品,帶動週邊零組件二極體與分離式元器件應用面之需求。 德微董事會決議2022年擬分派股東每股股利6.7元,包括:股票股利1.3元及每股現金股息5.4元,預計在今年股東會通過後照案實施,目前公司實收資本額為4.44億元,在配發每股股票股利1.3元後,公司股本將達5.02億元。 德微自結1月合併營收為1.41億元,年減23.
【時報-台北電】二極體廠德微(3675)公告去年財報,全年歸屬母公司稅後純益達4.56億元,再度創下歷史新高之外,並同步賺進超過一個股本。股利政策也同步出爐,預計每股將配發5.4元現金股利及1.3元的股票股利,累計將配發6.7元股利。 德微20日公告去年財報,全年合併營收達21.78億元、年成長5.9%,平均毛利率37%、年增4個百分點,歸屬母公司稅後純益4.56億元,賺進超過一個股本及創下歷史新高,相較2021年成長39.4%,每股稅後純益10.26元。 德微指出,2022年獲利超過一個股本,達成2021年底法說會中揭露之挑戰目標。其主要營收貢獻與獲利成長主要來自車用電子與工控等產品,帶動週邊零組件二極體與分離式元器件應用面之需求。 德微董事會同步通過2022年盈餘分配共計6.7元,其中包含現金股利5.4元、股票股利1.3元。德微表示,在今年股東會通過後照案實施,以目前公司實收資本額為4.44億元,在配發每股股票股利1.3元後,公司股本將達5.02億元。 因股價波動,德微20日同步被要求公告1月自結財報,單月合併營收達1.41億元、年減23.8%,稅前獲利0.19億元、年減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