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微

3675
244.00.00(0.00%)
收盤 | 2023/12/06 14:30 更新
460成交量
29.76 (57.19)本益比 (同業平均)
跌→平 (0.00%)
連漲連跌

德微即時行情

資料載入中...

註:成交金額不含盤後定價、零股、鉅額、拍賣及標購

  • 成交244.0
  • 開盤246.0
  • 最高247.0
  • 最低242.0
  • 均價244.7
  • 成交金額(億)1.13
  • 昨收244.0
  • 漲跌幅0.00%
  • 漲跌0.00
  • 總量460
  • 昨量1,449
  • 振幅2.05%
內盤240(60.00%)
160(40.00%)外盤
委買價
8
7
14
19
3
243.5
243.0
242.5
242.0
241.5
51小計
委賣價
244.5
245.0
245.5
246.0
246.5
1
7
4
5
11
小計28

相關權證

德微 個股留言板

登入後即可張貼留言。

德微 相關新聞

  • 中央社財經

    【公告】德微受邀參加玉山證券舉辦之法人交流座談會,說明公司第三季營運概況。

    日 期:2023年12月05日公司名稱:德微(3675)主 旨:德微受邀參加玉山證券舉辦之法人交流座談會,說明公司第三季營運概況。發言人:邱桂堂說 明:符合條款第四條第XX款:12事實發生日:112/12/061.召開法人說明會之日期:112/12/062.召開法人說明會之時間:14 時 30 分3.召開法人說明會之地點:台北市松山區敦化北路315號4.法人說明會擇要訊息:本公司受邀參加玉山證券舉辦之法人交流座談會,說明公司第三季營運概況。5.其他應敘明事項:無完整財務業務資訊請至公開資訊觀測站之法人說明會一覽表或法說會項目下查閱。

  • 時報資訊

    《半導體》德微上月毛利率4成 創高

    【時報-台北電】IDM廠德微科技(3675)於4日公告11月自結合併營收,達1.34億元,月減7.4%,累計前11月自結合併營收為15.88億元,年減20.84%。德微指出,11月營業毛利率,創下公司有史以來紀錄,寫4成新高,如公司預期規劃,而主要貢獻來自兩大動能,包含產品組合轉佳、與第四代貼片最新自動化產線製程改良,同時推升營運績效好轉所致。 德微表示,全球市場正處於不確定大環境下,自2022年中開始至今,終端市場全面進行庫存消化調整,目前仍持續進行,並預計調整至明年上半年末;受到該氛圍影響下,持續受到客戶去庫存化之壓力影響,使原定於本季度開始出貨之新品將延至明年。 不過,德微對未來仍持續保持信心,熬過半導體產業去化庫存週期,明年下半年景氣回升時,以德微現有之產品線,加上新產品封裝產線及晶圓新廠等各項布局全面開展下,將再次展現一波亮眼之成長,德微正積極向下階段成長規劃做好充足準備。 依據德微之規劃,2024年至2025年將加入基隆6吋晶圓廠生力軍,明年開展為期兩年架構高階之功率封測生產線後,未來五年產品將聚焦各項功率元件之晶圓開發及生產、自有封測製造,並發展第三代半導體之Diode/

  • 時報資訊

    《半導體》德微11月毛利率衝40%新高 拚明年H2大展拳腳

    【時報記者張漢綺台北報導】儘管終端市場持續進行庫存調整,德微(3675)因第四代貼片最新自動化產線製程改良與產品組合優化,11月毛利率達40%,創下單月新高,德微表示,以現有產品線、加上新產品封裝產線與晶圓新廠等各項佈局全面開展,有機會自明年下半年開始展現成長力道。 德微11月合併營收為1億3466萬5000元,較上月減少7.4%,不過受惠於第四代貼片最新自動化產線製程改良與產品組合優化,德微11月毛利率達40%,創公司成立以來單月歷史新高,累計前11月合併營收15億8827萬6000元,較去年同期下滑20.84%。 德微表示,全球市場正處於不確定大環境下,自2022年中開始至今,終端市場全面進行庫存消化調整,目前仍持續進行中;公司預期將調整至明年上半年尾,受客戶去庫存化之壓力影響,使公司原定今年第4季開始出貨之新產品也將延至明年,但公司有信心待半導體產業去化庫存,明年下半年景氣回升時,以德微現有之產品線、加上新產品封裝產線與晶圓新廠等各項佈局全面開展,有機會自明年下半年度開始,再次展現一波令人驚奇之成長。

  • 工商時報

    德微上月毛利率4成 創高

    IDM廠德微科技(3675)於4日公告11月自結合併營收,達1.34億元,月減7.4%,累計前11月自結合併營收為15.88億元,年減20.84%。德微指出,11月營業毛利率,創下公司有史以來紀錄,寫4成新高,如公司預期規劃,而主要貢獻來自兩大動能,包含產品組合轉佳、與第四代貼片最新自動化產線製程改良,同時推升營運績效好轉所致。

  • 財訊快報

    受工控庫存調整影響,德微11月營收1.35億元,月減7.4%

    【財訊快報/記者張家瑋報導】二極體廠德微(3675)公布11月合併營收1.35億元,月減7.4%、年減20.95%;累計前11月合併營收15.88億元、年減20.84%。德微下半年受工控庫存調整影響,業績動能減弱,不過,隨著新產能驗證、試產逐上軌道,小訊號封測製程第四季開始量產,法人預期2024年第一季後營運將重返成長軌道。德微受到工控及整體需求不佳影響,稼動率下滑、業績動能減弱,法人預期第四季整體半導體產業仍處於去化庫存階段,還需1個季度調整期,預期明年第二季隨著客戶端庫存去化告一段落,業績可重返成長軌道,目前新產品線已完成客戶驗證並試產運轉上線,不過,短期因客戶庫存調節庫存影響,出貨動能稍有受阻。德微小訊號封裝製程於今年第四季量產,產能規模由1.8億顆提升至3.5億顆,其第四代貼片全自動化產線製程可大幅提升毛利率表現,未來更將聚焦開發TVS/ESD、矽基Mosfet/Transistor,皆會以晶圓開發及生產,以及自有封測製造方式切入,正式邁向高階離散元件IDM供應商。另外,德微隨母公司達爾發展腳步,加速車用與工控布局腳步,今年上半年汽車營收占比17%,工控44%,相較於2020年

  • 中央社財經

    【公告】德微 2023年11月合併營收1.35億元 年增-20.95%

    日期: 2023 年 12 月 04日上櫃公司:德微(3675)單位:仟元

  • 時報資訊

    《半導體》德微10月營收月減2.76%、前10月年減20.83%符預期

    【時報記者張漢綺台北報導】德微(3675)10月合併營收為1億4542萬4000元,較上月微幅減少2.76%,雖然半導體產業氛圍仍處去化庫存中,或許需一兩季度之調整,現在公司新產線架設完成,已開始逐步小量出貨,惟稼動率有待市場回升後將全面量產。 10月為傳統假期十一黃金周,且外在市場大環境能見度不高,德微10月合併營收為1.45億元,月減2.76%,德微表示,單月營收能與今年8月相當,毛利率也維持與第3季相近水平,實屬不易,累計前10月合併營收為14.53億元,較去年同期下滑20.83%,符合公司預期。 德微表示,公司高度樂觀期待在2023年進行新產品封裝架設與晶圓新廠之各項佈局,均將陸續在明年度展現成長力道,對未來3年展望是以擴張版圖與增加產品線提升營收績效為主軸,以因應地緣政治紛擾之下不斷在變化的市場。

  • 中央社財經

    【公告】德微 2023年10月合併營收1.45億元 年增-16.78%

    日期: 2023 年 11 月 02日上櫃公司:德微(3675)單位:仟元

  • 時報資訊

    《半導體》德微毛利創高 明年展望樂觀

    【時報-台北電】IDM廠德微科技(3675)公布第三季財報,合併營收達4.34億元,毛利率創新高達38.04%,稅後純益0.8億元,以除權後實收資本額5.02億元計算,每股稅後純益(EPS)1.77元。公司指出,第三季度大環境能見度不高,整體半導體產業氛圍仍處去化庫存階段,調整期間或需再待1至2季度,然對2024年之展望有機會較2023年樂觀。 德微新產線已架設完成,並開始逐步小量出貨,就待市場需求回升後,稼動率全面開啟。 公司表示,萬事皆已俱備、現在只靜待東風。德微指出,2023年進行新產品封裝架設與晶圓新廠之各項布局,趁著去化庫存階段,進行積極調整,相近在不久之將來呈現,會實現讓市場驚奇之成長。 德微董事長張恩傑於8月底之法說會中,細數公司轉型階段;2021年開始,進行汰換第二代貼片製程至第四代、同時將晶片至4吋轉換至5吋,未來向集團收購之基隆廠,更持續朝6吋邁進。封測產線部分,今、明兩年開始引進先進小訊號封測,此外,高階之功率封測生產線計畫也會在明年正式啟動。 德儀積極的改變,在各項財務指標已經逐步顯現。其中,整體營運效率提升,毛利率率先反應,第三季已逼近4成之水準,今年底小訊號

  • 工商時報

    德微毛利創高 明年展望樂觀

    IDM廠德微科技(3675)公布第三季財報,合併營收達4.34億元,毛利率創新高達38.04%,稅後純益0.8億元,以除權後實收資本額5.02億元計算,每股稅後純益(EPS)1.77元。公司指出,第三季度大環境能見度不高,整體半導體產業氛圍仍處去化庫存階段,調整期間或需再待1至2季度,然對2024年之展望有機會較2023年樂觀。

  • 時報資訊

    《半導體》德微前3季每股盈餘為5.27元

    【時報記者張漢綺台北報導】德微科技(3675)前3季財報出爐,其中第3季稅後盈餘為8873萬元,以最新除權後實收資本額5.02億元計算,每股盈餘為1.77元,累計前3季每股盈餘為5.27元。 德微表示,半導體產業氛圍仍處去化庫存中,或許需一兩季度調整,公司對2024年展望,以較樂觀態度看待。 德微今年第3季合併營收4.34億元,季減1.44%,營業毛利為1.65億元,季增0.18%,合併毛利率38.04%,季增0.62個百分點,營業利益為7435萬6000元,季減5.35%,營業淨利率17.12%,季減0.71個百分點,稅前淨利為8202萬4000元,稅前淨利率18.89%、稅後淨利為8873萬元,季減11.47%,稅後淨利率20.43%,單季每股盈餘為2.0元,若以除權後實收資本額5.02億元計算,單季每股盈餘為1.77元,符合公司預期。 德微前3季合併營收為13.08億元,營業毛利為4.83億元,營業淨利為2.3億元,稅後盈餘為2.64億元,每股盈餘為5.27元。 德微表示,目前外在市場大環境能見度不高,半導體產業氛圍仍處去化庫存中,或許需一兩季度之調整,目前新產線已架設完成,並開

  • 中央社財經

    【公告】德微第十一屆董事會推選董事長事宜

    日 期:2023年10月16日公司名稱:德微(3675)主 旨:德微第十一屆董事會推選董事長事宜發言人:邱桂堂說 明:1.董事會決議日期或發生變動日期:112/10/162.人員別(請輸入董事長或總經理):董事長3.舊任者姓名:張恩傑4.舊任者簡歷:德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暨總經理5.新任者姓名:張恩傑6.新任者簡歷:德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暨總經理7.異動情形(請輸入「辭職」、「解任」、「任期屆滿」、「職務調整」、「資遣」、「退休」、「逝世」或「新任」):任期屆滿8.異動原因:本公司第十一屆新任董事於112/10/15就任,並於112/10/16召開董事會推選本屆董事長9.新任生效日期:112/10/1610.其他應敘明事項(若事件發生或決議之主體係屬公開發行以上公司,本則重大訊息同時符合證券交易法施行細則第7條第6款所定對股東權益或證券價格有重大影響之事項):無

  • 時報資訊

    《半導體》德微 轉型效益漸顯

    【時報-台北電】德微(3675)9月合併營收1.50億元,月增3.47%、年減19.76%,合計第三季營收微幅季減1.44%、年減21.64%。展望後市,整體消費性電子市況仍保守,市場對第四季二極體、功率元件等市況看法趨於保守。但隨著德微轉型效益漸顯,新產品預計於11月開始小量出貨、後續逐步放量。 德微近期走勢力拚除權缺口,13日股價挑戰半年線壓力293元未果,終場以282.5元,漲2.91%,順利突破盤整區間,量能持續增溫。德微今年迎來大轉型,往IDM專業廠邁進,持續優化產能及產品組合雙線並進之下,毛利率已顯著提升。(新聞來源 : 工商時報一張珈睿)

  • 工商時報

    德微 轉型效益漸顯

    德微(3675)9月合併營收1.50億元,月增3.47%、年減19.76%,合計第三季營收微幅季減1.44%、年減21.64%。展望後市,整體消費性電子市況仍保守,市場對第四季二極體、功率元件等市況看法趨於保守。但隨著德微轉型效益漸顯,新產品預計於11月開始小量出貨、後續逐步放量。

  • 中央社財經

    【公告】德微 2023年9月合併營收1.5億元 年增-19.76%

    日期: 2023 年 10 月 03日上櫃公司:德微(3675)單位:仟元

  • Moneydj理財網

    《DJ在線》二極體族群築底,營運看緩步回溫

    MoneyDJ新聞 2023-09-28 12:31:34 記者 張以忠 報導受到消費性電子疲弱影響,二極體廠經歷上半年市況低迷後,儘管目前能見度仍不算高,不過已經打底回穩,普遍預期下半年市況不至於更壞,其中,下半年又以車用較具支撐,營收結構中幾乎全部為車用的朋程(8255)成長力道最為強勁,德微(3675)、台半(5425)車用產品出貨也有望逐步增溫。 全球景氣低迷,尤其消費性電子產業處於調整階段,台灣二極體廠大多仍有一定比重營收來自消費性電子,包括德微、台半、強茂(2481),上半年營收表現多少受到影響。隨著庫存逐步去化,儘管整體大環境需求仍未見明顯好轉,不過已經打底回穩,多數業者認為下半年市況不至於更壞。 下半年仍以車用需求較具支撐,而營收結構中幾乎全部來自車用的朋程成長力道相對強勁,預期48V功率模組出貨將逐季放量,而高效二極體以及超高效二極體出貨量也會持續成長,加上茂矽(2342)併入朋程合併營收助攻,將帶動下半年營收逐季成長,全年營收將創歷史新高。 德微第4季將導入新封裝產線,將有165KK產能開出,主要為小訊號產品,產品涵蓋MOS到DIODE,粗估將於10月左右放量,有機

  • 中央社財經

    【公告】德微 2023年8月合併營收1.45億元 年增-21.55%

    日期: 2023 年 09 月 05日上櫃公司:德微(3675)單位:仟元

  • 財訊快報

    德微全力朝向IDM邁進,產能建置完成毛利率突破40%

    【財訊快報/記者張家瑋報導】隨著新產能陸續到位及達爾基隆廠加入,德微(3675)朝向高階IDM廠之路邁進,董事長張恩傑表示,短期營收雖受產能轉換至小訊號產品影響,但毛利率仍可維持37%水準,待產能建置完成,毛利率可進一步突破40%以上,且基隆廠6吋產能將由月產1萬片擴增至1.6萬片,助力德微全力朝向高階車用發展,目前車用營收占比17%,目標在3至5年內超越30%以上。他表示,德微跟著母公司達爾發展腳步,加速車用與工控布局腳步,今年上半年汽車營收占比17%,工控44%,相較於2020年同期的2%、17%,可說是大幅成長,未來汽車電子會是德微成長重要關鍵,目標在未來3至5年內達成營收占比30%以上目標。2021至2023年逐步將貼片製程由第二代轉為第四代,同時由4吋轉往5吋,使得廠房單位面積產出提升,目前桃園廠第二代貼片月產能130kk、第四代115kk,目前正導入先進小訊號產品封裝製程,預計年底開出,短期產能由245KK降至180kk,待完全轉換後將增加小訊號產品產能165kk。先前併購母公司達爾之基隆廠,該廠具備4、6吋晶圓製造產能,且擁有既有客戶群,可使德微2024年起業務更加展開,

  • 時報資訊

    《半導體》整併發威 德微產量將翻倍

    【時報-台北電】IDM大廠德微科技(3675)22日召開法說會,董事長張恩傑表示,德微成長脈絡有跡可循,併入亞昕科技後,持續做整併、改良製程,大舉提升毛利表現。未來併入基隆廠之後,將循亞昕成長模式,重整工廠、提升產線效率。 張恩傑強調,2023年德微趁景氣低迷時持續轉型,第四代貼片製程已全數上線,2024年加入基隆晶圓廠及產線持續優化之後,產量將倍數開出。 德微上半年表現不俗,累計上半年每股稅後純益(EPS)3.95元,第二季單季毛利重回高峰37.42%。張恩傑指出,德微上半年車用電子占營收比為17%、工控(含AI)達44%,已經較三年前顯著成長,下半年公司也將會全力衝刺營收、獲利目標。 張恩傑以亞昕科技併入經驗分享,當時取得晶圓製程之外,還加上改良製程,才壯大德微的發展。現在併入基隆廠之後,轉骨速度將更為加快,主係該廠原本就供應達爾車用產品線產品,因此不再需要做額外認證。 目前因為產能調整優化原因,月產量減少至1.8億顆,不過毛利率仍維持在37%,隨著年底小訊號產品逐步量產,預估4成將成為德微往後的低標,整體營收表現也將隨之增長。 張恩傑也擘劃整體產能藍圖,第四代貼片製程加上先進小晶

  • 工商時報

    整併發威 德微產量將翻倍

    IDM大廠德微科技(3675)22日召開法說會,董事長張恩傑表示,德微成長脈絡有跡可循,併入亞昕科技後,持續做整併、改良製程,大舉提升毛利表現。未來併入基隆廠之後,將循亞昕成長模式,重整工廠、提升產線效率。 張恩傑強調,2023年德微趁景氣低迷時持續轉型,第四代貼片製程已全數上線,2024年加入基隆晶圓廠及產線持續優化之後,產量將倍數開出。

立即登入瀏覽你的投資組合。登入
網友也在看
股名/股號
股價
漲跌(%)
成交量(張)
  • 高力
    8996.TW
    256.50
    3.501.38%
    6,206
  • 智原
    3035.TW
    361.50
    2.000.55%
    17,225
  • 朋程
    8255.TWO
    174.00
    0.000.00%
    407
  • 華城
    1519.TW
    345.00
    5.001.47%
    34,359
  • 技嘉
    2376.TW
    243.50
    15.006.56%
    24,294
櫃半導體產業漲跌排行
股名/股號
股價
漲跌(%)
成交量(張)
相關概念股
概念股
當日平均漲跌%
近1月平均漲跌%
台股資料來源臺灣證券交易所臺灣期貨交易所財團法人中華民國證券櫃檯買賣中心,國際股市資料來源請參考 Yahoo Finance。使用Yahoo奇摩股市服務前,請您詳閱相關使用規範與聲明
台股行情、個股基本資料及財務資訊為精誠資訊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