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成交金額不含盤後定價、零股、鉅額、拍賣及標購
華新科 個股留言板
臺慶科(3357)公開收購鈺邦(6449)股權僅花四個交易日達陣,由於華新科集團包括華新科(2492)、信昌電(6173)、佳邦(6284)、華東(8110)合計19.11%股權全數參與應賣,公開收購案火速達到最低收購門檻,華新科相關公司淡出鈺邦。
日 期:2023年03月21日公司名稱:華新科(2492)主 旨:董事會決議召開112年股東常會相關事宜發言人:李定珠說 明:1.董事會決議日期:112/03/212.股東會召開日期:112/06/203.股東會召開地點:桃園市楊梅區青年路3號 (中華汽車人才培訓中心E68會議室)4.股東會召開方式(實體股東會/視訊輔助股東會/視訊股東會,請擇一輸入):實體股東會5.召集事由一、報告事項:(1)民國111年度營業報告。(2)審計委員會審查報告。(3)民國111年度員工及董事酬勞分派情形報告。(4)其他報告事項。6.召集事由二、承認事項:(1)承認本公司111年度決算表冊案。(2)承認本公司111年度盈餘分配案。7.召集事由三、討論事項:(1)討論修訂本公司取得或處分資產處理程序案。(2)討論解除董事競業禁止案。8.召集事由四、選舉事項:無9.召集事由五、其他議案:無10.召集事由六、臨時動議:無11.停止過戶起始日期:112/04/2212.停止過戶截止日期:112/06/2013.其他應敘明事項:依公司法第172條之1規定,持有本公司已發行股份總數1%以上股東,得以書面向本公司提出股
【時報-台北電】臺慶科(3357)自本月17日開始公開收購鈺邦(6449),華新科旗下佳邦(6284)開第一槍宣布參與應賣,若清空手上持股,佳邦可望套現2.77億元,由於臺慶科上櫃前曾與鈺邦交互持股,雙方關係友好,今年適逢鈺邦董事改選,若公開收購案順利達陣,臺慶科可望進入鈺邦董事會。 而觀察鈺邦的股權結構,除了佳邦持股5.37%之外,華新科、信昌電、華東也分別持有鈺邦3.33%、5.94%、5.16%股權,若華新科集團公司全數參與應賣,就達成本公開收購案的最低門檻;此外,板卡廠承啟、軟性CCL廠台虹、也分別持有鈺邦3.43%、6.9%股權,相關公司的持股態度攸關本公開收購案成敗。 鈺邦於上周公告,法人董事佳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於民國112年3月7日與公開收購人簽署應賣承諾書,鈺邦將於接獲公開收購人收購通知後15日內召開董事會,依審議委員會審查結果對股東提供建議。 目前佳邦持有鈺邦股權達5.37%,為法人董事,法人代表為曾明燦,持有張數達4,776張,以臺慶科的公開收購價58元計算,若5.37%股權全數參與應賣,佳邦可望套現2.77億元。 鈺邦今年將改選董事,若本公開收購案順利成就,臺慶科
臺慶科(3357)自本月17日開始公開收購鈺邦(6449),華新科旗下佳邦(6284)開第一槍宣布參與應賣,若清空手上持股,佳邦可望套現2.77億元,由於臺慶科上櫃前曾與鈺邦交互持股,雙方關係友好,今年適逢鈺邦董事改選,若公開收購案順利達陣,臺慶科可望進入鈺邦董事會。
日 期:2023年03月17日公司名稱:華新科(2492)主 旨:代子公司東莞華科電子有限公司董事長及總經理變更發言人:李定珠說 明:1.董事會決議日期或發生變動日期:112/03/172.人員別(請輸入董事長或總經理):董事長及總經理3.舊任者姓名:(1)董事長:陳桂成(2)總經理:陳桂成4.舊任者簡歷:(1)董事長:華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協理(2)總經理:華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協理5.新任者姓名:(1)董事長:游明雄(2)總經理:游明雄6.新任者簡歷:(1)董事長:華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處長(2)總經理:華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處長7.異動情形(請輸入「辭職」、「解任」、「任期屆滿」、「職務調整」、「資遣」、「退休」、「逝世」或「新任」):(1)董事長:退休(2)總經理:退休8.異動原因:(1)董事長:退休(2)總經理:退休9.新任生效日期:(1)董事長:112/03/17(2)總經理:112/03/1710.其他應敘明事項(若事件發生或決議之主體係屬公開發行以上公司,本則重大訊息同時符合證券交易法施行細則第7條第6款所定對股東權益或證券價格有重大影響之事項):無
電感廠臺慶科(3357)宣布以每股58元、溢價13.95%幅度,公開收購鈺邦(6449)19.11%至28.1%股權,與華新科集團、華碩旗下的華誠創投,並列為鈺邦大股東,未來鈺邦經營權走向成關注焦點。
被動元件大廠華新科 (2492-TW) 今 (23) 日公告去年財報,第四季稅後淨損 4.84 億元、每股虧 1 元,也是 2014 第一季後,近 9 年首見單季虧損;全年稅後純益 16.5 億元,年減 79.2%,每股純益 3.4 元。
【財訊快報/記者陳浩寧報導】受到被動元件景氣低迷影響,在出貨價量雙減下,華新科(2492)去年第四季罕見陷入虧損,單季每股虧損達1元,為2014年第一季以來首度轉虧,同集團旗下信昌電(6173)去年第四季每股虧損則為0.07元,為2013年第一季後首度虧損,佳邦(6284)單季則約略損平,為2019年第一季以後低點。 在標準品庫存去化下,被動元件廠去年第四季產能利用率較第三季持續下探,且標準品價格亦較上季持續下滑,在價量雙減影響下,導致華新集團去年第四季本業獲利遇逆風,加上台幣升值產生匯兌損失,使得單季罕見陷入虧損。 觀察華新科去年第四季營運表現,在產能利用率降低下,第四季營收降至75億元,為近11季低點,在營業規模縮減下,也導致本業獲利動能衰退,單季營益損失為5100萬元,歸屬母公司稅後虧損則為4.85億元,單季每股虧損1元,全年獲利則年減近八成,每股盈餘3.4元,為2015年以來新低。 而集團旗下信昌電去年獲利5.07億元,亦呈現腰斬,年減55.7%,每股盈餘2.96元,為近五年低點;佳邦去年獲利則逆勢維持成長態勢,達5.91億元,年增4.4%,每股盈餘為4.22元。 展望今年,市
【時報-台北電】被動元件廠華新科(2492)公布去年財報,標準品需求低迷、新台幣升值,衝擊華新科第四季出現八年多以來首見單季虧損,全季赤字4.85億元,相當於每股淨損逼近1元,華新科去年獲利銳減79%,每股稅後純益僅3.4元,為五年以來EPS首見掉到個位數。 華新科2022年營收達352.97億元,毛利率、營益率雙率雙降,分別達17.85%、5.84%,均為2015年以來新低紀錄,累計全年獲利16.51億元,年減79%,每股稅後純益僅3.4元,為近七年新低紀錄。 而第四季虧損4.85億元,以華新科目前股本計算,相當於每股淨損近1元,為2014年來首虧,被動元件標準品需求低迷可見一斑。(新聞來源 : 工商時報一李淑惠/台北報導)
被動元件廠華新科(2492)公布去年財報,標準品需求低迷、新台幣升值,衝擊華新科第四季出現八年多以來首見單季虧損,全季赤字4.85億元,相當於每股淨損逼近1元,華新科去年獲利銳減79%,每股稅後純益僅3.4元,為五年以來EPS首見掉到個位數。
被動元件廠華新科(2492)公布去年財報,標準品需求低迷、新台幣升值,衝擊華新科第四季出現八年多以來首見季虧損,全季赤字4.85億元,相當於每股淨損逼近1元,單季虧損侵蝕前三季獲利,華新科去年獲利銳減79%,每股稅後純益僅3.4元,為五年以來EPS首見掉到個位數。
【財訊快報/記者陳浩寧報導】被動元件庫存落底訊號浮現,市場普遍預估,雖今年上半年需求仍屬保守,但在經歷數個季度的庫存去化後,第二季起產能利用率有望拉升,並於下半年重啟成長,也讓被動元件族群近期股價表現活躍,不只國巨(2327)、華新科(2492)兩大龍頭盤中上漲逾5%,國巨集團旗下凱美(2375)更是攻上漲停,華科集團的信昌電(6173)也有近9%漲幅,族群股價表現亮眼。 被動元件在經歷數個季度的庫存去化後,目前需求未見大幅反轉,日本龍頭大廠村田及太陽誘電更是接連兩度調降財測,市場認為庫存調整恐將延長至今年第二季。但在今年第一季延續去年第四季的低稼動率下,有利加速庫存落底訊號浮現,外資、本土法人皆認為被動元件需求最快將自今年第二季起復甦,下半年重啟成長態勢。 美系外資日前出具的報告中指出,國巨客戶農曆年後已開始建立常規性庫存,估今年首季產能利用率將持平上季,第二季有望見回升,預計下半年客戶庫存可望降至110-120天的正常水位;土本法人也觀察,OEM與EMS客戶將於第一季開始針對MLCC與晶片電阻進行補貨,並預期現貨價格可望於第二季進一步上揚。 而自去年下半年開始,被動元件產能利用率已
華新科(2492)集團公告1月營收,受到長假前提前拉貨效應,月營收衰退暫時止步,達24.62億元,月增3.82%、年減28.24%,但同集團的信昌電(6173)、佳邦(6284)均年、月雙減。
被動元件大廠華新科 (2492-TW) 今 (9) 日公告 1 月營收 24.62 億元,月增 3.8%、年減 28.2%,據了解,主要是客戶在長假前提前拉貨備料,也推升華新科營收成長。
【財訊快報/記者陳浩寧報導】在消費性電子需求未見反轉下,被動元件廠上半年景氣仍陷低迷,日本龍頭大廠村田及太陽誘電接連兩度調降財測,市場認為庫存調整恐將延長至今年第二季,短期被動元件景氣未明使得今日台灣被動元件廠股價疲弱,兩大龍頭廠國巨(2327)、華新科(2492)股價則是開低走低,盤中跌幅皆逾4%。 根據外電報導,太陽誘電認為,在智慧手機、PC需求疲弱下,MLCC等電子零組件需求將較預期惡化,銷售量預估也將減少,在整體稼動率下滑下,也下修今年會計年度的營收及獲利目標,其中,MLCC營收目標由2260億日圓下修至2050億日圓,年減11.0%,電感部門營收目標則由560億日圓下修至520億日圓,但較去年增加6.3%。 在庫存調整及1月工作天數減少下,就目前以已公佈1月營收的台廠而言,國巨、禾伸堂(3026)、凱美(2375)、信昌電(6173)、臺慶科(3357)等1月營收動能保守,除以高階產品為主的國巨僅衰退17%外,其餘營收皆較去年同期衰退兩到三成以上,雖華新科目前仍未公布1月營收,但法人認為,在需求疲弱及年假影響下,恐也較去年同期呈雙位數衰退。而保護元件廠興勤(2428)、富致(
華新科(2492)2022年股價表現乏善可陳,進入2023年,但隨著華新集團股輪漲,加上被動元件龍頭國巨(2327)股價站穩500元之上,拉高類股比價空間,華新科1日展現補漲氣勢,終場勁揚9.9%,以漲停板作收,漲停排隊買單超過5,000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