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發科

2454
7903(0.38%)
開盤 | 2023/03/24 12:31 更新
2,853成交量
10.68 (25.60)本益比 (同業平均)
連3漲 (2.99%)
連漲連跌

聯發科 相關新聞

  • 時報資訊

    《半導體》聯發科供應商年會宣示 2050年拚淨零

    【時報記者王逸芯台北報導】聯發科(2454)舉辦2023年供應商年會,總共約70家供應商、超過200人參與,以「同心同行」為主題,期盼攜手上下游夥伴共同打造強韌的生態系,共創零碳家園,透過供應鏈永續管理,積極推進淨零時程,聯發科預定2030年在範疇三的上下游溫室氣體排放量相較於2020年減少25%,進而達到2050年溫室氣體淨零排放目標。 聯發科總經理陳冠州表示,供應商是聯發科在營運上重要的夥伴,共同創造合作所帶來的價值與效益,聯發科希望擴大綠色影響力,帶動產業邁向低碳供應鏈。同時希望和供應商夥伴攜手,以實際行動落實環境永續目標。多年來聯發科以合作為基礎,與供應商共享價值理念,每年彙整經濟、社會及環境三大面向相關評鑑標準,持續加強供應鏈夥伴公司治理、節能減碳、綠色生產、員工照顧及擴大社會參與等企業永續發展的任務。 為提升供應鏈之品質及永續精神,聯發科每年舉辦責任供應鏈論壇,揭櫫淨零目標及減碳要求,邀請產官學代表發表最新淨零趨勢與做法,提供供應商指導方針。去年完成供應鏈減碳計畫盤查與減碳量實績稽核,並達成主要供應商全數完成ISO14064-1溫室氣體委外查證。

  • 時報資訊

    《半導體》外資看衰半導體復甦力道 聯發科今年EPS估難保50

    【時報記者王逸芯台北報導】美系外資針對半導體產業出具最新研究報告,保守估計半年的復甦程度會弱於預期,由於是PC以及智慧型手機,故下修台積電(2330)、聯電(2303)產能利用率預估,此外,也估計聯發科(2454)將同樣面臨挑戰,今年每股盈餘恐僅剩47.54元。 美系外資表示,預計半導體產業會在下半年開始復甦,但目前預估下半年的復甦會弱於預期,雖然上半年觸底反彈的主要觀點仍然存在,只是下半年的復甦成度恐不如預期,尤其是PC和智慧手機市場,目前客戶對於庫存的回補仍然存在保守態度,PC庫存修正週期恐將持續更長時間。 美系外資表示,PC目前品牌客戶庫存補貨動力不足,對庫存控制持保守態度,信心水平較低,這也將受到持續宏觀經濟不確定的影響。至於智慧手機,根據調查顯示,產業狀況看起來與PC市場相似。此外,也沒有看到任何有意義的新人工智能,整體而言,半導體全產業的庫存修正週期是可能會延長1~2個季度。 就半導體個股來說,由於下半年需求前景弱於預期,故美系外資下調了台積電(2330)和聯電(2303)的產能利用率(UTR)假設,估計下半年的12吋UTR將從從95~100%下將到93~95%,且下半年將

  • 時報資訊

    《各報要聞》台積電、聯發科示警人才荒

    【時報-台北電】台積電、聯發科22日相繼再度示警台灣半導體人才短缺議題,台積電處長張孟凡更加碼點出,台灣在前瞻研究不足及產學落差等議題更需要產官學三界一同來攜手改善。 國科會22日在新竹舉辦台灣半導體產學論壇暨半導體領域專案成果發表會,其中台積電、聯發科等大廠皆有高階主管上台發表演講。其中,台積電處長張孟凡對台灣當前產業點出三大問題,包含人才短缺、前瞻研究不足及產學落差等問題。 其中人才議題,張孟凡指出,半導體人才並非侷限在單一領域,除了研究發展之外,其他還需要營運技術及策略支援等相關人才,人才需要是整個面向共同支援。且受到受少子化等因素影響,台灣理工科的畢業生人數不僅減少,且質也出現問題。 聯發科資深副總經理陸國宏以「台灣IC設計產業技術創新與人才培育之需求與挑戰」為題演講,陸國宏指出,台灣除了面臨少子化影響之外,學生主修工程、數學等理工學科的學生比例逐步降低,值得注意的是,與美國、歐洲、中國及韓國相比,台灣是唯一理工人才減少的國家,呼籲政府應從教育資源分配,以及學界增加名額、師資、設備及經費,加上從高中著手,鼓勵符合性向的學生走向理工發展。(新聞來源:工商時報─記者蘇嘉維/台北報導

  • 工商時報

    台積電、聯發科示警人才荒

    台積電、聯發科22日相繼再度示警台灣半導體人才短缺議題,台積電處長張孟凡更加碼點出,台灣在前瞻研究不足及產學落差等議題更需要產官學三界一同來攜手改善。

  • 時報資訊

    《產業》半導體鬧缺人!聯發科副總示警人才危機 鼓勵女性念理工

    【時報-台北電】國科會22日於新竹國賓大飯店舉行2023台灣半導體產學論壇,請來業界代表進行專題演講,聯發科(2454)資深副總陸國宏指出,台灣IC設計需要優質理工人才,卻受人才短缺衝擊,應分配教育資源,從高中著手,鼓勵性向符合的學生,包含女生往理工科發展,並引進優秀外籍人才,防止人才流失。 陸國宏在演講時指出,台灣半導體產業充滿挑戰,需要研發克服,例如摩爾定律持續,但成本已難持續下降,且Al大規模神經網路時期,算力需求短短7年間成長30萬倍,遠高於摩爾定律成長,加上世界能源供應有限,若無設計技術上的改良,人類成長將難以持續。 陸國宏也提到人才短缺問題,他說台灣IC設計業創造5.2萬個高值人力就業機會,但需要高素質電子電機與資訊領域人才,如碩博士學歷就佔69%,比IC製造的52%、IC封測的19%還高。 陸國宏說,台灣不但少子化,理工畢業生比例下降,相較於歐美、大陸和南韓,台灣是理工STEM 畢業生唯一負成長的區域,受到人?短缺影響,台灣IC設計居於全球第2,但離美國甚遠,而且大陸急起直追。 面臨近年台灣大專校院STEM畢業生下降態勢,陸國宏建議,台灣應改善教育資源分配,加強培養人才,

  • 中時財經即時

    半導體鬧缺人! 聯發科副總示警人才危機 鼓勵女性念理工

    國科會22日於新竹國賓大飯店舉行2023台灣半導體產學論壇,請來業界代表進行專題演講,聯發科資深副總陸國宏指出,台灣IC設計需要優質理工人才,卻受人才短缺衝擊,應分配教育資源,從高中著手,鼓勵性向符合的學生,包含女生往理工科發展,並引進優秀外籍人才,防止人才流失。

  • 中央社財經

    聯發科:IC設計人才短缺 理工人才減少是隱憂

    (中央社記者張建中新竹2023年3月22日電)聯發科(2454)資深副總經理陸國宏今天表示,台灣IC設計業位居全球第2,需要優質理工人才;與美國、歐洲、中國與韓國相比,台灣是唯一理工人才減少的國家,是一大隱憂。國科會今天在新竹舉辦台灣半導體產學論壇暨半導體領域專案成果發表會,陸國宏應邀演講「台灣IC設計產業技術創新與人才培育之需求與挑戰」。陸國宏說,半導體應用無所不在,從雲端到邊緣終端裝置都有,因此IC設計業不能只專注在一個領域,要涉及很廣、很大的範圍。他表示,科技進步不是免費,要付出代價,包括能源及金錢,如電晶體單位價格已難以持續下降。未來科技發展的瓶頸,除了美中科技戰,能源是重要挑戰,預期2040年全世界產出的能源恐不敷使用,將嚴重影響科技進步,在通訊、運算、感測、儲存、安全領域應有跳躍式進步。陸國宏說,台灣IC設計業居全球第2大,僅次於美國,目前創造超過5萬個高值人力,未來仍需要碩士以上學歷的高素質理工人才。陸國宏表示,除少子化影響,台灣近年來主修工程、數學等學科的學生比例逐漸降低;此外,與美國、歐洲、中國與韓國相比,台灣是唯一理工人才減少的國家,是一大隱憂。陸國宏說,台灣應改善

  • 財訊快報

    高通與聯發科訂單加持,精測Q2起營運回春,今年業績看增雙位數

    【財訊快報/記者李純君報導】測試介面大廠中華精測(6510)報喜,其新增純測試載板製作案的Gerber專案業務,獲得高通大舉採用,加上原先遞延的AP客戶訂單也將開始逐步到位,為此,營運可望自第二季起回春,今年業績可較去年雙位數百分比成長。 中華精測業務大調整的效益,可望自今年起,明顯顯現,在淡出蘋果供應鏈之後,由兩大手機晶片廠的聯發科(2454)與高通順勢補上,聯發科在去年遞延的手機AP訂單今年可逐步到位並放量,高通部分也新接獲測試載板並放量出貨,成為長運成長雙引擎。 而受限於半導體供應鏈正處於庫存調整,其2023年2月份營收達2.23億元,較前一個月成長3.1%,但前一年同期下滑12.4%,累計今年前2個月合併營收達4.39億元,較去年同期下滑13.1%,預期首季將是該公司今年單季營運谷底,表現可自第二季起顯著回春,且今年會比去年好。

  • Yahoo奇摩股市

    科睿唯安2023百大創新機構 「南亞科、華邦電新入榜」台企業11家創新高

    科睿唯安(Clarivate)今(20)日頒發「2023全球百大創新機構獎」,台灣包括工研院、鴻海、聯發科、廣達、友達、台達電、瑞昱、台積電和緯創資通,以及首度進榜的南亞科和華邦電。今年台灣得獎機構數再創歷史新高,領先德、英、法等國,高居全球第三。

  • 財訊快報

    聯發科每年投入研發經費佔營收比超過二成,將積極參與國際標準制定

    【財訊快報/記者李純君報導】聯發科(2454)執行副總莊承德今日提到,聯發科成立至今便經歷專利訴訟,因此深知專利的重要性,而公司每年投入的研發費用,佔年度營收比重超過二成,聯發科會往此方向繼續前進,尤其要參與國際標準的制定,才能了解未來的方向。 2023年科睿唯安全球百大創新機構名單出爐,聯發科與瑞昱(2379)兩大本土IC設計龍頭再次脫穎而出獲獎,聯發科領獎代表,執行副總莊承德提到,聯發科從成立初期變經歷專利訴訟,所以非常知道專利的重要,聯發科所在的IC設計行業競爭激烈、變動快速,因應之道,除了要在世界各地延攬各國人才之外,每年投入的研發經費更超過營收的二成以上。 他也補充,聯發科投入的研發領域,遍及多媒體、通訊,甚至是最近最夯的高效率運算、人工智慧等,公司的投入相當多,而投入研發,外表效益是可以看到營收的成長,但聯發科這幾年也致力於往更高階與更先進產品邁進,尤其在技術與產品佈局上,更參與到國際標準制定,包括5G、6G季術的制訂,與多媒體標準制定的,只有進去了,才能了解未來方向。

  • 萬寶週刊

    儲能+軍工持續多頭行情

    台股短線衝高之後在美國矽谷銀行倒閉事件衝擊而拉回,雖然短線多頭火種被澆熄,但中長期買點或許又可以再次注意,我們認為科技類股近期拉回,但是基本面來看第一季產業落底,第二季開始逐季回升不變,而台股波段高點,就相當有機會落在年底左右,所以,當前淡季時刻! 仍對於個股採取積極的投資策略,包含台積電(2330)等權值股表現不弱,聯電(2303)雖然目前業績面仍衰退,但配息不差也提供下檔保護,手機最壞情況過去,指標股聯發科(2454)底部型態也就相當明顯,預估打底完成後震盪偏多。

  • 時報資訊

    《半導體》聯發科迎急單 Q2營收戰千億

    【時報-台北電】聯發科(2454)傳出接單動能開始回溫,第二季營運有望重回千億元關卡之上。供應鏈傳出,聯發科在第二季成功拿下電視客戶及亞馬遜智慧音箱急單,加上手機客戶訂單有望在第二季開始回溫。法人推估,聯發科第二季合併營收有機會挑戰季增雙位數水準,上半年將順利達成逐季成長。 聯發科近幾季營運都受到消費性市場庫存調整影響,不過目前已經傳出轉圜餘地。 相關供應鏈指出,自從第一季開始,聯發科開始向台積電、聯電以及力積電等晶圓代工大廠,加大電視晶片投片量,且相關封測廠也獲得聯發科通知將加大封測量能,且預期這波訂單動能將有機會逐季成長,成為聯發科唯一預期全年都可望向上成長的產品線。 據了解,電視市場自2021年底前就陸續傳出庫存調整態勢,且2022年下半年庫存調整期開始後,電視需求也同步疲弱,在超過一年的庫存調整期後,不過在2022年第四季電視市場陸續傳出急單,顯示市場庫存已經回到健康水位,自今年第一季起,電視市場回補庫存的力道趨勢更加確立,成為聯發科在第一季就對今年的電視市場抱持樂觀的主要原因。 事實上,聯發科在電視晶片市場由於在合併晨星後,已經成為全球最大電視晶片供應商,除了中國品牌海爾、T

  • 時報資訊

    《盤前掃瞄-基本面》14金控去年獲利腰斬;聯發科Q2營收戰千億

    【時報-台北電】基本面: 1.前一交易日新台幣以30.631元兌一美元收市,貶值3.9分,成交值為6.81億美元。 2.集中市場16日融資減為1674.77億元,融券減為419451張。 3.集中市場16日自營商賣超48.03億元,投信買超13.97億元,外資賣超121.87億元。 4.去年全球大升息,股債雙跌重創金融業淨值,國內14家金控16日公布去年財報,全年淨值蒸發近1兆元,創史上最大金額,衰減幅度近2成,除了第一金控外,其餘13家金控淨值下的「其他權益」均為負數,等於是有股債匯等相關評價損失,合計未實現損失高達7,423.43億元,創下史上新高,全體稅後純益2,850.15億元,較前一年直接腰斬、衰退逾5成。 5.聯發科(2454)傳出接單動能開始回溫,第二季營運有望重回千億元關卡之上。供應鏈傳出,聯發科在第二季成功拿下電視客戶及亞馬遜智慧音箱急單,加上手機客戶訂單有望在第二季開始回溫。法人推估,聯發科第二季合併營收有機會挑戰季增雙位數水準,上半年將順利達成逐季成長。 6.電源管理IC廠來頡(6799)釋出今年營運展望,來頡表示,由於客戶庫存去化速度低於預期,因此認為今年上半年

  • 工商時報

    聯發科迎急單 Q2營收戰千億

    聯發科(2454)傳出接單動能開始回溫,第二季營運有望重回千億元關卡之上。供應鏈傳出,聯發科在第二季成功拿下電視客戶及亞馬遜智慧音箱急單,加上手機客戶訂單有望在第二季開始回溫。法人推估,聯發科第二季合併營收有機會挑戰季增雙位數水準,上半年將順利達成逐季成長。

  • 中央社財經

    【公告】聯發科參與機構投資人說明會

    日 期:2023年03月13日公司名稱:聯發科(2454)主 旨:聯發科參與機構投資人說明會發言人:顧大為說 明:符合條款第四條第XX款:12事實發生日:112/03/141.召開法人說明會之日期:112/03/14 ~ 112/03/232.召開法人說明會之時間:09 時 00 分3.召開法人說明會之地點:台北、香港4.法人說明會擇要訊息:公告本公司112年3月14日至3月16日受邀參加美林證券於台北舉辦之2023 APAC TMT Conference 及112年3月21日至3月23日受邀參加瑞士信貸證券於香港舉辦之26th Asian Investment Conference,簡報資料請參閱公開資訊觀測站。5.其他應敘明事項:無完整財務業務資訊請至公開資訊觀測站之法人說明會一覽表或法說會項目下查閱。

  • 財訊快報

    聯發科2月業績回春,財測估3月營收將逾400億,租下原高通公道五辦公室

    【財訊快報/記者李純君報導】手機晶片大廠聯發科(2454)2月業績回升,且若依其財測,3月業績將更明顯回到400億元大關之上,此外,原先由高通承租的新竹公道五辦公室,則已經改由聯發科承租,並換上聯發科的橘色MEDIATEK企業標誌。 受惠於客戶端拉貨動能逐步回溫,聯發科2月營收回升到300億元大關之上,達303.1億元,月增35.41%,年減4.28%,累計今年前2月營收526.93億元,年減36.92%。而依據聯發科財測,3月營收將可超過400億元,此外聯發科供應鏈也傳出,其第二季業績可望有顯著的回升。 另外,聯發科與其競爭對手高通競爭激烈,辦公區部分,高通在新竹的研發大樓將於17日落成啟用,但高通原先在新竹公道五路上的辦公室則被聯發科租用,並早已換上聯發科的標誌。 高通投入55億元在新竹設立的研發大樓預計17日舉行落成啟用,該大樓其實是原訂去年底就完工,預計可容納千名員工,而因為此大樓完工啟用,原先承租位在公道五路上的辦公室,被聯發科租下,大樓外牆上原先醒目的企業標誌,即藍色Qualcomm,也改為聯發科的橘色MEDIATEK,至於聯發科耗資90億元取得高鐵新竹專二地上權開發案,則

  • 時報資訊

    《半導體》聯發科2月營收回溫 月增35%

    【時報-台北電】聯發科(2454)2月合併營收出爐,達到303.10億元,除了月增35.4%之外,單月合併營收更重回300億元關卡之上。法人推估,聯發科3月合併營收有機會明顯攀升,使單季合併營收順利達到財測值930億~1,017億元的中間值水準。 聯發科公告2月合併營收達303.10億元、月成長35.4%,不過仍相較去年同期減少24.3%。累計今年前兩月合併營收為526.93億元、年減36.9%,寫下2021年以來同期低點。 聯發科10日受到美股及台股重挫影響,使股價下跌1.43%至756元,失守五日線及雙周線,寫下八個交易日以來新低,三大法人一共賣超1,278張,連續四個交易日賣超。 對於2月合併營收表現,法人指出,聯發科主要受惠於電視、Wi-Fi等產品線出貨開始回溫,使單月合併營收重新回到月成長軌道,且預期3月合併營收將有望再度繳出明顯月成長動能,且將至少有單月400億元的高水準表現,使第一季合併營收順利達成財測中間值。 根據聯發科先前針對今年第一季釋出的財測,以美元兌新台幣匯率30.5元計算,單季合併營收將可望達到930~1,017億元、季減14%~6%,毛利率將落在46%~49

  • 工商時報

    聯發科2月營收回溫 月增35%

    聯發科(2454)2月合併營收出爐,達到303.10億元,除了月增35.4%之外,單月合併營收更重回300億元關卡之上。法人推估,聯發科3月合併營收有機會明顯攀升,使單季合併營收順利達到財測值930億~1,017億元的中間值水準。

  • 中時財經即時

    聯發科2月合併營收月增逾三成 營收重回300億元關卡之上

    聯發科(2454)2月合併營收出爐,達到303.10億元,除了月增35.4%之外,單月合併營收更重回300億元關卡之上。法人推估,聯發科3月合併營收有機會明顯攀升,使單季合併營收順利達到財測值930~1,017億元的中間水準。

  • 中央社財經

    聯發科2月營收重回300億元 月增逾35%

    (中央社記者張建中新竹2023年3月10日電)手機晶片廠聯發科(2454)2月營收止跌回升,重回新台幣300億元之上,達303.1億元,月增35.41%,仍較去年同期減少24.28%。法人表示,客戶拉貨動能回溫,是帶動聯發科2月營收回升的主因;只是目前客戶依然嚴控庫存,聯發科業績仍處於低檔。聯發科累計前2月營收526.93億元,年減36.92%。聯發科預估,第1季營收估約930億至1017億元,將季減6%至14%。法人推估,聯發科3月營收將進一步回升至400億元以上水準。聯發科預期,隨著中國大陸疫情解封,需求能見度可望逐步改善,業務將自第2季好轉,第1季應是營運低點。至於全年營運表現,有待觀察需求復甦情況而定。

立即登入瀏覽你的投資組合。登入
網友也在看
股名/股號
股價
漲跌(%)
成交量(張)
  • 台積電
    2330.TW
    538.00
    0.000.00%
    13,041
  • 聯電
    2303.TW
    52.90
    0.400.75%
    31,483
  • 大立光
    3008.TW
    2,300.00
    5.000.22%
    444
  • 聯詠
    3034.TW
    435.50
    2.500.58%
    3,247
  • 瑞昱
    2379.TW
    397.50
    1.000.25%
    2,012
半導體產業漲跌排行
股名/股號
股價
漲跌(%)
成交量(張)
相關概念股
概念股
當日平均漲跌%
近1月平均漲跌%
台股資料來源臺灣證券交易所臺灣期貨交易所財團法人中華民國證券櫃檯買賣中心,國際股市資料來源請參考 Yahoo Finance。使用Yahoo奇摩股市服務前,請您詳閱相關使用規範與聲明
台股行情、個股基本資料及財務資訊為精誠資訊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