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訊快報/記者王宜弘報導】華碩(2357)攻智慧醫療,近日揮軍本屆智慧醫療展,以「引領健康照護」為主軸,於現場發表首款遠距照護解決方案-ASUS HealthHub健康小站,以及手持式超音波雲端工作平台MediConnect Cloud Viewer,現場吸睛度大增。 此外,該公司也同步展出ASUS VivoWatch智慧健康錶與手持式超音波LU700/LU710系列等創新產品項目,將大幅優化居家照護、數位診療和遠距醫療品質,提升工作效率。 華碩營運長暨全球資深副總裁謝明傑表示,該公司以期資通訊硬體開發實例,加上物聯網技術支援,開創完整多元的智慧醫療解決方案,協助使用者深化個人健康管理,加速醫護診斷,同時亦可呼應預防醫學趨勢,減少疾病發生機率,建立無縫透明醫病關係。 其中,ASUS HealthHub健康小站是專為遠距照護需求量身訂製的解決方案,整合軟硬體、雲端管理後台服務與視訊系統,針對不同使用情境提供醫護專業/企業/居家3種軟體,使用快速方便,可降低健康照護產業遠距服務進入門檻,提升業者服務品質與效率。 目前ASUS HealthHub健康小站已率先導入臺北市立關渡醫院、台北慈濟
智慧醫療展今 (28) 日盛大開跑,華碩 (2357-TW) 以引領健康照護為主軸,發表首款遠距照護解決方案「ASUS HealthHub 健康小站」與手持式超音波雲端工作平台,並同步展出 ASUS VivoWatch 智
【時報-台北電】華碩(2357)去年下半年遭逢高庫存帶來的營運逆風,於第四季轉虧達半個股本後,今年上半年雖展望保守,但力拚虧損帶來的負面影響能逐季收斂。在此同時,華碩也積極布局旗下非PC事業營運動能,其中成立僅兩年的AI運算服務子公司台智雲,可望成為集團邁向IPO的小金雞事業。 目前由華碩直接轉投資之在台公開發行、上市櫃的相關子、孫公司,含括了祥碩、杰力、研揚、醫揚,及去年1月上市的力智等,若進一步擴大到整個泛華碩集團,旗下IPO的公司總量則有20多家。 於2021年2月底成立的台智雲(台灣智慧雲端服務),以和國研院國網中心合作打造之台灣自有AI超級電腦「台灣杉二號」為基礎商轉,不到兩年的時間內,已在智慧醫療、智慧製造、智慧金融、智慧零售及智慧城市等各領域,提供不同面向的AI整合智慧運算服務能量,並透過雲服務加速推進AI產業化、產業AI化的過程,同時將AI服務業轉化為商業模式發展。 台智雲以雲服務方式提供高效算力與資安解決方案,其推出一站式整合解方的「AI 2.0大算力顧問服務」已與國內高科技製造業、金融及零售產業等企業端客戶接洽合作,去年亦已吸引國外客戶洽購其算力服務。同時在華碩集團
華碩(2357)去年下半年遭逢高庫存帶來的營運逆風,於第四季轉虧達半個股本後,今年上半年雖展望保守,但力拚虧損帶來的負面影響能逐季收斂。在此同時,華碩也積極布局旗下非PC事業營運動能,其中成立僅兩年的AI運算服務子公司台智雲,可望成為集團邁向IPO的小金雞事業。
【時報-台北電】在數位部產業署、台北市電腦公會共同催生下,遠傳、宏達電、和碩、華碩、緯創旗下緯謙、鈺創旗下鈺立微、佐臻、遠東集團零售總部、家樂福、全家、台新銀行、一卡通、趨勢科技、捷格科技等國內跨領域共49家企業,將於台北市智慧城市展,共同宣布成立「多元宇宙應用聯盟」,被視為國內第一個最具規模的元宇宙生態系組織。 「多元宇宙應用聯盟」首屆採雙會長制,由遠傳電信執行副總暨資訊長胡德民、宏達電全球業務總經理黃昭穎擔任首屆會長,並分別成立製造工業、零售電商、綠色永續、醫療照護、文化娛樂、教育學習、及公益治理等七大元宇宙應用艦隊。 胡德民26日表示,遠東集團零售、家樂福、全家等元宇宙應用場景的指標零售通路一起加入,將更有助於未來聯盟以「國家隊」的形式實現,最重要是,先在國內「跨界整合」醫療元宇宙、工業製造元宇宙、零售元宇宙之後,自然可以把已在國內實現的元宇宙創新應用解決方案、「整隊輸出」國際市場。 更重要的是,元宇宙聯盟將與O-RAN國家隊互為表裡,台廠能夠提供元宇宙所需底層硬體設備,也能輸出5G專網之上的產業應用,軟硬合併,更能推升繼軟體代工、兩兆雙星計畫之後,元宇宙成為台灣在全世界具有舉足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與華碩電腦(ASUS)共同推動國際人才計畫,於3月21日簽署「華碩獎學金合作意向書」,華碩電腦於臺科大設置獎助學金,提供企業訓練、實習與正職職缺。首屆招募獲得熱烈回響,共吸引近500名的國際學生報名。臺科大與華碩盼透過國際產學共育,廣納海內外菁英,創建面向國際的科技人才庫。
在數位部產業署、台北市電腦公會共同催生下,遠傳、宏達電、和碩、華碩、緯創旗下緯謙、鈺創旗下鈺立微、佐臻、遠東集團零售總部、家樂福、全家、台新銀行、一卡通、趨勢科技、捷格科技等國內跨領域共49家企業,將於台北市智慧城市展,共同宣布成立「多元宇宙應用聯盟」,被視為國內第一個最具規模的元宇宙生態系組織。
品牌大廠華碩 (2357-TW) 今 (24) 日表示,旗下人工智慧內視鏡病灶輔助系統 (EndoAim) 已陸續獲得國內醫療機構導入,包含高雄榮民總醫院、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附設醫院、李宜霖胃腸肝膽科診所、禾馨 / 安慎健康管理中心等醫學
【財訊快報/記者王宜弘報導】大腸癌蟬聯15年國內十大癌症之首,華碩(2357)開發的AI人工智慧內視鏡病灶輔助系統(EndoAim)助醫療院所揪出腸癌元凶,並獲高雄榮總、陽明交大附設醫院、李宜霖胃腸肝膽科診所、禾馨/安慎健康管理中心等醫學機構導入。 根據國健署109年癌症登記報告,大腸癌蟬聯15年居十大癌症排行首位,近三年由於新冠疫情影響,民眾就醫意願下降,使得大腸癌有嚴重化趨勢;隨著疫情趨緩,建議民眾回歸常規健康檢查,糞便潛血陽性者,愈早進行大腸鏡檢查,罹患大腸癌的風險愈低。 華碩指出,該公司開發的人工智慧內視鏡病灶輔助系統,去年已取得衛福部TFDA醫療器材認證,可進行即時息肉偵測,靈敏度超過95%、特異度97%,息肉分類功能(AUC)達95%,檢查當下即可顯示AI分析結果,提供醫師第二意見,大幅提升診斷精準度。 該系統目前已獲高雄榮總、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附設醫院、李宜霖胃腸肝膽科診所、禾馨/安慎健康管理中心等醫學及健檢中心率先導入,根據國外文獻指出,人工智慧輔助系統可提升14%腺瘤型息肉檢出率,進而降低大腸癌風險,近來已成大腸鏡檢查新標配。
英特爾 (INTC-US) 今 (24) 日宣布推出由第 13 代 Intel Core 處理器系列所驅動的新 Intel vPro 平台,主攻商業用途,可望透過提供安全性、電腦設備更新所需的硬體升級等,提升員工生產力。
品牌大廠華碩 (2357-TW) 今 (22) 日表示,在經濟全球化趨勢下,為有效掌握關鍵技術人才、打造長期核心競爭力,宣布與國立台灣科技大學共同推動國際人才計畫,將以提撥經費設置獎助學金、提供企業訓練、實習與正職職缺的方式。
品牌大廠華碩 (2357-TW) 今 (22) 日宣布,旗下 ROG 玩家共和國在美國消費性電子展 CES 首度發表的 Swift OLED PG27AQDM,即日起將在台搶先開放預購。
日 期:2023年03月16日公司名稱:華碩(2357)主 旨:華碩受邀參加BofA Securities舉辦之2023 APAC TMT Conference發言人:吳長榮說 明:符合條款第四條第XX款:12事實發生日:112/03/161.召開法人說明會之日期:112/03/162.召開法人說明會之時間:15 時 00 分3.召開法人說明會之地點:台北君悅飯店(台北市信義區松壽路2號)4.法人說明會擇要訊息:向法人說明產業狀況與本公司經營績效5.其他應敘明事項:無完整財務業務資訊請至公開資訊觀測站之法人說明會一覽表或法說會項目下查閱。
【時報-台北電】華碩(2357)3月16日受邀參加BofA Securities舉辦之2023 APAC TMT Conference,地點位於台北君悅飯店(台北市信義區松壽路2號),屆時向法人說明產業狀況與公司經營績效。(編輯:廖小蕎)
歷經1月的出貨低點後,全球前五大非蘋陣營筆電品牌廠在部分市場通路回補庫存需求拉抬下,2月出貨動能估有約17%的月增力道,包括聯想及宏碁(2353)、華碩(2357)等業者皆同步回溫。研調單位並預期3月新品效益進一步挹注下,將續有15%的月增長。
電感廠臺慶科(3357)宣布以每股58元、溢價13.95%幅度,公開收購鈺邦(6449)19.11%至28.1%股權,與華新科集團、華碩旗下的華誠創投,並列為鈺邦大股東,未來鈺邦經營權走向成關注焦點。
2022年含括日本、中國等亞太地區之PC市場出貨總量如預期衰退,依研調機構IDC最新統調指出,該區出貨量近1.06億台、年減11.6%,預估2023年還將再以7.6%年減幅下滑至不到9,850萬台。至於五大品牌廠中,僅華碩2022年仍維持出貨增長,在該區市占亦提升逾1個百分點。
隨著疫情紅利退燒,2022年傳統PC市場在亞太區域出貨衰退年減11.6%,出貨量約1.06億台,IDC「全球個人運算設備追蹤季報」最新研究預期,2023年PC出貨量將再衰退7.6%,庫存調整、需求滿足,經濟壓力也將在上半年持續對PC銷售產生負面影響。
品牌大廠華碩 (2357-TW) 去年第四季單季由盈轉虧,震驚市場,展望今年,由於整體個人電腦 (PC) 需求低迷且總經不確定性大,估首季營收將季減 15%,但營運可望落底、第二季營收則看增 1 成,但示警上半年營益率依舊有壓。
【時報-台北電】新一代CPU平台主力新品近一季間帶動的出貨效益及傳統旺季加持下,除華碩(2357)、技嘉(2376)主板業務持穩、單月營收雙雙月增,微星(2377)2月營收亦較上月增溫、回到同期高點,另主板業務回升至五成以上的映泰(2399)及華擎(3515)該月營收亦同步衝高。 其中微星2月合併營收月增7.26%、以141.11億元來到同期次高,年減5.1%,映泰該月營收則是年、月雙增,以2.37億元站上近一年來單月新高,月增幅2.84%、並較去年同期增長18.46%。 至於華擎2月合併營收雖月減7.45%、來到13.25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5.32%、站歷年同期新高。 累計微星和華擎今年前兩個月合併營收,分別達272.67億元及27.57億元,較去年同期下滑22.66%、20.83%,不過皆有歷年來同期第三高、明顯優於疫情前的表現。映泰前兩個月之累計營收則為4.67億元,年減幅收斂至5.15%。 在經歷近一年的調整期後,業者多預期整體主板市況已逐步回到正常淡旺季走勢,今年第一季並將維穩與去年第四季相當以上的水位。 惟第二季即將進入淡季,加上後續的三個季度恐難看到大砲型的主力新品、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