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成交金額不含盤後定價、零股、鉅額、拍賣及標購
亞泥 個股留言板
中國大陸水泥市場觸底反彈,當地的水泥售價翻升,亞泥(1102)轉投資在香港掛牌的亞泥中國(743.HK)發出正面獲利預告,今年首季獲利人民幣308萬元,較去年同期虧損人民幣1.297億元,已轉虧為盈。
【時報-台北電】絕地大反攻;中國大陸水泥價格翻升,亞泥(1102)轉投資、在香港掛牌的亞泥中國(743.HK)發出正面獲利預告,今年首季獲利308萬元人民幣,與去年同期虧損1.297億元,已轉虧為盈。 亞泥指出,大陸房地產市場有改善、基建工程有增加,水泥需求已呈緩步增加,價格同步上漲。加上煤炭等成本下滑,預期第二季仍會是審慎樂觀。 亞泥中國主要營業區域在大陸江西、湖北等華中地區,另在四川也有生產線。(新聞來源:工商即時 袁延壽)
絕地大反攻;中國大陸水泥價格翻升,亞泥(1102)轉投資、在香港掛牌的亞泥中國(743.HK)發出正面獲利預告,今年首季獲利308萬元人民幣,與去年同期虧損1.297億元,已轉虧為盈。
MoneyDJ新聞 2025-04-11 10:14:02 記者 劉瓊雯 報導國內兩大水泥廠台泥(1101)、亞泥(1102)公告3月及Q1營收,均優於預期,而在中國水泥市場持續復甦下,帶動出貨價量齊揚。法人表示,隨著台泥、亞泥在中國水泥銷量明顯增溫,顯示市場需求回穩,看好水泥報價上漲動能可望延續至Q2,正面看待水泥產業緩步走出谷底。 台泥3月營收136.35億元,月增49.45%、年減0.1%;Q1營收349.472億元、年增36.15%。台泥表示,Q1營收成長動能主要來自2024年完成併購的土耳其OYAK Cement與葡萄牙Cimpor低碳水泥事業,兩家公司今年Q1合計貢獻營收141億元,占整體營收約四成,顯示歐洲布局及低碳產品需求持續擴大。非水泥事業方面,台泥子公司達和航運因水泥船及散裝船運量同步提升,3月與Q1營收較去年同期均呈倍數成長。 亞泥3月營收65.33億元,月增56.12%、年增1.93%;Q1營收165.95億元、年增0.58%。亞泥說明,3月亞東預拌混凝土銷售穩步提升,德勤投資的投資效益挹注營收表現,顯示出本業基礎穩健,多元事業亦發揮綜效,推動整體營運動能和獲利
國內市場穩定、大陸市況回升、轉投資給力,水泥、預拌廠首季回溫;台泥(1101)第一季合併營收達350億元,年增36.15%。亞泥(1102)在台控和中控兩大雙引擎帶動下,第一季合併營收達165.95億元,年增0.6%,已有正年成長。
日期: 2025 年 04 月 10日上市公司:亞泥(1102)單位:仟元 【公告】亞泥 2025年3月合併營收 (單位:仟元)項目合併營業收入淨額本月6,532,662去年同期6,409,280增減金額123,382增減百分比1.93本年累計16,594,707去年累計16,499,832增減金額94,875增減百分比.58
MoneyDJ新聞 2025-04-08 09:31:05 記者 劉瓊雯 報導川普再揮關稅大刀,日前公布一系列「對等關稅」政策,對大多數國家進口到美國商品祭出更高關稅,衝擊各產業。就水泥產業方面,台泥(1101)、亞泥(1102)均表示,現階段未受川普政府關稅政策影響。 台泥表示,台泥以全球布局低碳水泥產業為核心,多以當地生產當地銷售模式為主,而少數歐洲水泥及能源相關產品銷美國市場金額佔台泥合併營收不到1%,因此整體營運未受川普政府關稅政策影響。 針對財務狀況,台泥說明,公司外匯大多採自然避險,整體幾無匯兌風險,例如3月下旬剛募集的3.5億美元綠色可轉換公司債,也已鎖定台幣匯率,年化利率最高為1.875%,帳上資金充足,且財務結構穩健。 亞泥表示,亞泥本身並無直接出口至美國市場,相關子公司營運也未受到明顯影響,但仍會持續密切關注國際經貿情勢發展,審慎評估對整體產業鏈可能帶來的間接影響。在國內水泥市場穩健,轉投資事業貢獻增加,加上中國水泥價格持穩回升下,對今年營運持穩看待。 對於水泥後續狀況,法人表示,在中國各地嚴格執行錯峰生產政策,供給持續收緊,各地庫存明顯下降,需求面則受惠中國地產政
碳費即將開徵,低碳水泥及低碳預拌混凝土已成水泥廠爭取客戶的必備,台泥(1101)、亞泥(1102)、國產建材(2504)已陸續取得產品碳履歷、碳足跡認證,預期未來三年,每年低碳產品出貨成長比例都有2位數。
台北股市再次下挫,跌破今年3/11的低點21769。外資的賣壓是主要的原因,因為今年以來外資在集中市場賣超台股達到6106億,雖然投信買超806億,但相較於外資的倒貨,只能說是杯水車薪!
【財訊快報/記者張家瑋報導】亞泥(1102)近年來積極投入淨零減排ESG工作,並將政策貫徹於轉投資子公司,旗下亞東預拌陸續取得綠建材標章及低碳循環建材標章,近日再傳好消息,導入並取得ISO 46001水資源效率管理系統驗證證書。亞東預拌表示,目前在各廠裝設超過20個用水監測設備,在導入管理系統首年,即大量回收廢水再利用,大幅降低新鮮水用量,減少營運成本開支。亞東預拌表示,預拌混凝土產業對水依存度高,對品質影響極大,一立方米的預拌混凝土產品中,約有10%的水含量,水不僅是原料之一,在砂石堆置、裝卸、產品拌合及運輸車洗滌等製程,皆須使用水資源,若水資源缺乏將對營運造成重大影響。有鑒於此,亞東預拌拿到首張ISO 46001水資源效率管理系統驗證證書,在各廠裝設超過20個用水監測設備,精準掌握水資源使用狀況,優化調度與回收策略。在導入管理系統首年,即透過沉澱、過濾與處理技術回收清洗設備與製程中的廢水再利用,降低新鮮水用量,且廠區設置雨水收集系統,將雨水用於清潔或製程拌合水。此外,隨著AI時代來臨,亞東預拌將陸續透過 AI 數據分析、機器學習和智慧自動化技術,更加高效、精準與可持續性優化水資源的
【時報記者郭鴻慧台北報導】元智大學與歐盟EAI(歐洲聯盟創新協會)共同舉辦「SmartZero City 2025 智慧零碳城市論壇」,亞泥(1102)在會中深入剖析水泥與混凝土在淨零轉型中的角色,並分享具體減碳成果,為城市永續提供產業視角。 水泥與混凝土是全球應用最廣泛的建材,也是推進智慧零碳城市的重要支柱。亞泥花蓮廠首席副廠長陳志賢指出,水泥和混凝土因高強度、耐久性及可塑性,在基礎建設、交通網路以及綠色建築中占有無可取代的地位,其中,基礎設施(SDG 9)更影響72%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進展,水泥混凝土材料為實現永續願景關鍵。 亞泥參考GCCA全球水泥及混凝土協會、CEMBUREAU歐洲水泥協會及PCA美國卜特蘭水泥協會,提出淨零排放路徑圖,推動「5C+1C減碳策略」,涵蓋熟料(Clinker)、水泥(Cement)、混凝土(Concrete)的減碳技術,加上建築設計優化(Construction & design)及再碳酸化反應技術(re-Carbonation),結合循環經濟、改善製程、導入再生能源及生產低碳水泥,成功降低碳排放和產品碳足跡。亞泥更投入碳捕捉與再利用(CCU)技術
【財訊快報/記者張家瑋報導】亞泥(1102)登上歐盟論壇展示淨零轉型、減碳成果,亞泥花蓮廠首席副廠長陳志賢表示,亞泥是少數SBTi減碳年年達標的企業,2024年更提前完成2025年第一階段目標,並計畫於2035年減碳45.7%,2050年達成淨零排放。水泥與混凝土是全球應用最廣泛的建材,也是推進智慧零碳城市的重要支柱。陳志賢指出,水泥和混凝土因高強度、耐久性及可塑性,在基礎建設、交通網路以及綠色建築中占有無可取代的地位,其中,基礎設施(SDG 9)更影響72%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進展,水泥混凝土材料為實現永續願景關鍵。亞泥參考GCCA全球水泥及混凝土協會、CEMBUREAU歐洲水泥協會及PCA美國卜特蘭水泥協會,提出淨零排放路徑圖,推動「5C+1C減碳策略」,涵蓋熟料、水泥、混凝土的減碳技術,加上建築設計優化及再碳酸化反應技術,結合循環經濟、改善製程、導入再生能源及生產低碳水泥,成功降低碳排放和產品碳足跡。亞泥布局循環經濟領域,大量回收包括光電業、鋼鐵業、石化業等臺灣十大產業和地方政府的資源化產品,藉由水泥窯協同處理技術,轉為水泥生產過程的替代原料和燃料,不但減少天然資源消耗,更有效降低
面臨氣候變遷的嚴峻挑戰,發展智慧零碳城市已是全球共識;元智大學與歐盟EAI(歐洲聯盟創新協會)24日共同舉辦「SmartZero City 2025 智慧零碳城市論壇」,廣邀全球專家學者與企業領袖探討創新科技與永續策略,打造低碳韌性城市。亞泥(1102)受邀擔任與談嘉賓,深入剖析水泥與混凝土在淨零轉型中的角色,並分享具體減碳成果,為城市永續提供產業視角。
亞泥(1102)18日舉行法說會表示,在國內水泥市場穩增長,轉投資電力及不銹鋼事業貢獻強度增加,且大陸水泥需求降幅趨緩,預期2025年營運會呈現「穩中帶堅、持續上揚」的格局。
亞泥(1102)18日舉行法說;亞泥指出,在國內市場穩增長、轉投資電力及不鏽鋼事業貢獻強度增,加上大陸水泥需求降幅趨緩,市場預期,亞泥2025年的營運會「穩中帶堅、持續上揚」的格局。
【財訊快報/記者張家瑋報導】亞泥(1102)今日舉行法說會,展望2025年營運,亞泥表示,第一季雖為傳統淡季,但延續去年中國大陸各區域錯峰停產政策,目前錯峰生產力道仍強,第一季中國水泥價格回升且煤價走弱,是相對較好的開局,預期上半年毛利率會優於去年同期。中國大陸水泥量價連續三年下滑,亞泥表示,行業預測2025年中國大陸水泥行情仍下滑5%至8%,需求面沒有顯著成長帶動,去年第四季水泥行情止跌走升,主因錯峰生產天數增加、供給面改善所致,而目前觀察第一季各區域仍加大錯峰停產力度,是比較好的開局,而下半年市況則還有待觀察。目前亞泥在黃岡亞東、江西亞東之骨料產能各達500萬噸,黃岡二線建置在2026、2027年可完工,年產能擴增目標是在2027年江西及黃岡各達1500萬噸,目前亞泥中國骨料營收占比約7%,毛利占比30%。亞泥解釋,未來透過骨料配置,對產品組合優化有正面幫助。國內水泥銷售部分,雖然政府壓抑房市政策持續,政策面持續偏空,但房市剛性需求仍在,危老、都更且科技建廠需求方興未艾,亞泥預期第二季國內水泥銷量與第一季相當,對於全年水泥展望持中性看法。亞泥旗下嘉惠電力,今年1、2月因一期有機組進
【時報記者郭鴻慧台北報導】水泥雙雄2024(去)年財報、股利政策出爐,台泥(1101)、亞泥(1102)全年度稅後純益112.59億元、128.9億元,年增41%、18%,EPS1.45元、3.86元,分別配息1元、2.2元。 全球追求淨零碳排,台灣環境部也將在2026年開徵碳費,水泥雙雄對低碳水泥和低碳混凝土布局腳步十分積極,台泥2024年3月完成併購土葡低碳水泥,貢獻全年營收549億元,大幅提升公司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亞泥生產的低碳水泥,創下國內水泥產品最低碳足跡紀錄,而旗下所有水泥產品已全數取得碳足跡查證。 台泥保留盈餘部分資金將持續投入各事業群,推動減碳增綠相關投資。以2024年台泥資本支出336億元,7成以上都用於減碳增綠的策略執行,相關投資也帶來新的低碳及新能源業務並提升營運效能。 亞泥積極打造水泥產品的完整透明碳履歷,不但回應市場對高品質與低碳建材的需求,更讓客戶在選用時能夠清楚掌握碳足跡數據,進而提升減碳管理效益。這象徵亞泥邁出低碳轉型的重要一步,也為水泥產業建立更具公信力的碳管理模式。 台泥去年度合併營收為1546億元,稅後淨利156億元,歸屬母公司稅後淨利112.5
【時報記者郭鴻慧台北報導】亞泥(1102)2024(去)年稅後純益為128.9億元,年增18%,每股稅後純益(EPS)達3.86元,董事會決議擬配發每股現金股利2.2元。亞泥自上市以來,已連續63年獲利,不但自1984年起連續40年發放股利,近7年的淨利更是年年破百億。 面對國際環境變遷及產業競爭,亞泥成功發揮多角化經營優勢,預拌混凝土、電力事業表現亮眼,為公司帶來強勁的營收增長;轉投資業務同樣是重要支柱,在市場波動中平衡風險,增強亞泥營運的多樣性與靈活性。 亞泥2025(今)年2月合併營收,為新台幣41.84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16.2%。從區域表現來看,台灣方面展現穩定經營實力,2月營收較去年同期增長,主要受惠於水泥產品銷量提升,遠龍不銹鋼需求穩健帶動業績上揚。大陸市場同樣表現不俗,除了水泥售價上揚外,銷量也較去年同期增加,顯示市場需求回溫,有利整體營運動能增強。 亞泥長期關注環境永續,積極響應全球減碳趨勢。公司已訂定明確的淨零路徑,不但是我國水泥業界唯一每年實現SBTi承諾的企業,更於2024年超前達到2025年近程目標;旗下所有水泥產品已全數取得碳足跡查證,成為全國第一家完整涵
亞泥(1102)11日董事會通過2024年度財報及盈餘分派案。全年稅後純益為128.9億元,年增18%,每股稅後純益(EPS)達3.86元,董事會決議擬配發每股現金股利2.2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