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金融》上期所:建設有國際競爭力+中國特色期貨市場

【時報-台北電】上海期貨交易所理事長姜岩29日出席第十五屆上海衍生品市場論壇並發表致辭。他指出,在經濟全球化不可逆轉的趨勢下,中國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必須在更加開放的條件下進行。開放共創繁榮,創新引領未來。期貨市場必須順應時代潮流,緊抓發展新機遇,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全國金融工作會議、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決策部署,努力建設富有國際競爭力的中國特色期貨市場。

具體而言,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增加高質量的多元產品供給。建立門類齊全的期貨產品體系,發展指數期貨、期權,延伸開展與期貨相關的現貨、場外衍生品業務,促進多層次衍生品市場發展,為經濟運行提供廣泛、多樣的價格參考和風險管理工具,服務“一帶一路”倡議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等國家戰略。

第二,形成期貨市場雙向開放新格局。加快品種國際化步伐,提高境外投資者參與度,提升國際化服務水平,探索開展與境外交易所靈活多樣的合作。

第三,打好防範化解金融風險攻堅戰。把防控金融風險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堅持依法全面從嚴監管,落實看穿式監管的要求,發揮中國特色的“五位一體”監管體系優勢,提升監管智能化、科技化水平。加強跨境監管合作,共同維護投資者的合法權益。

第四,重視期貨市場法規體系建設。隨著原油期貨等國際化品種交易後,期貨市場將更為快速的、多維度的與國際接軌。

姜岩指出,中國期貨市場的創立和發展,是中國改革開放40年曆史中的一段縮影。期貨市場的出現,滿足了中國經濟逐漸從計劃經濟體制向市場經濟體制轉型的迫切需求;期貨市場穩步健康發展,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落實了黨中央、國務院的重要戰略部署。近30年的時光,中國期貨市場歷經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牢記使命、不忘初心,在提供定價服務、推動產業轉型、協助風險管理等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他還表示,上海期貨交易所自1999年創建以來,十九年間,期貨品種由3個擴展到15個,2017年成交量在全球商品期貨與期權交易所中名列第一。“十九年間,我們逐漸形成了一整套具有中國特色的風險防控體系,規則制度不斷完善,一線監管能力持續提升;十九年中,率先開展保稅交割、連續交易、開發國際化品種,穩步推進對外開放步伐。今年3月我們上市了原油期貨,昨天上線了上期標準倉單交易平台。十九年,市場規模穩步上升、結構日益完善、功能逐漸深化,是我們堅持服務中國經濟改革開放的成果,堅持期貨市場改革開放的成果,也為新時代的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