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股》自行研發資訊系統,康和證估創百倍效益

【時報記者林資傑台北報導】康和證 (6016) 金融創新有成,因應逐筆交易時代來臨自行研發電子交易系統,全新證券電子交易系統已測試成功並正式上線。由於系統採自行開發,相較委外開發成本大幅減少9成,輔以運算速度快,康和證樂觀預估將可創造逾百倍效益。

為提升交易效率且邁向國際化,證交所近年積極推動逐筆交易,將從現行每5秒撮合一次改為逐筆成交,獲金管會主委顧立雄支持。根據規畫,逐筆交易制度將於明年首季試推上線、2020年全面採用,由於頻寬需求增加且交易處理速度要求更高,勢必得重新建置系統。

康和證表示,金融業普遍面臨舊交易系統使用年份陸續接近上限,以及逐筆交易時代來臨、軟硬體系統必須更新等狀況。相較於同業多採委外開發模式,康和證選擇自行開發,並將軟硬體由封閉性系統改為開放式系統。

康和證指出,原估算一台需300萬元的硬體費用,自行開發後減至30萬元、但計算速度可提升逾10倍,相當用10分之1價格提升10倍以上速度,創造高達百倍效益。由於新系統具處理速度快、建置成本低及維護容易的優點,將不必擔心逐筆交易上線後配套不及等問題。

康和證資訊長張志堅分析,電子交易系統的程式正經歷全球性轉換,全球最早出現、有將近60年歷史的高階程式語言COBOL(通用商業語言)系統,正逐漸轉換成效率較佳、且維護人員較易獲得的C及C++程式語言。

張志堅指出,舊語言面對新的硬體優勢根本無法支援,一旦新硬體搭配舊語言,甚至可能衍生許多潛在問題。放眼國內金融界,大型具金控背景的券商多外包給專業資訊系統廠商修改程式,康和是唯一可自行修改系統的券商。

廣告

張志堅表示,康和證經過2年開發、半年整合測試後,目前新舊系統已成並行功上線。在此新舊系統雙軌測試階段,將持續檢視新系統功能,確認上線實際交易完全無問題後,即會將舊系統完全退位。

張志堅指出,新舊系統並行上線期間,初期目標是讓在康和證交易的客戶對於系統更換能完全無感,直到舊系統下線後,客戶應可發現交易速度變快、系統變穩定。這個技術並不容易,此次電子交易系統的修改成功,證明康和資訊部已具備高度研發自製能力。

康和證董事長鄭大宇表示,康和持續推動金融創新,除與交大簽署備忘錄,在「FinTech金融科技創新技術發展與應用開發」領域進行3年的產學合作,康和資訊部門近年亦廣徵各界菁英投入FinTech研發,建立精良資訊系統開發團隊,多項創新研發將陸續開花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