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承大解密】繼承者小心! 搞錯時間要付高額房地合一稅

【文/楊茲珺】過去房地產是留給孩子遺產的絕佳節稅方法,但是自從房地合一稅上路後,情況大不同,原因就出在繼承的房屋,取得價格是以公告現值來計算,但售出時卻要以實價來計算,兩者通常是巨幅的價格落差,如果又是短時間持有就出售,勢必要繳納一筆驚人的房地合一稅。

▲Clare父母相繼離世,留下的房產屋況不佳。
▲Clare父母相繼離世,留下的房產屋況不佳。

疫情隔離 僅剩兩周處理房產

定居國外的Clare,2021年遭遇人生最大傷痛,因疫情肆虐,已經長達1年多不能回台探親,但去年上半年、父母卻在無預警的情況下相繼過世,她匆匆回台奔喪,歷經14天隔離後、僅剩2周時間辦理繼承、完稅,父母留給她的房產,雖深具回憶與意義,且代書跟仲介也提醒過房地合一稅制問題,但是對於已在國外生根的她來說,難以管理台灣房產,因此決定銷售,確認好代書、仲介等相關委託人後,就返回居住地。

歷經半年整理、銷售,終於以行情價售出,經過代書試算,該房是父親於2016年前取得,Clare與母親各自繼承房產一半產權,因此兩人後續售出可適用舊制,僅須繳納財產交易所得稅。但問題在於,母親隨後也離開人世,因此Claire繼承自母親的部分、必須適用於房地合一稅2.0制,取得成本為公告現值,與售價產生巨大價差,加上Clare持有未滿1年就售屋,因此稅率高達45%。

▲已在國外定居的Clare,無力管理房產只能選擇出售。
▲已在國外定居的Clare,無力管理房產只能選擇出售。

賣屋非炒房 房地合一稅不公

地政士林筱涵表示,雖然多數人認為房地合一稅是為了抑制房價、打擊炒作,可是民眾在出售繼承而來的房產時,必須要特別留意「被繼承者」取得的時間點。Clare原本就知道1/2產權必須適用新制,但當得知新制須繳納的稅金比舊制高出24倍之多,她不禁大嘆:「我並不是為了炒房而賣房,對我來說實在不公平。」

廣告

林筱涵表示,雖說任誰都難以預料生命長短,但是以Clare的案例來說,若父親過世後,母親也在生病狀態但意識清醒、且很確定要將房產留給獨生女,其實可以向法院聲請拋棄繼承、或是以雙方協議的方式處理遺產分割,可以為愛女大幅減免稅金。

房地合一稅上路後,因為繼承後、急售屋而必須繳納高額稅賦的案例算是特例、也令人同情,但是目前法令規定就是如此。林筱涵呼籲,民眾賣掉先輩留下的房產,一定要確認取得房屋的相關時間點、委託專家試算,才不會面臨大筆稅金措手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