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ny、鴻海也賣車了! 「4輪手機」移動大未來

Sony、鴻海也賣車了!  「4輪手機」移動大未來
Sony、鴻海也賣車了! 「4輪手機」移動大未來

除了提供基本運輸功能以外,交通工具還能變出哪些新花樣?從傳統燃油發展到電力驅動,交通載具的變革不限於動力來源,整合聯網科技、5G、APP等,未來甚至連SONY、鴻海也可能變身為新的汽車品牌。

【文/劉容皿 圖片提供/達志影像、Gettyimages】

要知道2020年為什麼是電動車邁向消費主流的一年,不妨看看今年在拉斯維加斯舉行的消費電子展(Consumer Electronics Show, CES)。其實往年的CES不乏有汽車業者參展,但今年最大不同之處,就在於這些業者完全以「電動」為訴求,且頗有反客為主之勢,儼然將CES轉換成以科技包裝的汽車展。

危機感逼出電動車款

大大小小的汽車製造商莫不藉此場合,展示最新的電動車款,傳統汽車大廠像是:福特(Ford)的野馬車系(Mustang)即將在今年下半年讓Mach-E上市;日產(Nissan)則擁有充電1次就可跑480公里的跨界概念車Ariya;飛雅特克萊斯勒(Fiat Chrysler, FCA)推出首款混合動力的新Wrangler,這是為2022年的Jeep車系全面電動化的先驅產品;賓士(Mercedes-Benz)發表EQC 400 4Matic和Vision EQS車款。而來自中國的純電動汽車製造商拜騰(Byton)推出M-Byte,配有環繞式的48吋觸控儀表板,不僅設計直覺操作,行駛時還能使用雲端功能和聲控服務,著重數位化實力更甚於馬力。寶馬(BMW)則和已歸入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旗下的哈曼國際(Harman)合作,推出全球首款5G遠程資訊系統,透過高速的5G網路,讓駕駛人能即時掌握路況和死角,將於2021年量產的iNEXT車款就會實際採用此系統。

廣告

《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認為,今年的CES充分展現了汽車業的「定位危機感」。最極端的例子要數豐田汽車(Toyota),這次抓住「行動力」(Mobility)的概念,所呈現的不是車,而是一個預定於2021年動工的智慧城。在這個實驗性質的社區裡,落實個人交通成為無差異的公共化運輸的願景:在城中來往的車輛,只有公共的電動自駕車。

SONY則是另一個極端的例子,這次展出的最大重點不是什麼消費電子新產品,而是一輛名為Vision-S的概念車,堪稱CES的最大亮點。不過,SONY強調無意推出新車,而是要展現SONY前瞻技術和可能性。這款概念車的內外共裝有33個SONY的感測器,配備身歷其境的資訊和娛樂系統。《金融時報》指出,SONY所傳達的一個重大訊息是:「電動車的未來不再只是靠4輪跑動的一堆金屬而已,而是由智能和數位體驗所構成其靈魂的新機器。」

汽車製造商攻占消費電子產品訴求的CES版圖,消費電子科技業者也從中找到新的存在感。就在CES閉幕後不久,鴻海(FOXCONN)宣佈和FCA簽署合作協議,未來將設立合資企業,專注於純電動車的設計、零組件及供應鏈管理。台達電(DELTA)緊接在後,也宣佈與全球最大傳動系統供應商英國吉凱恩汽車(GKN Automotive)聯手,開發新一代三合一eDrive電力驅動系統。

「4輪手機」的消費風向

SONY、鴻海、台達電等消費性電子產品生產商紛紛投入電動車市場,顯然已敏銳意識到消費者的品味即將變化,預見了消費者自己或許都尚未察覺的風向。出版知名中古車鑑價指南《凱利藍皮書》(Kelley Blue Book)的發行人布勞爾(Karl Brauer)認為,從各個層面來講,這樣的投資不無道理,「汽車越來越像4輪手機。」

2015年,電動車大廠特斯拉(Tesla)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在接受《德國商報》(Handelsblatt)採訪時曾表示,比起手機或是智慧手錶,生產汽車是非常複雜的工程,「你無法直接去找像富士康這樣的供應商,然後告訴他們說:幫我生產一輛車。」如今鴻海與FCA合作,雖表明不會投入整車製造,但不久即可證明,馬斯克此言差矣。

其實,電子業者和電動車之間有很多的神似之處。電動車的關鍵組件,就像遊戲機或手機一樣,是可以利用模組化來組裝的。電動車採用鋰電池供電,行動產品不也一樣?電動車的馬達,也正是台達電積極開發的一環。動力總成(Powertrain)的構造也比內燃機簡單多了。

SONY和鴻海或許漸漸明白,自己在電動車領域具備本來就有的優勢,也預見其中無窮的商機,而汽車走向電子化的路線,更加大這股趨勢。舉例來說,SONY的電動概念車Vision-S就設法讓用戶的手機和車無縫融合。Vision-S可以用APP開啟車門。而當使用者一面觀看手機上的影片一面接近車門時,影像內容還會自動轉移到車中全景式儀表板的長螢幕上,車內每個座椅頭枕內裝設了音響,更強力展示出SONY在影音領域的強項。

顧問公司AlixPartners董事總經理韋克菲爾德(Mark Wakefield)指出,傳統的自動門是機械式的:拉動門把手,帶動電纜,進而打開閂鎖。然而,改用智慧手機進行的開門程序,是以電動制動器代替電纜。此外,傳統汽車從方向盤到煞車所使用的「線控驅動」系統,也可望逐漸改用其他電子系統。

而SONY的Vision-S在汽車內外具有33個感測器,包括12個鏡頭,以及用於測距的裝置,包括超音波裝置、雷達和雷射雷達(Light Detection and Ranging, LiDAR)、制動器、螢幕、感測器,這些內容加在一起的電力需求可想而知非常龐大。韋克菲爾德表示,電動汽車比傳統汽車的低壓啟動電池更適合搭配這些功能。

雖然SONY強調無意量產Vision-S,但SONY認真實現這款符合道路法規、也可上路的概念車,不禁讓人產生諸多聯想。可以想見的是,不出幾年,在汽車這塊移動市場上,除了傳統車廠、電動車廠以外,還留下了更多消費電子業者投身戰局的空間。

【完整內容請見《能力雜誌》2020年3月號,非經同意不得轉載、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