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I是什麼?跟CPI、通膨的關係是什麼?會如何影響股市?
美國勞工部在台灣時間 16 日晚間公布一月份的生產者物價指數(PPI),年增率 6%,高於市場預期的 5.4% ,但低於修正後前值為 6.5%。除了「CPI」之外,「PPI」也是衡量通膨程度的常見指標,究竟 PPI 是什麼?跟 CPI 有和不同?與通膨的關係是什麼?會如何影響股市與經濟市場?
PPI 是什麼?
PPI 指的是「生產者物價指數」(Producer Price Index, PPI),是一個用來衡量生產者在生產過程中投入成本的平均變化的指數。若生產成本越高,最終會反映在產品的價格上,所以 PPI 被視為 CPI 的先行指標,以及預估通膨的指標之一。
另一個常聽到的指標 ⎯ 核心 PPI(core PPI)是指不包含食物、能源等高波動的項目,因為食品跟能源容易受到事件及季節影響,波動較為劇烈,因此市場認為觀察核心 PPI 較能正確判斷物價真正的中長期走勢。
美國的 PPI 生產者物價指數是由美國勞工統計局公布,範圍涵蓋大約 10,000 個產品,例如:農業、採礦業、製造業、天然氣、電力等行業,和約七成以上服務業的產出,例如:批發零售、運輸倉儲、金融保險等,其中最常被查詢使用的是整體商品原物料市場的 PPI。
延伸閱讀》CPI是什麼?跟通膨的關係是什麼?會如何影響股市?
PPI 和通膨的關係是什麼?
PPI 和通膨之間有著密切的關係,因為 PPI 是生產者所支付的成本,如果 PPI 上漲,意味著生產廠商必須支付更多的成本來製造產品,那麼生產廠商可能會將這些成本轉嫁到消費者身上,進而導致消費者物價指數(CPI)上漲,使通膨程度加劇。
因此,當生產者物價指數比預期高時,代表有通貨膨脹的風險﹔當生產物價指數比預期低時,則代表有通貨緊縮的風險。
延伸閱讀》全球恐陷停滯性通膨!停滯性通膨是什麼?對經濟有何影響?投資人該如何應對?
PPI 會如何影響股市?
相較於 CPI 而言,PPI 對股市的影響更為直接,因為它直接關係到生產商的成本。一般來說,當 PPI 上漲時,生產商的成本會增加,如果生產商無法有效轉嫁這些成本,恐會導致利潤減少甚至虧損,進而就會影響到股市的表現。
不過 PPI 上漲不見得都是看壞,舉例來說,像是能源、原材料等相關企業可能就會受益於原材料價格上漲,進而推動其股票表現。因此,根據不同的產業結構和公司策略,PPI 對股市的影響也會有所不同。
PPI 發布時間為何?怎麼看?
美國生產者物價指數發布時間為每月 9~15 日不等﹔台灣生產者物價指數發布時間為當月結束後 5 個工作日內。
PPI 指數主要是看年增率,也就是跟去年同期的指數做比較(YOY),次要則是會看月增率,也就是跟上個月的指數比較,藉此來觀察通貨膨脹的狀況。
PPI 和 CPI 有何不同?有何關聯?
PPI 跟 CPI 都是從物價的角度去觀察通膨,主要差異為:
CPI 是消費者物價指數,從消費者的立場看物價。
PPI 是生產者物價指數,從生產廠商的立場看物價
一般來説,這兩個指標會同步上漲或者下跌,當 CPI 和 PPI 同時上漲,意味著通膨逐漸增加,此時央行便會透過升息來抑制通膨﹔當 CPI 和 PPI 同時下跌,意味著通膨逐漸減少、經濟發展放緩,此時央行就會透過降息來刺激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