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F總裁樂觀估,美國通膨明年回落到2%,降息宜留待年底再決定

【財訊快報/陳孟朔】國際貨幣基金(IMF)總裁格奧爾基耶娃(Kristalina Georgieva)週四表示,IMF對美國通膨的預測要比聯準會(Fed)自家預測樂觀些,部分原因是新冠疫情後美國消費者支出的熱潮可能正在消退。在IMF就對美國經濟政策的年度評估發表聲明後,格奧爾基耶娃說,美國的通膨軌跡讓IMF相信,通膨將在2025年回到Fed 2%的目標,早於Fed預測的2026年。

IMF呼籲美國增稅以遏制不斷上升的債務水準,同時讚揚美國“強勁且充滿活力的”增長以及在控制通膨方面取得的進展。

IMF在聲明中提及,高赤字和債務“給美國和全球經濟帶來越來越大的風險,可能導致財政融資成本上升,並對到期債務順利展期構成越來越大的風險”。

此外,奧爾基耶娃認為,Fed應留待接近年底才作出降息決定。她說,美國經濟表現良好,主要是受惠於就業市場強勁及生產力改善,使美國有望成為二十大工業國(G20)集團之中、年率化經濟增長率回復至新冠疫情前水準的唯一成員國,意味美國通膨上行風險相對較高,因此Fed直至今年底都應維持利率不變,以觀望通膨走勢,確定通膨可回落至2%目標後,再決定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