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D升息資金將退潮?五條件Q1提前佈局高殖利率股!

作者:楊如鈞(精誠金融學院講師)

FED 已經宣告今年度升息計畫,FED升息幅度可能為2到3碼,於2022年1月開始,道瓊指數從高點36,952點急遽拉回到33,150點後強勁反彈到35,824點,目前再度拉回測試低點,格局偏向弱勢。

另外科技股為主的NASDAQ指數更是弱勢,回跌幅度高達23%。在預期3月升息陰影下,與近期美國公布通膨數據高達7.5%,外在情勢則有俄羅斯與烏克蘭外交局勢緊張,受此消息影響,盤勢震盪劇烈。投資人擔心高本益比的科技股未來發展受限,導致科技股近期受到強勁壓抑力道,更加相對弱勢。

資金轉往傳產股 開始布局高殖利率股票族群

在國際局勢如此詭譎多變格局下,國際資金逐漸緊縮,外資持續呈現賣超狀況,眾多股市觀察家都分享對今年股市看法,多數股票結束過去長達三年的大多頭格局,在指數高點上,開始偏向大區間震盪。在此種大區間震盪格局下,投資人若對個股的信心不足,追高殺低,反而投資績效更差。

例如台積電(2330)股價在111年1月達到高點688元,股價創新高後開始出現明顯回檔。另外上漲的股票,例如萬海(2615)、台驊投控(2636)、陸海(5603)、新光鋼(2027)、盛餘(2029)、長榮航(2603)、聯陽(3014)、鳳凰(5706)等,於農曆年前跌到箱型低點後,在一月份開始出現大幅度的上漲。上漲原因各自不同:有因為報價上揚、受惠預估高殖利率題材、1月營收同期新高、預期解封受惠…等等。

廣告

同時類股資金比重已經轉向傳產類股

  1. 金融類股:資金比由最高達13%下滑至2/18日為4%

  2. 電子類股:資金比由正常60%~70%,下滑至2/18日為45%

  3. 傳產類股:資金比由最低22%,增加到2/18日為50%。

顯然在通膨加劇、預期升息、國際局勢不穩、原油大漲等綜合因素影響下,資金已悄悄轉向了,電子資金比與傳產資金比出現交叉,傳產量能升溫而電子失血。

這是目前股市中,我觀察到重大現象,不同法人機構預估FED在3月升息可能是1碼或2碼,最終升息幅度約2.5%~3%,一部分資金確實往預估殖利率超過5%股票轉進。

延伸閱讀》三招挑出真正價值投資股!當海水退潮 檢驗持股好時機

Q1是預估高殖利率股的最佳操作時機

根據筆者多年的精心觀察,每年Q1是董事會的密集期間,除了公司派開始盤點獲利情形,外部投信、外資、自營商等法人,也會擇優佈局。因此在1~3月最穩當的交易模型,除了低基期營收高成長股外,就是提前佈局預估高殖利率股。

另外要注意一點,董事會等公司成員,早在董事會前就知道獲利情形,投信法人也透過公司訪問,了解公司營運狀態。在董事會後公布股息,若是高於7%以上殖利率,自然吸引保守型投資人進場。

我認為預估高殖利股,現階段較適合波段投機而非長期投資的主要原因,因為多數股票由110年開始,就已經位處於大箱型波動,投資人很容易抱著股價漲上去後,又抱著股票跌回原點。如110年微星(2377)、宏碁(2353)、順達(3211)、新普(6121)、貿聯(3665)…等等。

延伸閱讀》台積電「設備概念股」全攻略! 三招選股策略挑潛力股

五條件精選預估高殖利率族群

上次介紹低於淨值的預估高殖利率公司。這次跟大家談談,獲利創新高公司股價跌回箱型低點(起漲點)的預估高殖利公司。

當公司獲利創新高且營運仍然在持續成長,股價卻跌回大區間的箱型低點附近,且殖利率大於5%以上的公司,離箱型頂至少有30%以上(潛在上漲空間),有機會在董事會公布股息前表現。

獲利持續創新高公司,公司價值常常遠高於淨值,若以低於淨值為過濾標準,恐會錯過成長型公司的獲利機會,依保守性原則,以不超過淨值比5倍為上限。相對較為安全。避免最好狀況已經結束甚至營收已經轉衰退導致大跌並非超跌,需考慮Q4營收與1月仍持續成長。

提供五個基本條件,篩選具備預估高殖利率操作的公司 :

  1. 股價淨值比(PBR) 低於5倍以下

  2. 近4季EPS較109年度EPS成長50%,而且Q4營收(YoY%) 成長,且1月營收(YoY%)成長

  3. 以去年配息率為基準,預估今年殖利率高於5%以上

  4. 技術面上,股價曾跌回大箱型的低點,附近後反彈

  5. 股價距離箱型頂的空間,至少有30%以上

FED升息趨勢下,五條件精選預估高殖利率族群
FED升息趨勢下,五條件精選預估高殖利率族群

經過仔細篩選,精選符合以上五大條件的股票清單,舉例如下: 美亞(2020)、長榮(2603)、台驊投控(2636)、慧洋-KY(2637)、聯陽(3014)、陸海(5603)…等等。投資人可採分批佈局模式,或留意跌到箱型底時進場,等待公布利多後拉抬。在3月後將公布股息的利多後,若提前大漲超過30%以上,則可考慮出場!

本文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概與作者無涉。

延伸閱讀》MSCI是什麼?新增元太、剔除緯創有什麼影響?尾盤為什麼會爆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