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盤前》拿到高通訂單 這檔獲利有望轉虧為盈

台股今(4日)盤前掃描的重點新聞如下,僅供參考:

利多因子:

● 外資3日台股一度重挫335點,所幸以八大公股行庫為主的國家隊也以台積電、聯發科與高股息ETF吸引人氣救援,終結連五賣轉買超62億元,使台股跌勢收斂、但月線仍失守。台股專家一致看好台股後市,認為台股漲多後拉回屬於良性修正,美國降息已成定局,看好這波多頭漲勢延續;下周挾CES展及大選行情加持,將重返漲勢,而選後不確定因素消除,台股可望隨著題材再度燃起多頭火種。

● 台股3日盤中一度暴跌逾300點,但高股息ETF投資大軍入市搶便宜找買點,成交量排名前十檔就有復華台灣科技優息、群益台灣精選高息、國泰永續高股息與元大高股息等四檔入列,成為盤面特殊亮點。

● 2023年ETF基金市場大放異彩,掛牌檔數、整體規模、受益人數均大幅躍升,其中以台股ETF基金規模增逾5,700億元與受益人數暴增191萬人最多,且多由高股息ETF基金所貢獻,造就單檔規模最多暴增48倍、受益人數最多激增近30倍。

● 台股雙王法說強勢來襲,繼台積電宣布18日將召開法說會後,大立光亦宣布11日舉行法說,雙王將接力拋出科技業2024年景氣風向球。外資圈火速提出前景預測,高盛證券將台積電股價預期上調至758元,搶先送暖;大立光重返3,000元,持續凝聚內外資共識。

● 權王台積電方面,外資看旺2024年營收成長性,高盛證券研判,以美元計價,全年營收年增達22%,且第一季表現將優於以往傳統淡季,營收季減幅可能僅2.9%,比過去五年平均季減6%輕。瑞銀證券盛讚台積電成長動能,估全年營收年增24%,預料將逐年調高股利,2026年上看每股23元,增添對長線資金吸引力。

廣告

● 台積電3奈米製程客戶與產能利用率將在2024年有所突破,機構預測,除蘋果之外,將有輝達、超微、高通和聯發科等客戶,年內下訂第二代3奈米製程,帶動台積電3奈米製程產能利用率在年底大幅提升至80%。

● 大立光在2023年底開啟反彈,美銀、海通國際證券相繼升評開始,「3」字頭股價預期就成為內外資研究機構新共識,包括瑞銀證券、富邦投顧與另一金控旗下投顧研究機構,都將股價預期調高到3,000元以上,是大立光近年來獲得內外資看多共識度相對高的時期,意味市場對光學鏡頭產業看法轉趨樂觀。

● 過去一年來記憶體晶片大廠相繼減產終於讓晶片價格回穩,再加上近日AI商機及先進電腦運算需求持續擴大,令業者開始醞釀漲價。外媒引述消息報導,三星電子及美光打算在第一季將DRAM晶片價格調漲15%至20%。

● 記憶體產業開春報喜,DRAM及NAND Flash第一季報價看漲雙位數,台系記憶體族群包括南亞科、華邦電、威剛、十銓、群聯等有望跟著受惠。

● 面板雙虎CES大秀MicroLED車載顯示技術。友達首次在CES展場登場,與汽車一線大廠同場亮相,大秀一系列車用Display HMI解決方案,涵蓋Micro LED顯示技術,打造出智慧座艙,並擴充人機互動的多元應用。群創子公司CarUX群豐駿則是展示全球首創Privacy技術及InvisiView隱藏式顯示器等最新車用顯示產品技術。

● 輝達特供中國晶片的計畫,已克服美國監管穩步推進,最受矚目的H20預計第二季量產,中國客戶有望在第二季下旬拿到特供晶片。據了解,新品主要基板供應商仍由緯創負責。

● 技嘉董事長葉培城直言,由AI帶動的這一波熱潮來得太快,2024年AI仍在熱頭上,並將帶動產業至少到2026年,技嘉已站在浪頭上、團隊也準備好,雖預期AI GPU供貨將在今年帶來挑戰,但全年度伺服器業務續有成長動能可期,展望全年營運亦樂觀。

● IDC資深分析師陳建助表示,面板廠加大減產力道,2月份正值農曆年假、平均稼動率更是下探5成,讓面板價格提前打底。預期1月50吋以上的中大尺寸電視面板跌幅收斂到1~2美元,2月份面板報價拚持平,最快在3月32吋/43吋小尺寸電視面板價格有望調漲。(中性看待)

● 公股銀行產業報告具有授信風向球之稱,更是銀行內部授信的重要決策參考指標,今年產業報告已陸續出爐,點名包括AI、電動車、晶圓代工相關產業,仍是各公股銀最看好的明星產業。

● TrendForce調查顯示,三星電子、海信、TCL、LG電子和小米等前五大電視品牌,合計市占率攀升、預估首次達62.3%,而海信和TCL挾成本優勢,出貨量成長超過1成,市占率分別成長至13.8%和12.9%。此外,通膨影響買氣,但低價電視異軍突起,白牌出貨逆勢成長、年成長率約9.1%,市占率來到16.7%。

● 網通廠明泰及集團旗下仲琦及互動第三季營運因客戶調整庫存明顯降溫,但去年第四季以來,下游庫存調整力道趨緩,三家公司12月及第四季營收全面彈升,市場看好2024年網通產業將完成庫存去化,產業可望回升之下有機會帶動今年營運重回成長。

● 資訊服務商MetaAge邁達特2023年營收突破200億元,創下歷史新高。董事長李昌鴻表示,2024年將全力衝刺AI與雲端業務,營運績效可望持續走高。

● 三陽工業2023年不僅汽機車本業表現佳,轉投資事業也報喜,儘管各事業體年度業績仍在結算當中,不過其越南子公司VMEP機車廠全年獲利在望,為暌違逾十年首度轉盈。至此,三陽宣告旗下各事業體含轉投資全數賺錢。

● 蘋果2024年銷售遭唱衰,惟非蘋陣營需求火熱依舊,砷化鎵晶圓代工廠宏捷科(8086)去年12月營收3.88億元再寫23個月來新高,第四季營收衝破10億元大關,季增高達36.36%,遠超越原先20%~25%的成長預期,公司預估,2023年獲利有望轉虧為盈,而今年首季訂單已排滿,營收有望更上層樓

● 高雄房市自2023年下半年起升溫,永信建設(5508)新成屋熱賣,12月營收持續站上10億元,累計2023年全年營收82.27億元、年增99.07%,創下歷年營收新高紀錄。法人估在營收幾近倍增帶動下,永信建2023年可望大賺1股本,現金股息可期。

● 台股受美股牽動走低之際,目前正有9家上市櫃公司實施庫藏股,在3日大盤重挫行情,逾半數庫藏股呈現抗跌,其中蔚華科(3055)、鈞興-KY(4571)、州巧(3543)還逆勢上揚。

法人表示台股接下來還有農曆休市長假,上市櫃公司庫藏股題材可望持續升溫,相關庫藏股的股價有機會抗跌,長線投資人可布局。

● 屢創紀錄、以最快速度突破千億元規模的台股首檔月配息ETF-復華台灣科技優息(00929)2024年1月配息金額公布。根據復華投信官網收益分配期前公告,00929每受益權單位預估配發0.13元,與過去6個月每月配出0.11元相較,增加0.02元。

市場法人分析,此次配息金額調高至0.13元,主要來自成分股比重第一大的聯發科(2454)將於本月4日除息,每股擬配發24.6元;前十大的中美晶(5483)25日除息,每股擬配發3.5元,預估將有不少股利進帳,加以去年00929報酬表現突出,以及去(2023)年底進行00929追蹤指數成分股權重調整與優化,使接下來的配息及資本利得表現可期。

● 半導體驗證廠商汎銓科技(6830)3日舉行竹北營運二廠的開幕儀式,並由董事長柳紀綸主持,他表示,2024年汎銓在台灣、中國南京及日本都將開出新產能,年底前整體產能將增加3成,若今年半導體景氣如市場預期回升,對2024年營運成長樂觀看待。

● 軸承廠兆利(3548)應主管機關要求,公告2023年11月自結損益,單月稅後純益5,300萬元,較前一年度同期轉虧為盈,每股稅後純益(EPS)0.8元,受匯損3,360萬元影響,低於前一月份,不過根據兆利2023年前三季財報、10月、11月自結損益,累計兆利2023年前11月EPS達7.66元,已逼近前一年度全年表現。

● 台系IDM大廠德微科技(3675)積極進行組織調整,在母集團達爾協助之下,逐步完成轉型之路。2023年接連併購達爾基隆6吋廠、喜可士,上至晶圓代工產能、下至產品出海口建置,逐步完成IDM布局。展望2024年,在併購綜效逐步顯現之下,德微營收將再創新高,毛利表現也將更上層樓。

德微3日公布2023年12月合併營收1.51億元,月增12%、年減20.12%,2023年全年合併營收17.39億元。回顧過往,因庫存調整、市場詭譎多變,終端需求尚不明朗,然公司仍於2023年12月繳出營收年度新高之成績單,主要來自客戶急單貢獻,此外毛利持續維持4成。

● 麗豐-KY(4137)加碼投資台灣,攜手永立榮(6973)搶攻抗衰老商機,首款小鹿羊水活萃保養品「原生肌秘」3日亮相上市。麗豐董事長陳碧華表示,該產品5月起全方位打廣告,最快第三季回攻中國大陸,並加速進行全球布局。

麗豐2023年前11月營收41.42億元、年增8.47%,前三季EPS達9.25元,法人看好2023全年獲利也回到一個股本以上。

● CMOS感測晶片廠晶相光(3530)3日公布2023年12月合併營收1.74億元、改寫全年最高紀錄,然累計全年營收仍年減18.02%;惟顯示營運逐漸好轉、谷底已過。另外,隨著新應用不斷產生,如車載、AR/VR等,車內加入攝影鏡頭偵測駕駛概況蔚為趨勢,導入比重逐步提升,CMOS影像感測器產業前景不看淡。

● 量測設備廠德律(3030)受惠客戶去化庫存告一段落,2023年12月營收7.13億元,年增104.68%,月增130%。2023年第四季營收13.04億元,季增26.97%、與2022年同期相比,衰退幅度縮小至7.4%。2023年前11月稅後純益7.99億元,每股稅後純益3.38元。整年度而言,2023年營收44.35億元,年減33.89%。

● 東台(4526)集團旗下金雞母榮田(7709)2023年營運報佳音,全年營收估將創近五年新高。榮田總經理陳政鈞3日透露,在手訂單11.5億元,訂單能見度已看到第三季初,2024年營收追求兩位數成長,毛利率力拚至少25%。榮田8日將登錄興櫃,下半年申請轉上市。

● 台灣健身業龍頭世界健身-KY(2762)配合上市前公開承銷作業,將辦理現金增資發行新股1.25萬張。其中,8,999張採競價拍賣方式承銷,投標期間為1月4至8日。世界健身3日表示,此次競拍底價訂為114.78元,預定1月24日上市掛牌,成為繼柏文(8462)之後,台灣第二家健身業上市公司。

世界健身2020~2022年及2023年前三季營收,分別為94.65億、78.34億、88.63億及70.22億元,依目前資本額10億元計,EPS分別為0.42、0.32、3.04及2.44元,營運已逐步擺脫新冠疫情的影響。

● 台中營建類股坤悅(5206)、富宇(4907)、富旺(6219),受惠2023年進入交屋高峰期,營收與獲利均有望創新高,在業績題材助攻下,股價紛創歷史或波段新高。其中坤悅在外資連續多日買超相挺下,3日盤中股價站上28.85元的歷史高點,富宇盤中股價也衝上42元的波段高點。

● 安克(4188)受惠呼止偵產品及相關儀器銷售帶動,2023年12月營收1,025.1萬元,月增102.94%、年增101.67%,創近兩年單月新高;2023年全年營收0.65億元;年增5.88%。

● 成衣代工廠聚陽(1477)3日公布2023年12月營收32.35億元,月增33.93%、年增31.3%;2023年第四季營收81.28億元,季減12.33%、年增10.4%,去年12月與第四季營收都創同期新高。累計2023年全年營收324.58億元,年增1.2%,也創歷史新高。

● 華義國際(3086)3日宣布與智通科創(8932)簽署合作意向書,雙方將共同成立合資公司,進軍印度遊戲市場。這也是繼大宇資訊(6111)之後,又一家遊戲公司進入印度遊戲市場,華義與智通科創將為印度玩家量身打造遊戲產品。

● 加密幣2023年大漲,如比特幣漲逾1.5倍,即使3日盤中因獲利回吐而下挫,但市場仍看好加密幣基本面,有利今年續繼走高。寶盛銀行(Julius Baer)次世代研究部主管孟克(Carsten Menke)指長期投資需求、挖礦供應量增幅縮小、和美國證交會(SEC)極可能批准比特幣現貨ETF上市,是比特幣三大利多。

● 三星電子3日宣布,Unpacked發表會預計1月17日(台灣時間1月18日凌晨2點)在加州聖荷西登場,市場預期三星將發表最新旗艦手機Galaxy S24,AI功能將是發表會的焦點,包括台積電、華通、大立光及晶技可望受惠。

● 臺灣證券交易所積極爭取國際級企業加入台灣資本市場,再傳出捷報,日本Vpon威朋控股(VHI)擬棄日轉來台灣申請創新板掛牌,若未來順利來台上市,將成為證交所主板首家掛牌的日本企業。

● 近一年,國際間傳出不少房地產開發商爆發營運危機,為何台灣建商活得好好的?戴德梁行不動產估價師事務所所長楊長達3日分析有四大原因,加上新青安房貸政策助攻,預期2024年還是會維持住基本盤。

● 散裝行情2024年打「鐵」趁熱,隨鐵礦砂價格高掛,澳洲等礦商1月出口量增,貿易商年前補庫存,令海岬型船平均日租在2.8萬美元有撐,較歷年同期反常的「好」,市場看好上半年鐵礦砂維持高檔刺激追貨,關鍵就看年後,海岬型船行情是否仍有好戲。

● 針對大陸貨幣政策走向,大陸券商龍頭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3日在最新報告指出,從經濟修復需求、實際利率等情況來看,今年第一季仍有較高的降息機率,最快春節前後就會推出,同時也不排除降準的可能。

● 大陸新能源汽車龍頭比亞迪2023年下半年加緊產銷腳步,透過降價策略促銷,不僅在2023年第四季銷量超越特斯拉(Tesla),更達成300萬輛的年度銷售目標。比亞迪為此擬豪擲人民幣(下同)20億元,獎勵旗下經銷商的辛勞。

● 美國經濟雖歷經40年來最激進的緊縮循環,但迄今未見衰退,軟著陸(soft landing)在望,讓市場投資人開始期待,1995年美國軟著陸後迎來經濟榮景的戲碼能夠重演。

● 人工智慧(AI)浪潮方興未艾,投資機構Wedbush證券稱2024年為AI年,今年AI將鞏固其主流投資題材地位,科技股可望帶動那斯達克指數再勁揚逾3成,上看2萬點大關。

● 亞洲股票首次公開發行(IPO)市場經歷了去年的低迷不振後,投資人樂觀期待今年市況回春,相信全球利率回復穩定將為IPO市場注入活力,不過亞洲和美國大選恐成為最大隱憂。

● 怡安風險管理集團與「安聯保險集團旗下安聯貿易(Allianz Trade)合作,推出台灣首張售電業者信用保單,擔保售電者應收帳款,對綠電生態系的風險管理提供新的保障,協助台灣低碳轉型。

● 儘管當前大陸房市表現不佳,但考量不動產的穩定性且具前瞻性,2023年開始,不少大陸保險公司大舉賣出房產股,將目標轉向大型不動產項目。初步統計,2023年保險公司新簽約投資不動產,以及前期簽約項目後續出資額合計超過人民幣(下同)345億元。

● 備受企業關注的碳費應繳費額計算方式,新增「2.5萬公噸二氧化碳當量免徵額度」,即在計算碳費應繳費額時,排放量可以先扣除2.5萬公噸當量,再乘以碳費費率。環團估算,經此調整,每年將減收碳費逾38億元。

● 在全球各國加速發展綠能科技,而主要銅礦產區又面臨產量受限的情況下,未來兩年銅價可望持續飆漲。惠譽解決方案公司旗下研究事業BMI在最新報告中預期,2025年前銅價上漲空間估達75%。

利空因子:

● 美債殖利率與美元指數雙雙彈升,美元指數回到102之上,美股下挫拖累台股3日重跌,新台幣亦跟著殺低,加上外資落跑及大型國銀買匯,新台幣開盤不到半小時就跌逾1角,終場摜破31元,2024年開年才二個交易日合計狂貶2.75角,吐回去年底強勢漲幅。

● 台美利差仍大,避險工具昂貴,壽險2023年全年避險工具花費估破3,500億元,創新高,全年匯兌總成本估計仍破1,800億元,成獲利沉重負擔,2024年開年新台幣依舊波動大,在美國降息前,新台幣依舊壽險獲利最大挑戰,為元月創造獲利「開門紅」平添變數。

● 台灣虛擬貨幣交易所「幣竟(BITGIN)」2日宣布31日將終止散戶服務,轉為專為法人服務的交易所,5日起停止對個人戶提供平台服務,包括新臺幣與虛擬貨幣的入金交易、策略交易機器人等,個人客戶31日前可透過幣竟網站及App提領在平台帳戶上資產,消息公布後,散戶爆發出金潮,已幾乎將資金都領回。

● 2024年才一開市,戴德梁行董事總經理顏炳立預期未來一年房市不會更輕鬆,會比2023年更辛苦,商用不動產、建物買賣移轉棟數,都會再量縮,總體市場表現只有三個字:縮、緩、弱,量再縮,價緩跌,買氣會弱。

● 進入2024年,市場仍滿懷期待美國聯準會(Fed)今年會積極降息,且預期降幅達7碼的機率高達9成,是Fed決策者暗示的2倍多。但台北時間4日凌晨公布的Fed 12月會議紀錄,可能會讓市場下修降息預期。

● 在會議記錄公布前夕,在FOMC具有投票權的里奇蒙聯準銀行總裁巴爾金(Tom Barkin)表示,對通膨和經濟狀況的確信程度,將決定利率路徑。他指出,進一步升息的可能性仍然存在。

● 電影《大賣空》主角本尊、華爾街資深操盤手艾斯曼(Steve Eisman),對2024開年市場瀰漫過分樂觀的氣氛感到憂心,如此一來美股容許失誤的空間有限,投資人恐因聯準會(Fed)降息幅度不夠大感到失望。

● 巴克萊(Barclays)將蘋果股票評等從「中性」調降至「減持」,12個月目標價由161美元下修至160美元。最新目標價比蘋果目前股價低了14.6%。蘋果股價2日重挫3.6%至185.64美元,市值蒸發1,072億美元,也衝擊蘋果亞洲供應商3日股價表現,韓廠三星電子、SK海力士、樂金電子跟跌;台廠台積電失守新台幣580元關卡,大立光、日月光投控等指標股也重挫,蘋概大軍單日市值狂減逾5,000億元。

● 特斯拉2023年第四季交車量雖改寫單季歷史新高,但年增率放緩至20%,全年交車量成長38%也遠低於自家設定的50%目標。Rivian上季交車量季減10%、不如市場預期。相關數據顯示電動車市場競爭趨於白熱化,連傳統車商也想分一杯羹,導致特斯拉與Rivian成長減速。

● 受到紅海緊張局勢升溫影響,航運巨擘馬士基(Maersk)再度停駛該航線,包括赫伯羅德(Hapag-Lloyd)在內的同業持續繞道,達飛海運集團(CMA CGM)更宣布調漲運費,顯示全球供應鏈再度緊張,外界擔憂這恐怕帶動全球新一波通膨升溫。

● 南電(8046)公告2023年12月營收,受地緣政治影響IC載板需求,加上年終盤點影響,單月營收降至26.77億元,年減53.4%,創近46個月新低,由於整體IC載板需求未見回溫,南電上季營收再失守百億大關,降至93.11億元,年減47.4%,為2020年第三季來新低。

● 中華精測(6510)2023年12月營收2.81億元,較前一個月成長7.1%,較前一年同期下滑18.1%,全年合併營收達28.84億元,較前一年下滑34.3%。中華精測表示,隨著2024年景氣邁向復甦,由AI相關晶片所需的高速、大電流晶圓級測試新機會,可望帶動該公司混針系列的探針卡業績成長、推升整體營運表現。

更多中時新聞網報導
關鍵材料都是進口!他疑惑台灣晶圓代工強項 網狂刷這2字
中高齡快找這3種工作 政府加碼發15.6萬!截止時間曝光
南韓就業市場太慘了!主力軍急速萎縮 要靠「這群人」來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