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綠成金 商業創新 台灣脫胎換骨轉捩點

垃圾去哪了 清淨在源頭,今天來到旗艦專題報導第十六集,也是我們的完結篇了,過去這一路的報導以來,我們常常聽到這樣的名詞,像是資源再生、循環經濟等等,對於台灣民眾來說都不陌生,因為資源回收早就成為我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我們來看看世界排行榜,全球穩居冠軍寶座永遠是他,這是德國,他的回收率達到56%,而台灣也不遑多讓,我們的回收率達到55%,所以你要說台灣的回收成果是世界之光,或者全球數一數二,那真的是不為過,第三名有兩個國家並列,一個是亞洲的南韓,一個是歐洲的奧地利,第四名也是在歐洲,他是英國的威爾斯,你要說台灣的回收成果能夠在世界有名,它有幾個重要的成功關鍵,第一公民的意志力,還有行動力,第二政府政策的規範還有落實,第三不可或缺的,那就是回收的科技了。

黃沙滾滾的泥土路旁,一群工人正在整理回收的寶特瓶,這些都是從海洋和沙灘撿回來,清洗乾淨後,就可以賣給回收商。

回收寶特瓶,成為乾淨的碎片重新造粒,這是這幾年在中美洲的海地和宏都拉斯興起的環保行業。

公益團體「Thread」這個組織是到海地與宏都拉斯回收寶特瓶,不僅增加當地民眾就業也改善居民生活。

新光合纖 副理 陳楊宗:「這是環保料,原則上都是海地和宏都拉斯進口居多,你可以看到它這個就是亮晶晶因為我們寶特瓶回收,寶特瓶本身就是亮光透明的,所以它回收的料也像這樣透明度、潔淨度很高,然後品質也OK。」

白色的塑粒,來自一萬五千公里遠的海地和宏都拉斯,等著重新造粒。

廣告

新光合纖 副理 陳楊宗:「主料的部分就是左邊這個,下來以後經由乾燥將水分釋放掉,經過一個熔融的動作,這邊是熔融區,用高熱將粒子融成熔融狀。」

台灣的這間紡織公司,利用回收寶特瓶抽絲成紡織原料超過十年,Thread在中南美洲收到的塑料幾乎都送到台灣這裡再利用。

回收料經過高溫抽絲,可以依照客戶需求訂製。

新光合纖 副理 陳楊宗:「最主要這一根紗下來,決定我們生產的規格跟粗細。」

新光合纖總經理 羅時銓:「像這個是籃球衣,湖人隊、波士頓隊,這是足球衣。」

使用再生塑料可以節省51%的能源消耗和59%二氧化碳排放量。而減少能源浪費,把廢棄物轉換成再生資源,不僅更環保,也是循環經濟的一個重要概念,許多國際大廠都要求製造商使用環保回收二次料。

新光合纖 總經理 羅時銓:「SDG (聯合國永續發展協會)就是要消滅貧窮飢餓,我們就是利用他撿回來的寶特瓶,切成碎片拿回來,抽成絲交給品牌。」

中南美洲來的二次料,成為台灣紡織原料,不僅是一個良善的循環,更是台灣已經邁向循環經濟的一個成功案例。紡織業是台灣第4大出口產業,每年出口金額達百億美元,但生產所排放的廢水是傳統染整業的痛點。現在有一項超流體新技術,可以無水染布甚至直接添加機能性化學原料。

工研院材料與化工研究所 經理 董泯言:「我們就是藉由二氧化碳達到流體態,它有兩個特性,一種是具有氣體的高滲透特性,一種是具有液體的溶解物質的特性,這流體在高溫高壓,滲透布料達到染色。」

經過高溫高壓,染出來的黑布,顏色均勻,透過實驗添加了機能化學劑的布料,也確實達到吸溼排汗功效,將原本的染色和添加化學品兩道工序 簡化成一次,這是國內首創。

工研院材料與化工研究所 經理 董泯言:「傳統紡織就是需要用到水,依照品牌商統計,一公斤的布染色加工處理,出來大概要一百公斤,一公斤的布需要一百公斤的水,我們這樣就是一公斤的布不需要水。」

台灣在循環經濟的優勢,或許會是我們精良的回收技術,廢棄液晶面板的回收對全世界的廠商來說,是一個無法解決的頭痛麻煩,現在唯一可以回收液晶的技術就在台灣。

工研院 應用化學組副組長 洪煥毅:「以55吋的面板,它裡面有2點多克的液晶,它價值二十多塊美金。」

工研院開發的「廢液晶面板再利用處理系統」,將液晶中所含的微量雜質去除,達到市售商品規格,每日約可處理3噸廢液晶面板,一年處理量超過1,000噸。

工研院應用化學組副組長 洪煥毅:「現在大概因為面板,大部分都是玻璃,我們拿了一公斤LCD面板,99% 以上都是玻璃,把玻璃裡面去創造出很多的孔洞。」

實驗室裡可以看到汙水經過孔洞玻璃,留下藍色的重金屬 銅,回收玻璃化身為奈米孔洞吸附材料,適合處理國內大量含重金屬的電鍍廢水。

台灣從農業邁向工業,在資源有限以及環保意識的抬頭下,勢必面臨新的經濟轉型,台灣擁有將廢棄物變成資源的處理能力,加上領先全球的回收科技,這將是台灣翻轉循環經濟的新契機。

採訪撰稿:鄭青青